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城市”扩至26座 点亮中国经济热力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29 13:28:54
来源: 中国发展网

 编者按

又到了一年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出炉的时刻。随着山东烟台和江苏常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23年突破万亿元,内地“万亿城市俱乐部”成员目前已增至26个。伴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万亿城市不断扩容,中国经济“蛋糕”越做越大。在各城市的卡位争夺赛中,胜出者的制胜法宝是什么?追赶者的潜在优势又在哪里?
“万亿之城是引领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低碳绿色发展、高水平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城市队伍。”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近日表示,“万亿之城”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走在前列,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万亿城市最新全景图
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前十强城市的排序现在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十强仍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城市,聚焦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北部、中部只有北京、武汉各一城,西部则有重庆和成都。
广州和重庆、杭州和武汉,2023年分别跨过地区生产总值3万亿元和2万亿元的门槛。目前,“万亿城市俱乐部”形成了上海、北京4万亿元,深圳、广州和重庆3万亿元,苏州、成都、杭州和武汉2万亿元的梯队。
目前,江苏有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和常州5个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城市;广东有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4个,山东有青岛、济南和烟台3个,浙江有杭州和宁波两个,福建有福州和泉州两个,再加上北京、天津和上海,东部地区有19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从南北方来看,也是南方领先于北方,拥有19座万亿之城,而北方是7座。
从城市群分布看,长三角拥有9座万亿城市,独占鳌头;在全国9个2万亿城市中,长三角有上海、苏州和杭州3个城市,又占去1/3,不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此外,珠三角地区有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四城;京津冀地区有北京、天津二城;成渝地区有重庆、成都。
从经济增速来看,2023年增速达到6%以上的城市有8座,分别为郑州(7.4%)、常州(6.8%)、烟台(6.6%)、重庆(6.1%)、济南(6.1%)、深圳(6%)、成都(6%)和无锡(6%)。郑州位列首位,远高于河南省4.1%的增速。
“万亿城市俱乐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2018年,17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1/3左右;2021年,24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38.4%;2023年,26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39.4%。
当前,万亿城市分布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部分产业存在重复配置、过量配置,在跨越万亿城市门槛之后,旧的比较优势可能消失,新的比较优势尚待挖掘。目前,广州提出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重庆表示,实施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发展行动;合肥提出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多地在抓传统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新晋万亿俱乐部成员
根据当地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16.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烟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62.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这两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源自对新发展理念的践行,牢牢抓住了高科技产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张建平近日表示。
常州的晋级,让江苏成为全国首个拥有5个万亿之城的省份。常州是26个万亿城市中人口最少、面积较小的城市,但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常州成功晋级的法宝。2023年,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量近68万辆,占江苏全省产量约70%,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前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2023年常州实现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增长15.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常州第二产业的增长。2023年,常州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857.5亿元,增长7.1%。目前,常州已经集聚了3000多家以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等为核心的制造企业。常州动力电池出口量高居全国第一,产销量占全国的1/5。凭借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全球装机量前十名的宁德时代、北电爱思特、蜂巢能源落地常州,整车企业理想、比亚迪、北汽等也陆续在常州布局。
常州的制造业家底本来就雄厚,工业门类完备,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有37个,207个中类中有191个,666个小类中有605个。常州注重培育领域细分、创新动能强、质量效益优的中小型企业。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常州的发展是中小城市内生驱动、内涵增长的典型案例,制造业是这座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
烟台是山东省第3个万亿级城市。新年伊始,“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山东烟台海域发射升空,刷新了人们对烟台只有海鲜和水果出名的认知。烟台的工业底盘和常州一样也很不错,国家工业的41个大门类,烟台也有37个。2023年,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绿色石化、有色贵金属、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是烟台的“主力军”。烟台提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城,2023年石化产业产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
烟台拥有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两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其实,早在2018年,烟台就被列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近年来聚焦“9+N”制造业集群,推行16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计划3年内形成3000亿级和2000亿级各1个、1000亿级4个的产业集群方阵,大力发展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汽车产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目前,烟台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0家左右,梯度培育出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家省级独角兽企业、1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烟台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开了新赛道。
专家认为,常州和烟台的发展之路说明,敢于破除传统产业痛点,善于把握新风口新赛道,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激烈的排名争夺赛
在2023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座次争夺赛中,有几组近年来排名“你追我赶”的城市引人注目。
广州和重庆连续几年竞争“第四城”排名。2022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以290.03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越广州28839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成为“第四城”;2023年,广州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0355.73亿元和30145.79亿元,广州又以209.9亿元的微弱优势夺回了第四名的位置。这两座城市在两年地区生产总值排位争夺赛中,双双从不到3万亿元到迈入了3万亿元的门槛。
2023年,重庆制定了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智能手机产量预计占全国6.7%。广州则主动出击,成功培育广汽埃安、小鹏汽车两个造车“新势力”。2023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5万辆、增长1.08倍;产业动能转化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30%,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装备两个集群获评全国优秀。
除了广州和重庆,近3年来,武汉和杭州在经济实力、城市排名、数字经济等方面竞争激烈,竞争“第八城”排名。2020~2021年,杭州地区生产总值暂时赶超武汉晋级全国“第八城”;2022年,杭州地区生产总值再次被武汉反超、跌回全国第九;2023年,杭州再次反超武汉,两者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0059亿元和20011.65亿元,在“贴身肉搏”中也是双双跨上2万亿元台阶。
武汉和杭州两城的产业结构不同,需要互相学习,提高2万亿城市的经济韧性和创新活力。其中,杭州的优势在于数字经济。2023年,杭州与阿里巴巴、吉利、网易、新华三等大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龙头”引领数字经济跃升提质。2023年杭州预计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28.3%,整体实力仅次于北京、深圳和上海,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压舱石”“主引擎”的作用。2023年,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服务业成为杭州经济的亮点之一,当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045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9%。2023年,杭州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接近40万人,连续多年人才净流入率位于全国前列。
而武汉长期扮演着中部地区“领头羊”的角色,从万亿城市走到2万亿城市用了9年时间,工业和科教是它的两张“王牌”。作为传统工业重镇,武汉制造业实力雄厚,拥有东风汽车、宝武钢铁和三峡集团等大型企业,实力“硬核”。武汉经济含“新”量持续提升,2023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总量达1.45万家,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300家、经营主体超过206万户。2023年,武汉市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和北斗五大优势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6万亿元。同时,武汉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双一流”高校、80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约是杭州的2倍,为武汉的发展积蓄了人才库。
“十强城市争夺战”也是“硝烟弥漫”。2023年,南京以近1.75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拿下“第十城”的名号,将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1.67亿元、1.64亿元、1.57亿元的天津、宁波和青岛3个城市甩在身后。近3年来,宁波、青岛发展提速,宁波2023年与天津的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不到300亿元,与第十名南京的差距收窄至千亿元内,且明确提出过“奋力实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破2万亿、进入全国前10名”的目标;青岛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天津的差距收窄到千亿元以内,且增量近800亿元,高于天津的426亿元和宁波的748亿元,5.9%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也高于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武汉、天津、宁波等城市。
泉州、福州、南通、合肥、西安和济南这几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相差不大,近几年排名经常变动。2023年,泉州被挤出地区生产总值前20强,经济总量不仅落后于福州,还被济南和合肥反超;合肥则成功上位,跻身20强城市行列。
近日,福耀玻璃宣布,将投资57.5亿元建设汽车玻璃项目,助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安徽省首个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城市,过去10年合肥从“没有存在感的省会之一”,到形成现在的“芯屏汽合”新兴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十名。
作为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泉州经济受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比较大,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2172.33亿元,增长4.80%;遭受冲击更严重的东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1438.13亿元,仅增长2.60%,在26个城市中,增速居末位。
谁是万亿俱乐部的候补人选
一批“腰部”城市成为万亿之城“后备军”,其中,唐山、徐州、大连、温州2023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达到9133.3亿元、8900.44亿元、8752.9亿元、8730.6亿元。
例如,徐州有望成为江苏第六座“万亿之城”。徐州市市长王剑锋提出,将锚定“十四五”迈入万亿级城市的目标不动摇,力争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而在浙江,温州有望成为继杭州、宁波之后的第3个“万亿之城”。温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温州将集中攻坚突破、打牢发展基础,到“十四五”末,实现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人口。
还有一些7000亿元级的城市也立下了近年要达到万亿地区生产总值的目标,如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7791亿元的绍兴、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3.26亿元的扬州。将万亿目标作为契机,来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已成为许多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战略举措。
如今,东部地区生产总值万亿新晋城市或者候补城市已经是省内3~5位,甚至是第6位城市,而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万亿的城市,除了重庆是直辖市,其余均为举全省之力发展实施强省会战略的省会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与省会、东部城市总量差距明显。
目前,中西部还有很多省会城市没有突破万亿元大关。从中西部省会城市经济体量来看,排名靠前的有昆明等城市。2023年昆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64.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33位。昆明在前几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2019和2020年上升到全国第31位,位于温州之后,超过了沈阳、长春、石家庄、南昌、哈尔滨等城市,但最近两年增速下滑,2023年排名下滑到33位。而昆明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到2025年,昆明市经济总量要达到1万亿元以上,经济首位度提高到30%以上、力争达到32%的目标。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各地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政策支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会成为万亿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URL]11b57773a6093265bd164518a25f89c2.jpeg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制图:崔一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