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是旅游的金字招牌
原标题:“口碑”是旅游的金字招牌
在苍山洱海看日出,在丽江古城沐夕阳……诗情画意的秀丽风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助力云南成为许多人旅游度假的首选。然而,近些年“丽江酒托”“导游辱骂游客”“不消费不让走”等事件,像是在“想象的云南”和“现实的云南”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让不少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8月以来,云南在全省范围开展“强迫消费”、购物商家“高定价、高回扣”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尽管“购物投诉电话少了”,有一些积极效果,但诸如“零负地接”造成的乱象,却没有“低头”之势。
所谓“零负地接”,就是部分云南地接旅行社,为从外省招揽游客,需要支付给外省旅行社一笔“人头费”,然后旅行社再“转卖”给当地导游。这就等于导游还没开始带团,就先“亏”了一笔,接下来强迫游客购物、增加自费项目,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如此“先花钱拉客户,再强制消费获收益”的经营方式,收入多少与游客的团费无关,只与购物商家的回扣相连,严重扭曲了旅游行业的市场机制,不断拉低游客的旅游体验。
为什么病态的“零负地接”顽强存在?从大的层面来说,2015年全省旅游产业综合增加值为1858.6亿元,占整个社会增加值比重的13.52%,带动就业人数多达698.02万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可见一斑。如此巨大的旅游市场中,如果市场综合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欠缺,那么就难免鱼龙混杂,“零负地接”自然具备生长的空间。
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从业者抱有的一种短视心态。“零负地接”看中的是游客数量,期待的是“消费大户”,依赖的是一锤子买卖,却从不在乎潜在的“回头客”,更不考虑口碑对整体旅游收益的影响。事实上,从这几年各地旅游的情况看,服务质量的高低,口碑形象的好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游客“用脚投票”,影响一个地区的旅游业长远发展。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要想真正从源头上根除“零负地接”,杜绝强迫消费,在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的同时,也需要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禁锢,把转型升级作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深化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强化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引导企业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注重质量与诚信的发展方向转变。这不仅是云南旅游需要注意的,也同样是各地旅游需要引以为戒的。
四季游人如织、门票却分文不取的杭州西湖,无疑是以更长远的眼光发展当地旅游的典范。一个地方,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可以吸引游人无数,成为旅游景点;但只有依靠贴心的服务、高质量的游览体验,才能留住游人的“心”,成为度假胜地。在这一点上,云南缺乏的绝不是先天的禀赋,而是更多“断腕”的决心和耐心的功夫。
- 坐上高铁专列,百名江苏游客丽水看村晚2024-02-01 06:02:46
- 海南组团来贵州开展研学旅行 一路“黔”行成为学生的新课堂2024-02-01 06:02:26
- 东方昌江探索活态保护路径让黎族民居焕发活力2024-01-31 06:01:09
- 发展现代农业 打造特色旅游 兰州市西固区精准发力建设品质乡村2024-01-31 06:01:19
- 2月3日至27日 昆明大观公园灯展璀璨亮相2024-01-31 06:01:04
- 云南省推出七大板块文旅活动欢度新春2024-01-31 06:01:13
- 云南省新增3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4-01-31 0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