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创新学生有活力 研究性学习列入教学课时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25 14:49:18
来源: 光明日报
 
原标题:教育重创新学生有活力 研究性学习列入教学课时

中国基础教育只会刷题、应试、“摧残”孩子创新活力?这种认识落伍了。据媒体报道,随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上海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悄然改变。最新调研显示,上海逾七成公办高中建有创新实验室,研究性学习列入教学课时。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和应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上海市“七成高二年级学生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让多元评价改革得到落实,让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激发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

“中国古代游侠刺客形成原因和历代发展研究”“网络生成智能数字码替代邮票”“微生物对于食物垃圾的降解”“从两极看全球环境问题”……单看这些研究性课题的题目,就知道这些孩子在多大的空间里自由驰骋。有了这种大胆探索和多元评价,学生能够搭建起牢固的知识结构,并具备敢于想象、精于创造的发展能力,从而成为理想的“十字架人才”——十字形的“横”代表西方孩子的知识面宽,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强,以及独特的个性;“竖”则是指东方孩子的逻辑思维、知识深度、理解水平、统一规范、集体主义等优势。

注重创新发展、多元评价,可能眼下会对考试分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我们愿意走出“分数崇拜”,真正落实研究性学习,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进取意识,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均衡发展。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这样的目标显然比单纯的分数更重要。正如上海市西中学学生徐瑞彤所说:“研究性学习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而且让我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多了一份思考,而这份收获是无法通过‘刷题’获得的。”

谈到研究性学习之类的创造力培养,不少地方都觉得不好下手,总担心这样做会降低学校的竞争力甚至升学率,毕竟整个教育大环境的状况摆在那里。他们仍将教育和课堂当作一个“圈”,囿于应试思维,强化题海战术,用单一狭隘的思维捆绑孩子,忽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孩子们同质化严重,少有活力与个性。在这种大环境下,上海市的率先改革和勇于尝试,树立了样本。

在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期待更多地方教育管理者尽早摒弃改革畏难情绪,走出狭隘和功利化的思维定式,走向更为广阔的教育探索空间。只有给孩子们提供更多个性发展、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空间,才能让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耿银平)

 
(责编:洪芳芳(实习生)、林露)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