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电信诈骗 一条“领导”短信让男子损失10万

作者:邓倩
发布时间:2016-09-21 23:36:03
来源: 贵州都市网

抓获的其中一名嫌犯


 

    六盘水一男子收到“领导换电话”短信后,损失了10万元。近日,钟山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辗转多省,破获此案,抓回4名涉案人员,一起典型电信诈骗案件的链条浮出水面。
 
    “我是XX,这是我的新号码”
 
    7月31日,水城市民小周(化名)收到一条短信:小周啊,我是XX(领导),这是我的新号码,敬请惠存。小周不假思索将电话存入手机。
 
    不久,“XX”又发来短信:“小周啊,我朋友需要一笔钱,但我最近经济上有困难,请你帮我转一下账,过几天还你。”小周于是点开手机银行,分两次各5万元将钱转到指定账户。事后发短信给“领导”请其查收,1个多小时仍不见回复,便拨打这个新电话询问。
 
    拨通后提示为忙音,小周才发觉事情不对,当他再次拨打该领导“旧手机号码”时,才发现由于自己轻信,10万元已被冒牌货骗走。小周于是前往钟山分局报案。
 
    辗转破案,侦破利益链条
 
    钟山刑警在市公安局各警种的大力协助下,锁定了收款账户王某的身份信息,并直飞江苏无锡,找到户主。但户主称,尽管银行卡是其本人身份证办理的,但卡却不属于他本人所有。
 
    刑警一听也懵了:自己的银行卡,钱却不属于自己所有,难道是身份信息被盗用了吗?王某称,7月中下旬,他在网吧打游戏时,一名姓顾的男子来找他们收购银行卡。因为一张可以获利80元,王某就一口气办了5张银行卡,卖给顾某。之后的事他并不清楚。
 
    由于找不到顾某的下落,警方只得从银行卡的使用地入手。辗转至广西宾阳县。
 
    在一家银行的柜员机监控上,警方调取到持卡人的取款影像——很显然,对方的反侦查能力极强,取款时戴了大墨镜或遮阳帽。最终警方将取款人廖某抓获归案。据廖某交代,钱最初是由陈某的银行账户接收的,发信息的人也是陈某,但陈某收到10万元后,根据二人之前共谋的协议,将其中的8万余元转给自己,自己取到钱后全部用于赌博挥霍。
 
    直到警方将陈某抓获归案后,才知道,用王某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是陈某通过网络向江苏无锡的顾某购买得来的。他们认为这样的手段天衣无缝,没想到贵州警方居然还能把他们全部抓获归案。
 
    电信诈骗,得逞主要靠“轻信”
 
    钟山分局刑警罗警官提醒:纵观多起电信诈骗案,通过冒充熟人、领导、亲友的身份,发信息、打电话要求转账,或者骗取当事人说出银行卡号码、PIN码及取款密码等,都是犯罪嫌疑人非法掠夺当事人钱财的主要手段。因此,涉及转款转账、核对或操作银行账号及密码手段,都要立即挂断电话,立即报案。
 
    罗警官称,陈某和廖某之所以得逞,实际上通过网络或其他非法手段得手了很多单位、个人的电话号码或职业、职务信息,也曾发送过大量信息,“遍地撒网”,之所以在小周身上能得手,正是歪打正着地利用了他对领导的信任。
 
    不仅如此,现在诈骗方式花样繁多,手段层出不穷。如今诈骗群体逐渐倾向于用标准北京方言或纠合受害人本地口音来拨打电话,冒充熟人和领导,甚至冒充国家行政机关对受害人进行恐吓诈骗。
 
    罗警官称,国家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核实当事人金融信息,更不会在电话里要求汇款;即使真的办案查账,也只会在行政机关办公室出示执法证件后,依法依规面对面交办。市民如收到此类信息和电话,应不予理会,或向公安机关报警,避免钱财蒙受损失。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