中国—东盟,携手合作见智慧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3 10:03:08
来源: 人民日报

  在与东盟国家的交往当中,中方始终将契合彼此发展需要,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首位

  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多了些不寻常——适逢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后的开局之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有关议定书的生效“元年”。

  9月11日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国绿城”南宁激荡热潮。各国参展企业报名申请展览面积超出规划面积17.73%,东盟10国和区域外企业展览面积较去年增加28.6%。多国实际参展企业2669家,国外展商合计1020家,较去年增加14.4%,其中东盟国家展位较去年增加17%,参展企业954家。7个东盟国家包馆,还有区域外16个国家6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月12日签署的国际经济合作项目就达50多个。有目共睹,东博会在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经贸合作的同时,日渐成为双方增强政治互信、促进民心相通的全方位交流平台,并且产生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的辐射效应。

  东博会堪为观察中国同东盟关系的一个窗口。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03年。在这一年,中国与东盟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东博会,受到东盟国家欢迎。13年来,共有59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5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东博会。在中国1991年刚刚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时,双方贸易额只有79.6亿美元;随着2004年首届东博会的举办,双方贸易额实现了1000亿美元。而随着东博会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于2015年达到了4720亿美元,是1991年的59倍。如今,东博会早已不仅仅局限在经贸、金融等领域。在人们看来,东博会正在成为政治互信的“大舞台”、文化交融的“金桥梁”。

  中国与东盟各国山水相依,血脉相亲。25年来,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融合不断加深,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合作正在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发展。中方始终将契合彼此发展需要,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首位。习近平主席2013年10月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愿景。丝路相连,友谊绵延。“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成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前一段时间,一些人炒作个别政治闹剧以图给中国—东盟关系制造干扰,但是,友好合作的基础在那里,大局不可能轻易改变。最近通过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向世界明确传递了双方增进互信和信心、降低海上风险、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信号。事实上,高举发展与合作旗帜,坚持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就不可能不向前发展。在本届东博会开幕式上,几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发表致辞,都体现了愿与中国一起排除干扰、携手合作的智慧和勇气。

  “相聚到永久,风雨并肩走,共患难,我们手牵手,永远是朋友……”东博会的主题曲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应和了时代的潮声。中国同东盟关系走过了“成长期”,正迈向“成熟期”,友好合作的景象生机盎然,建设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值得共同期待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