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票房惨淡 情怀还能挽救票房吗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4 10:12:58
来源: 羊城晚报

  《冬》

  草莓音乐节上的展位

  导演邢健与主演王德顺(左)

  截至22日下午,上映8天的文艺片《路边野餐》票房收获531万元,而另一部文艺片《冬》仅收获24万元票房。加上方励下跪求排片的《百鸟朝凤》,这似乎是文艺片三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路边野餐》有的放矢进行营销宣传,《百鸟朝凤》为排片“不择手段”,《冬》因为没有宣发经费而“默默无闻”。可以肯定的是,这三部作品的主创都是对电影艺术怀有热爱和执著的电影人,但这种对电影艺术的情怀,在“伪情怀”满天飞的今天并不管用。

  个案

  《路边野餐》:不卑不亢,有的放矢

  截至22日下午,上映8天的文艺片《路边野餐》票房收获了531万元。这部电影在内地上映前就已在海外收回制作成本,导演毕赣直言,对票房没有任何期待,“愿意来看这部电影的只有一小部分人”。

  受众群体小、院线制度不健全、宣发经费不足,这是造成文艺片生存困境的三大难题。因此,不少文艺片在上映期间会打出“苦情牌”,强调文艺片创作的不易。但《路边野餐》的宣传营销态度则是不卑不亢的,毕赣直言:“我决不允许为排片下跪。”负责《路边野餐》全案营销的北京合瑞影业文化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鑫则说:“这不是面向大众市场的片子,而我们又要把它卖向大众市场,所以走起来肯定比较难,但我们不想强调这种不易。”她说:“我们完全尊重这部片子该有的样子,没有做刻意的包装,但它跟别的片子的不同之处和优点,我们会放大。我们营销最核心的点是片子质量很好,一直强调它的口碑和长镜头。”

  李鑫认为,首先要将影片的好口碑传递给核心影迷群体,通过核心影迷群体再来带动票房,所以会选择在文艺青年和影迷聚集的地方进行宣传,比如与豆瓣网、草莓音乐节进行深度合作。今年的草莓音乐节上,《路边野餐》的展位吸引了不少摇滚青年。最近,网友能在豆瓣网页面看到《路边野餐》的海报。李鑫说:“文艺青年比较爱去音乐节,文艺青年跟核心影迷都是我们的受众,可能有一部分音乐节的受众会跟我们的观众有重合,那我们就去了。”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虽然只有两平方米的摊位,但在整个摩登天空生活馆里,《路边野餐》的人流量是最大的。

  《路边野餐》7月15日在内地上映,首日票房为104万元,周末的排片不到1%。该片制片人单佐龙坦言:“排片量偏少,但发行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对于已经获得的票房成绩,他表示“挺满意的”,言语中透露出一种淡然。他还有些玩笑意味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每部片子都有自己的命运。”《路边野餐》只在院线上映十天,从7月25日开始,该片将会在视频平台爱奇艺上线。

  《冬》:没钱宣发,票房惨淡

  另一部文艺片《冬》的市场表现远不如《路边野餐》。这部影片由邢健执导、王德顺主演,7月9日上线,最终仅收获24万元票房。这是一部相当“极端”的影片,全程采用黑白色调,没有一句对白,长白山的漫天风雪呈现出冷冽而寂寥的气氛。片中只有80岁的“最帅老爷爷”王德顺,再加上一条鱼、一只鸟和一个孩童。导演邢健说:“我想表达一个人和整个世界的关系,天上的鸟、地下的鱼、中间的人,这部电影是关于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邢健2008年就构思了《冬》的剧本初稿,后来一直在找资金,但处处碰壁。他只好靠疯狂接拍广告来挣钱,甚至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最初预算是60万元,但因为全程都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拍摄,光是搭建长白山上的房子就把60万元花了,寒冷的天气对80岁高龄的王德顺老爷子也是巨大的挑战。

  《冬》和《路边野餐》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没有发行营销团队。邢健坦言:“有营销团队的话,就不至于成这样了,发行都是我们自己在做。我找过很多公司,他们都不感兴趣,最后只能自己来。”7月8日上映当天,《冬》所有的宣传费就已经花没了。之后在网络上出现的推荐文章,都来自网友的自发推荐,制片人苦笑着说:“我们真没钱请水军。”

  该片上映首日,羊城晚报记者只在广州花都和番禺两个偏远的影院看到一场排片,市区中心的影院都找不到这部电影的踪影。有不少专业影评人在网络上力荐这部影片,但这些“自来水”没能挽救《冬》在院线的命运,排片约等于零。导演对电影艺术的追求毋庸置疑,但这种纯粹的情怀在无情的商业市场上没能发挥作用。有业内制片人指出,这部影片不应该上院线,票房惨败很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跟《路边野餐》院线下画后再登陆网络视频平台不同,在首映当天,《冬》就在视频平台优酷上线全片,两周后,付费会员们贡献出168万次点播和近5000次“赞”。由于同步在优酷上线,《冬》收获了一大批热心观众,有观众发起“众筹”,希望可以再去影院包场观看。

  分析

  “真情怀”敌不过“伪情怀”

  近些年,“情怀”早已成为影视行业的“套路”。今年陆续热映的《致青春2》、《忍者神龟》、《魔兽》、《愤怒的小鸟》、《葫芦兄弟》等,无一不是披着“情怀”的外衣,让观众心甘情愿为其埋单,但从艺术水准来看,没有哪部作品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评价,“情怀”不过套路而已。有评论指出,一味借助“情怀”的天然吸引力,以大众心理取代内容,将“消费”作为文艺创作的最先考虑因素,这对于远未成型的中国电影、电视及动画市场伤害很大。

  不少片子披着“情怀”的外衣让观众为其埋单,而真正的情怀之作出来的时候,“情怀牌”却失效了。无论是《路边野餐》还是《冬》,从创作层面而言都属于对电影有着真情怀的作品,但迫于文艺片没有大规模的宣发资金,不仅市场成绩惨淡,也让“真情怀”在“伪情怀”泛滥的电影市场上显得“寡不敌众”。但愿,吃爆米花长大的观众,今后还能具备鉴别“真情怀”和“伪情怀”的能力。记者 何晶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