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如何破除“邻避效应”(国际视野)
2016年11月29日,覆盖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最新安全保护罩完工。 |
2014年3月9日,3500多名法国、德国及瑞士反核民众在法国费森海姆核电站外集会,要求关闭核电站。 |
2016年2月19日,美国纽约民众组织游行,抗议位于纽约州哈德逊河畔的内陆核电站。 |
2015年11月6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来自德国库卡公司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参展亮相,该机器人可辅助化工企业的日常生产和安全监测。 |
核电站信息透明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永群
卢瓦尔河谷素有“法兰西后花园”之称, 法国贝勒维尔核电站就位于卢瓦尔河畔。若非亲眼所见,记者难以相信眼前的景象:核电站冷却塔与古老的城堡相映成趣,绵延的葡萄园与核电站竟只有一路之隔。
今年2月起,法国核电站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可以免费到药店领取政府发放的碘片。一旦发生核事故时,这种碘片可用于保护人体甲状腺免受放射性碘的伤害,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碘片的有效期为7年。这是自1997年以来法国核安全局发起的第五次预防核事故运动,上一次是2009年。至于核电站方圆10公里之外的居民,各省都建有碘片储备。
法国核安全局副局长阿兰·德尔梅斯特表示,今年打算“在辐射保护文化方面取得进展”,尤其在毗邻核电站的区域,人们要了解放射性泄露的正确应对方法。为此,政府有关部门会同“地方信息委员会”等组织了30多场公共信息会议,与公众开展相关交流。目前,法国共有38个隶属核电设施所在省议会的“地方信息委员会”。这些“地方信息委员会”向核电运营商提出的问题必须在8个工作日得到答复,每年组织到电站现场参观,举行至少两次例行会议,让公众向核电运营企业代表就核电站重要信息和运营情况提问。为应对恐怖分子可能袭击核电站的风险,今年8月法国成立了国家核安全特别指挥部,以便协调、改善对核设施与核材料的保护。
“及时发布信息、采取相应行动等可以使周边居民的担忧最小化,比如发放预防用的碘片。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相信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感觉自己受到了保护。”斯特拉斯堡大学研究“邻避效应”的专家帕特里克·龙达在其分析报告中强调,“邻避效应”容易让人联想到地方利益过度保护。
另一位专家尼古拉·马歇蒂表示,应对“邻避效应”,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让公众参与核电站的选址、设计、生产直到核废料处理等各个环节。除了核安全局,法国还设有“地方信息委员会”“公众信息中心”等,争取公众的理解、支持与监督。
1981年,法国政府颁布行政令,规定核电运营企业与周边居民根据自愿原则开展交流,负责监督安全运营和信息透明,据此核设施“地方信息委员会”应运而生。2006年6月,法国颁布《核电安全与信息透明法令》,赋予“法国核安全局”独立的行政机构法律地位,将“地方信息委员会”纳入法律范畴并保证了资金来源。法令对核信息透明的定义是“为保证公众获得可靠的核安全信息而采取的全部措施”。核电站任何排放界限的改变与取样变化均需征求公众意见,所有核电站必须向公众提供有关水质取样、核废料及环境监督的信息。每个核电站均拥有“公众信息中心”,核电站周边环境监督综合报告必须每月在所属核电企业的官网公布以备查。每个核电站要撰写有关环境监督的年度完整报告,即“核信息透明与安全报告”,并递交“地方信息委员会”。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盖洛普国际调查机构对47个国家所做调查表明,邻避效应并未因此普遍化。其中10个国家受福岛核事故影响较小,大部分公众仍赞成核电,包括美国和法国。8个国家大部分公众之前支持核电,福岛核事故后反对核电。法国民调机构“舆论之路”今年3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约62%的法国民众对核电持欢迎态度,认为不应放弃发展核电。上述结果,与法国坚持核信息透明化、核设施决策分权化、不断完善核安全措施有关。
化工园安民有道
管克江 张 放
德国中部萨克森—安哈特州萨勒县县长办公室的墙上,一张化工厂的大幅夜景照格外醒目。县长弗兰克·班内特说,悬挂道达尔公司这家炼油厂的照片,一是因为它是该县纳税大户,创造大量工作岗位,二是照片真实体现了化工企业应有的整洁面貌。
萨克森—安哈特州是德国传统化工基地,萨勒县辖内有两个化工园区、上百家化工企业。“很多居民就在化工企业上班。这些化工企业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班内特说,居民们早已对化工企业的存在习以为常。过去20多年中,当地也没有一家化工企业发生过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或污染问题。
作为土生土长的萨勒县人,班内特清楚地记得当年河水脏得养不活一条鱼、一下雨屋顶就往下淌黑水的情形。两德统一后,政府开始下大力气整治化工企业、严格生产标准,关停煤化工厂。
在德国,化工企业在开工和上新项目前,需要通过严苛的审批程序,并且通过媒体向民众公开,开通热线回应民众疑虑。班内特对本报记者表示,县政府办公楼里有一个3人常设应急小组,负责应对日常突发事故。一旦事故“升级”,应急团队将扩展到12人,由县长牵头,医疗、技术、警察、安全等各领域专家参加,来决定人员疏散、现场救援、灾情评估、信息公开等事项。
德国建立了一套安全生产事故通报系统。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布克博士介绍,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必须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出现事故的设备类型等相关信息录入该系统上报,否则,其办厂资格将被取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在该系统网站上查询到这些信息。
10月17日,德国巴斯夫集团(以下简称“巴斯夫”)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厂区发生剧烈爆炸。班内特说,没有任何一家化工企业可以保证百分之百不出事故。政府和企业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并与民众做好沟通。但也不能因为担心环境或安全风险就放弃工业生产。
一些民众认为,这起爆炸只是一次意外,他们对巴斯夫的生产安全依然保持信心。巴斯夫集团政府关系和企业传播高级副总裁薛安琪对本报记者说,能够得到理解,关键在于长期与民众保持透明公开的交流。爆炸发生25分钟后,巴斯夫就发布了第一条相关新闻。5分钟后,又开通了专门的市民热线电话。事发当天,该热线共接到约1400个来电。接下来两天里,巴斯夫和当地政府联合召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进展。10天后,巴斯夫向员工和厂区附近居民发放相关材料。12月1日,爆炸事故三方会议召开,厂方通报了事故处理情况和以后的计划。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位于萨勒县施科保区的工业园也很重视社区关系。园区安全生产和环保部门负责人罗兰·阿贝尔对本报记者表示,园区会不定期邀请员工及其亲友或者市民前来参观。他强调,化工企业善待自己的员工、整治好自然环境,让每个员工都发自内心地喜欢在这里工作,就是最好的“宣传手段”。口口相传,企业的良好声誉自然就建立起来了。据统计,2015年德国化工企业发生工伤的比例是每千人14.5人次,而这个工业园仅有1.15人次。
阿贝尔说,园区在安全生产和环保部门的雇员人数大大超过了法律规定,但这是值得的。企业需要通过安全和环保措施来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在化工厂旁安心生活。
科普片精心疏导
本报驻美国记者 章念生
1979年3月28日凌晨4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内红灯闪烁,2分钟内核反应堆停止工作,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此次核事故被定为五级(最高为七级),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时任总统卡特派核能监管委员会资深官员哈罗德·代顿前往现场。在场记者问代顿:核电站内出现大量氢聚集,是否会发生氢爆炸?他回答说,氢越聚越多,是会炸掉穹顶的。这一回答,导致核电站周边地区20万人惊恐撤离。
事实证明,代顿的回答是错误的。如果没有蒸汽,氢会爆炸。但当时核电站内部,氢与大量蒸汽混合是不会发生爆炸的。那次事故中只有3人受到超负荷辐射。几天之后,居民们又搬回原地。代顿回到华盛顿后即被降职,后来他主动提出辞职。
美国核能研究所董事杰克·艾德罗从事核能工作数十年,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主席、世界核协会董事。他说:“许多人因为缺乏知识而对核电产生不必要的担忧,美国人也一样。但经过政府、企业以及民间机构的不懈努力,在核电站建设问题上,“邻避效应”已经不太明显。”艾德罗说,三里岛事故后也曾出现过大规模抗议活动。不过,由于核电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核电站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关注度不断升高,核电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美国民众对核电的支持率一直在上升。
美国专业机构“比斯科蒂公司”与“奎斯特全球研究”今年4月联合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美国核电站周围16公里的人群中,89%的人支持发展核电,69%支持增加核反应堆,90%认为核电对满足未来的用电需求很重要。世界核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生产国,占全球核能发电的30%以上。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德国等国停止了核电发展,但美国决定继续发展核电,美国的4所核电站将陆续于5年内投产发电。
核电在民众中得到普遍支持,一方面得益于政府机构的有效监管。政府机构主要着力于制订安全与环保规则、资助研发、设定核电发展目标,促进技术更新换代。同时,在民众中普及知识,消除对核能利用的担忧;另一方面,经营核电业务的企业,也将信息透明、知识普及作为推动业务发展的一大要务。此外,包括电影制片人在内的环保达人,也为核电的正名而不遗余力。
“现在,让当年摧毁城市的核能点亮城市。”这是2013年罗伯特·斯通导演的环保纪录片《潘多拉的承诺》中的一句台词。该片讲述了5位美国颇有影响力的环保人士从反核先锋转变为核电拥护者的真实故事。1988年,斯通拍摄了纪录片《比基尼电台》,揭露了美国政府二战后在马歇尔群岛比基尼环珊瑚岛进行核试验给当地居民及参与核试人员造成的影响。该片因为其反核立场而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提名。20多年后,他导演了另一部纪录片,讲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核电的不可或缺。该片上线后引起巨大轰动。一位观众感叹说:原来燃烧煤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如此惊人,而核电却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
艾德罗说,许多人反对核电,是因为对其安全性缺乏了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核电站的防备措施将会越来越严格。风能是比较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风能发电所产生的噪音问题还一时无法解决。核电可以几十年不间断地发电,碳排放量极低,对于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将尤为重要。
垃圾厂利益共享
本报驻英国记者 黄培昭
眼下在英国,围绕扩建希思罗机场、修建第三条跑道,机场附近的居民正躺在机场候机大厅进行抗议。“邻避”居民的态度是:对政府拟建大型公共设施的必要性基本持认可态度,但不接受这些设施修建在自家门口。如何破解“邻避效应”,也就成了一些重大工程实施前不得不认真考虑并妥善解决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甚至陷入被动。
“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居民拥有直接参与权,并切身感受到大型基础设施的好处,同时,对民众晓以利弊,进行细致耐心的释疑解惑,并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上注重美感等,这些都是英国破解‘邻避效应’的主要做法。”伦敦布兰特区区政府负责对外宣传的官员布朗对本报记者表示,即使很小的项目,都涉及大家的切身利益,个体的诉求不尽相同,支持和反对都很正常。
本报记者的邮箱里经常会收到区政府发来的邮件,告知准备改造某段路、计划把某个停车场纳入在建项目,甚至连砍伐几十年的大树都会就此征求住户的意见。随后,区政府还会举行“听证会”,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可以畅所欲言,最后由负责项目的专门委员会根据主流民意投票决定。
在英国的街道上,人们几乎看不到垃圾。在垃圾处理方面,英国有哪些秘诀呢?有专家指出,英国立法到位、政策和法规完善是根本原因。自1848年英国颁布《公共卫生法》以来,与垃圾处理有关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法规不断得到完善。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吉尔认为,“参与、透明和信任”是垃圾处理成功的关键。他表示,由于垃圾焚烧而引发的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危害在英国并没有引发任何社会动荡,其中,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政府做到在建项目的公开透明,让民众对项目将带来的好处以及潜在的危险等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等,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成功之道。
在吉尔看来,西方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让居众早期就参与计划,可以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和信任的桥梁,使事情“更加好办”。他说,民众有权查阅垃圾焚烧厂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报告,这种信息透明公开、让民众早期参与的做法,往往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正面效果。
激励和补偿,也是英国垃圾处理值得借鉴之处。激励是指政府承诺,垃圾处理厂在建地的居民可以分享垃圾发电所带来的各种收益,并享受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各类培训等,推动社区居民成为有效的“项目利益相关者”,即成为“实际上的项目受益方”。补偿机制,即在家庭事业费等方面对当地居民实施优惠政策,譬如,当地居民通过地方政府直接参与能源服务项目,包括垃圾转换能源项目,就能减免水电费或燃气费用等。
据布朗介绍,在垃圾厂的设计、规划和建造上,英国相关部门实施公开招标,不但要求投标者具有雄厚资质和一流专业水平,还要求把审美等元素融入垃圾厂的设计中。视觉上的审美效果极为重要,垃圾厂应该避免人们下意识地与“脏”“臭”等字眼相提并论。如果能做到美观、大气,一眼看上去根本不像垃圾处理厂,与周遭环境完全融为一体,达到建筑学与美学的和谐统一,是优先考虑的入围选项。
制图: 刘慧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21日 23 版)
- 做好“五篇大文章”,湖南金融这么干2024-01-31 06:01:00
- 释放冰雪经济“热”效应2024-01-13 07:01:28
- 示范物流园区 助力经济发展2024-01-13 07:01:51
- 江苏营造一流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2024-01-10 07:01:29
- 如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政策问答·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2024-01-09 06:01:59
- 创新引领,机械制造转型升级(经济聚焦)2024-01-09 06:01:26
- 财经·观察|新增35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释放哪些信号?2024-01-06 0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