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经得起现实考验吗?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13 15:33:08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你的朋友圈经得起现实考验吗?

  朋友圈刚兴起的时候,一位朋友跟我说,这真是个好东西,无论我多晚发照片都有人点赞评论,感觉太好了,简直就像一场不散的筵席。过了没多久,她又跟我说,前一阵子心情不好,半夜在朋友圈晒忧伤,确实也有不少人回应,但是仔细想想,其中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打电话一诉衷肠。原来,那些围观的也只是看客而已,热闹之后连一个踏实的肩膀也找不到。社交网络不仅让“天涯若比邻”,还让人似乎瞬间就可以拥有“好友”无数,一“扫”一“摇”之间孤独寂寞似乎也消失殆尽。可是,真的如此吗?

  我认识的一位职场新人在专业圈的年度盛典上,凭借自己的热情和执着加了好几位业界大咖的微信。为了怕大咖忘记自己是谁,还在对方通过好友验证之后,趁热打铁把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及和大咖的合影发过去。然后,他就开始不舍昼夜地在各位大咖的朋友圈里点赞、评论。偶尔大咖回复,他就激动地截屏给所有人看。我相信在这些瞬间,他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和大咖们成了朋友。可是,他前一阵找工作,想投奔其中一位老总,套近乎两天之后,对方全无反应,让他备感受伤。我开导他,这就好像领导喝醉了跟你称兄道弟,但是酒醒了你还这么称呼领导就是你的智商问题了。

  社交网络貌似拉平了社会阶层,大佬与草根可以随时互动,但是有一点,加了对方的微信,甚至对方给你点赞了并不等于对方就是你的人脉。现实的人际关系往往还要遵循对等的原则,这种“势均力敌”不仅指所谓金钱、资源与社会地位,还包括人格力量等内在因素。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感情,以及诸如赞许、声望等等。这样的互惠原则虽然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但是在很多时候它确实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说得再直白一些,如果我们不能给别人带去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又凭什么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呢?

  有人担心朋友圈可能会让我们越来越自恋,因为这里最终剩下的都是那些只会为你点赞的人。手机屏幕上的一片赞美之声可能比真实人际关系中的恭维更具有迷惑性,因为我们看不见对方在点赞或者评论时的表情,有些肉麻的恭维也许当面不好意思说出口,但是通过屏幕却可以删改、美化,毫无障碍。所以,如果你把别人的附和与赞美都当真了,以为都是“革命战友”,那可能就被自己忽悠了。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个朋友是点赞党,我问他为什么“手”耕不辍,他说看见认识的人都点赞了,自己不表示一下似乎不好意思,于是哪怕自己完全无感的内容也得顺手点个赞或者发表一点儿感言。当然,都是正面的评论。所以每天打开朋友圈,他满眼看到的都是作业要交。所以,我们收获的点赞也许只是别人的内疚和从众心理。还有一朋友自己创业,经常截屏公司一众小伙伴在评论里对他的各种溢美之词,我不得不直接戳穿他,那些点赞与评论未必就说明你是一个好老板,只是因为你给他们发工资罢了。

  线上的朋友圈催生了速热的感情,但是有时候来得快也去得快。畅销书《约会心理学》(Modern Romance)中指出,“根据某约会网站用户反馈的数据来看,照片催生了90%的网恋行为”。可是,现在的照片着实欺骗性太大,特别是朋友圈里的照片,所以“见光死”也就不奇怪了。而且,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从开始就有点儿“逆天”,网络中相遇的陌生人,可能直截了当地从分享孤单寂寞开始,但是现实中相遇的陌生人很少一上来就直奔内心,关系的养成是一个先有感觉再逐步了解,又因为信任而加深彼此坦露的过程。所以,那些在网络上聊得热火朝天的关系未必真实。我认识的一位姑娘,在微信中认识了一位堪称“灵魂知己”的男生,第一次见面却因为男生对餐馆的服务员粗鲁而匆匆收场。所以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认为,不要过分解读任何个人网络资料,第一次约会之前不要花费过长时间在网上聊天。能决定你是否跟这个人有未来的办法只有一个:与这个人面对面交流。没有任何事情比见面更能让你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会不会和他擦出火花。人的大脑就是最好的计算工具。

  “一言不合就拉黑”的网络社交还有可能让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越来越没有耐心,因为我们总能从手机中迅速找到在某个问题上“志同道合”的人,没必要跟持不同意见的人浪费时间,于是没得聊就掏手机成了很多人的规定动作。而在此之前,我们被迫要在面对面的冷场甚至冲突中练习自己的社交技能。

  不过,恶性循环是,在虚拟的社交空间花的时间越多,我们就越没有时间去发展真实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我身边有些年轻的小伙伴连打电话都不习惯了,他们告诉我直接交流很有压力,还是网络沟通来得轻松。

  我觉得好的社交关系有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那就是当你离开这种社交之后究竟是内心空空荡荡,更加空虚寂寞,还是内心充盈着收获与幸福。一位朋友尝试关闭朋友圈一周之后,有了如下的感受:“不用时不时翻朋友圈,反而更能全心地和坐在对面的朋友在一起;无所谓的联系少了,有效率的沟通多了;当不去关注别人发生了什么,反而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用刻意秀文字,秀思想,秀图片,秀生活,少了很多麻烦,多了很多时间和空间。”

  当然,朋友圈并非一无是处,它与很多科技成果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重要的还是使用的人究竟是让它为自己服务,还是傻傻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甚至是变成被它绑架的奴隶。无论社交软件如何升级迭代,无论朋友圈里有多少人,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看到一张笑脸,触碰到一双温暖的手,或者被给了一个温暖的拥抱,就能满怀温暖与力量。

 
 
(责编:马玲玲、关飞)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