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供需格局震荡调整 国际油价企稳回升路漫漫

作者:刘水明 王云松 韩晓明
发布时间:2016-08-10 10:40:20
来源: 人民网

石油供需格局正经历新一轮震荡调整

国际油价企稳回升路漫漫

 

核心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受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美国商业原油储备增加和美元不断升值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再度承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4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高盛集团分析师预计,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在今年三季度将会跌至每桶45美元,明年才可能回升至每桶60美元。世界石油供需格局正经历新一轮震荡调整,未来国际油价企稳回升之路并不平坦。

伊朗——

国际原油主要供应国地位有望逐渐恢复

截至7月27日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75美元,收于每桶47.39美元,跌幅为1.56%。另外,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5美元,收于每桶53.47美元,跌幅为2.1%。

分析认为,伊朗核问题协议达成使得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其直接结果之一,便是伊朗作为国际原油主要供应国的地位有望逐渐恢复。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伊朗拥有全球原油储量的近10%,而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内部,伊朗的储量比例约为13%。

在美国主导的制裁影响下,2012年伊朗石油日出口量从250万桶下降至100万桶。市场预计,解除制裁有利于伊朗扩大原油出口,从而使国际原油生产和销售能力得到增强。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曾表示,(协议达成后)每日将有至多100万桶原油进入国际市场。这或许将增加国际油价的下行压力。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此或许过于悲观,伊朗原油搅动国际原油市场恐非易事。首先,对于此次各方能够达成协议,市场早已有所预估。今年4月,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问世后,国际原油市场就开始估量伊朗新增石油出口的潜在规模有多大。其次,西方对伊朗解除制裁是分阶段的,并非一蹴而就。再次,即使伊朗增加产量也需要时间,伊朗很多油井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能否很快出油并提高产量,令人生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项目负责人内维欧认为,伊朗石油产业要恢复到制裁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再者,当前过低的国际油价恐怕也将抑制伊朗的石油出口意愿。

中东产油国——

正在承受政府预算和国际收支“双赔本”

国际油价自今年1月中下旬跌入谷底以来,慢慢开始复苏,但目前价格水平仍难满足多数中东产油国的资金需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14年,除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几个石油富国外,中东其他产油国的政府预算平衡油价介于每桶90—160美元之间,国际收支平衡油价介于每桶80—110美元之间。在当前油价水平下,中东产油国正承受着政府预算和国际收支的“双赔本”。

然而,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三个频频利用产量调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海湾国家则拥有更大的价格承受能力,在面临维持政府预算平衡困难的同时,总体而言依然可以实现盈余。

眼下,伊拉克、沙特等国正在不断增产。伊拉克今年1月产量为340万桶/日,6月产量已飙升至440万桶/日;沙特1月产量为970万桶/日,6月产量为1056万桶/日。此前伊拉克石油部长迈赫迪宣布,该国计划2015年将石油储存产能提升至2000万桶,到2020年将石油日产能提升至600万桶。伊拉克的这一表态,意在展示其石油供应潜力和加大产能的信心。另外,伊拉克增产石油,也可能出于在伊朗重返世界石油市场之前抢占更大市场份额的考虑。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主要产油国增产的背景下,石油供应端可能会出现过剩。沙特等国为避免世界石油供给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而实施的策略,是将“过剩”石油投资挤出市场,向市场表明承担较低油价的意愿,通过降低石油市场对高油价的预期来打击国际石油投机行为。

而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其他中东产油国面对资金需求紧张,增产动机变得更为强烈,为了吸引外国石油公司投资,扩大本国石油产能,这些国家将会逐渐降低本国石油资源的投资门槛。如伊拉克近期允诺提高外国投资者在合资公司中的占股比例,并降低目标产量,延长合同涵盖时间,而伊朗石油部正在酝酿修改石油合同模式,以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这都是积极举措。

市场情绪——

投资者对石油需求上扬普遍持谨慎态度

油田服务公司贝克休斯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石油钻井平台数量在6月底增加12座,达到640座,结束此前连续29周的下降势头,但钻井平台数量仍较2014年10月的峰值1609座少60%左右。低油价重压下的美国页岩油生产企业正在竭尽全力应对。不少公司通过精简重组,试图降低原油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德意志银行分析认为,从目前至2016年初的几个月内,美国页岩油产量都将呈现下降趋势。

从短期来看,在市场避险情绪的作用下,投资者对于石油需求上扬普遍持谨慎态度,尤其是近期的希腊债务危机更是加重了投资者的这种情绪。但埃及金字塔战略研究中心能源研究项目主任艾哈迈德·甘迪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石油需求上扬的可能性更大,在低油价刺激下,无论是用于消耗还是储备,未来全球消化石油的速度会更快。

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的汽油日需求量可能超过900万桶,创2007年以来最高纪录。甘迪勒认为,除美国经济复苏等因素外,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加趋势明显,“根据美国智库的研究数据显示,即使在今年中国经济的转型期,石油需求依然在上升,未来提升幅度将更为可观”。《金字塔经济周刊》最新一期报道也认为,低油价促使一些实体部门不断增加储备,对整个需求端起到拉动作用。

(本报开罗7月28日电)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