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视收视率对赌背后的违约动机
日前,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于日前联名发布了面向电视剧制作机构的倡议书,将配合播出机构杜绝收视协议。两大电视行业组织对此联名发声,其实是“对赌协议倒逼收视率造假”的现象愈演愈烈,已经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自2015年8月开始,全国省级及以上电视台共同签署了《自律公约》,承诺不签订以收视率和收视率排名定价、议价的条款,但是,受制于广告客户付费与收视率挂钩的现实,某些电视台并没有完全杜绝与电视剧制作机构签收视率对赌协议。
收视率一直是电视市场的硬通货,收视率上的点对应数千万元的利益。尤其从去年“一剧两星”开始,电视台的收视压力加大,电视台和广告商、制作公司和电视台之间的收视对赌之风开始蔓延。尤其面对有些甚至“不保底”的不公平对赌协议,制作单位在生存强压之下,转而以收视造假、污染数据的行为来“自救”。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指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收视造假愈演愈烈。很多电视剧的分城数据异常,收视率调查与大数据调查结果相去甚远。
同时,电视广告客户也已认识到收视率被污染的情况,电视广告每况愈下的现状,跟数据被污染也有直接关联。
微博认证“电视节目创新引擎”的电视评论人(以下简称“电视评论人”)表示,在收视率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下,其实电视台对赌本身没有问题,因为买剧的成本高,收视率又不能低,要确保节目的收视水平,但关键在于有些收视数据公司的样本是被操作的,导致很多制作公司在节目没有办法保障收视率的情况下,利用数据造假。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表示,出台相关治理办法不可能立即云开雾散,如果没有司法介入,终究是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电视评论人也认为,大部分国家采用的主要是一个收视标准,关键在于这一标准是否是能保证诚信的第三方平台。
多家数据公司的竞争并不能解决造假问题,反而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而且数量越大、越科学并符合抽样样本的造假难度就越大,一个城市三四十户与2万户的数据被污染的难度与程度是大不一样的。但最终改进的根本是需要非常严格的立法、执法部门相互配合。
- 辽宁陷入经济负增长泥潭:债务率三年翻番2016-07-09 05:07:30
- 法兴银行:欧元不可能再跌至周期性低位2016-07-09 05:07:48
- 南航A380盈利艰难拖累整体业绩 商务客源不足成最大软肋2016-07-09 04:07:55
- 互金进入大规模排查阶段 网贷平台如何合规成重要课题2016-07-09 04:07:50
- 揭秘宝能系背后惊天银团:调动20多家金融机构2016-07-09 04:07:25
- 银行票据违规波澜再起 宁波银行曝32亿风险事件2016-07-09 04:07:02
- 亚马逊股价创历史新高 市值逼近伯克希尔2016-07-09 04: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