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新医学 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09 19:40:45
来源:
开创中国新医学,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
    ——献给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建议
    朱敖荣(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2)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筹委会:
    自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先后发表了各种论文和建议十余篇,并形成了《资料专辑》(见附件一)。最近我们又特别策划了今后十年开创中国新医学,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医务人员、党政领导三满意的卫生事业梦。
中国新医学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卫生事业的地位、性质、目标。地位:生命最宝贵,健康应第一。性质:福利性的公益事业。目标:人民群众、医务人员、党政领导三满意。
    2、由国家、社会、群众三方筹集卫生总费用,实行免费医疗保健的健康保障制度。同时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
    3、推行城乡卫生管理的一体化,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4、创建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新医药学队伍。
    5、重视发展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策划今后十年卫生事业梦。
    为了推动十年卫生事业梦的开展,经过各方协商,确定了安徽省合肥市作为我国开创中国新医学卫生事业梦的试点地区。我们已向合肥市报送了《试点工作报告》(见附件二)。
    为了推动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发展,我们已向安徽医科大学报送了《请安医大创建中国卫生管理学院的报告》(见附件三)。
为了取得安徽党政领导的支持,故报送了《请安徽省党政领导予以支持卫生梦的报告》(见附件四)。
    以上是我们卫生管理学科中心近期的活动情况。现在又逢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我们特再提出《开创中国新医学,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建议》,以供会议和各界参考。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当前卫生事业深化改革的两大导向
    市场导向。主要表现为:以营利为主,主张自我发展,卫生机构形态,呈倒金字塔型“▽”。具体内容:执行收费补偿,创收发展的政策;还表现为大处方、大检 查、高收费、高工资政策,各种房屋、仪器、设备不断增加,贵重药品不断扩大。现实结果,大量病人集中到大城市、大的三级医院。中层、基层卫生机构病人稀 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态很难改变,以上事实已存在很长时间。由于顶层设计,不够科学,决心不大,措施不力,至今看不到明显效果。从本质上认识,这实际上 是对卫生改革早期,市场化、私有化、商业化,“市场失灵”弊端根源的认识不足,没有下决心来改正“失误”。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这是民生问 题中“得人心”和“失人心”的重要标准之一,万万不可“大意”。
    公益导向。主要表现为:以保障人民的健康为主,主张依靠国家为主导,动员集体力量发展卫生事业。卫生机构形态呈金字塔型“△”。具体内容含:第一,卫生事 业总费用,国家占50%,社会集体单位占30%,群众个人占20%,实现治病、预防、保健、基本不再缴费,也可称免费医疗保健。第二,城乡三级卫生机构一 体化管理,实行大、中城市为中心,分片负责。城乡机构实行金字塔型分级分工组建。体现为人财物统一管理,仪器设备统一使用,人员工资统一绩效考核,均相当 于公务员待遇,财务收支两条线。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实现三满意。第三,创建中国新医药学卫生队伍,要求逐步实现高、中、基三层医生,都达到本科以上 水平,能防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统称中国新医药学。
    二、卫生事业的地位、性质和实现三满意
    地位:生命最宝贵,健康应第一。生命和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宝贵,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保障人民健康,有利于促进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人心安定。民生问题排位应是:健康第一、教育优先、住房、就业、养老等有序解决。
性质: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应当是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和群众共同承担责任的福利性公益事业。所有制宜实行具备公有制属性的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公私混合所有制。目前必须消除市场化、私有化、商业化的负面影响。
目标:应体现在三满意。
    一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具体表现为人人享有优质、廉价、安全、就近,逐步减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医务人员的满意。对他们应该提倡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救死扶伤精神,享有全国教师队伍和公务人员同样的绩效工资待遇。教师、医师、公务员应成为受人尊敬的三大职业。
    三是党政领导的满意。这主要反映在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
    三、开展健康保障制度,启动免费医疗保健
    健康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人群和慢性病人在不断增加;以及2/3人群的妇幼保健,亟待加强。急需重视,健康保障,改善环境,养生保健。要培 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除烟酒、饮食合理、运动常态、心情舒畅、起居规范。平时要及时进行预防、保健、门诊、住院。小病不成大病,大病不成重病,重病科学防 治。力争做到不生病、少生病。
    免费医疗保健。采用中国特色的卫生总费用制度,国家占50%,社会单位集体占30%,群众个人占20%,尽快实现免费医疗保健。这是得人心、安人心的大好事。只要调整政策,就很容易实现。我们建议由党中央做出决定,由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即可解决。
卫生总费用还包含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
    四、推动城乡卫生管理一体化,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贯彻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政策,采取城乡卫生管理一体化。
    强基层。指农村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应逐步配备具备本科以上水平、中西医结合、防治结合,能完成六功能任务的家庭全科医生。
    保基本。指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一体化管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实现一体化管理,达到三满意要求。
   建机制。指城乡三级卫生机构,均贯彻金字塔型分级分工组建。实现三级机构人财物统一管理,仪器设备统一使用,人员工资统一绩效考核,均保持公务员水平,财务收支两条线。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实现三满意。
    五、创建中国新医药学的卫生队伍
    由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积极倡导的通过中西医结合,创建中国新医药学,已有50多年历史。现在总结中国新医药学,可概括为:要培养造就既高于、优于中 医,又高于、优于西医;并具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新医药学卫生队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成绩,但还 没有满意的完成这项任务。
    去年11月,我们组团到台湾考察基层卫生工作,发现当地在使用一种由俄罗斯和德国研制生产的“人体磁感应分析仪”。它是以能量医学为理论基础,溶合了西方 医学和中国医学的研究成果,储存了大量数据、图示资料。该仪器含主机、耳罩、计算机三件,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仪器可以分析出目前属于个人身体异常的特殊 状况,疾病的发展过程及组织伤害程度,疾病的原因及源头,个人的特殊生化性质,并能提供个人的保养、医疗、预防建议。经过我团人员试验,确实有效。后来我 们又邀请专家带仪器到上海、合肥示范讨论,均有明显效果。目前我们正与台湾、深圳两地的软件公司合作试制“中国新医学综合分析仪”,希望能实现一部仪器可 负责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营养、康复、养生、卫管等综合医疗卫生服务。上述仪器如能成功,可使用于上、中、基三层卫生机构,特别是对基层 卫生机构具有重要作用。它将有利于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速提高全民族的健康质量。
    试制“中国新医学综合分析仪”将作为合肥试点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我们将专门组织力量,争取重点突破。以便为创建中国新医药学取得圆满成果。
    六、中国卫生管理学科是各级政府的重要智库
目前我国已有101所医学高等学校开展了卫生管理学历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是推动国家医改的重要力量。当前急需建立一所中国卫生管理学院,以便统一协调全国学科活动,并可支持配合中央领导的各项工作。我们建议请安徽医科大学负责创建中国卫生管理学院,详见附件三。
    结束语
    1996年1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中央又起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 了实现今后10年三满意的卫生事业梦,我们建议,希望安排在2015年年底,在安徽省合肥市,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以便有准备、 有步骤推动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
    2014年8月15日
 
    附件:一
 
    关于在合肥市创建中国新医学的试点工作报告
 
    合肥市:
    自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先后发表了各种论文和建议十余篇,形成了《资料专辑》,对我国当前和今后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我们的 论述和建议。最近我们又特别策划了今后十年创建中国新医学,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医务人员、党政领导三满意的卫生事业梦。并经过上下多方协 商,确定安徽省合肥市作为我国创建中国新医学,实现卫生事业梦的试点地区。我们初步拟定了一年试点,二年推广,三年普及,五年实现国际先进水平的规划设 想。并建议于2015年年底,在合肥市由党中央、国务院组织召开第二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以便推动卫生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为了尽快推动试点工作,特将有 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地位、性质和目标
  地位:生命最宝贵,健康应第一。生命和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宝贵、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它能促进经济、 科技、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扩大内需的坚实基础,又是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保证。各级党政领导对民生问题应该明确:健康第一、教育优先、住房、就业、养老 等均宜随时代发展而逐步有效解决。
性质: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应当是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和群众共同承担责任的福利性公益事业。所有制宜实行具备公有制属性的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公私混合所有制。目前必须消除市场化、私有化、商业化的负面影响。
  目标:应体现为三满意。
  一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具体表现为人人享有优质、廉价、安全、就近,逐步减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医务人员的满意。对他们应该提倡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救死扶伤精神,享有全国教师队伍和公务人员同样的绩效工资待遇。应当调整“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 度”,这是脱离人民群众的高工资政策。2010年,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做了社会职业形象排行调查,结果排名前两位的是技术工人和农民,排名倒数第3、第2位 的是医生和演员。这和自古以来白衣天使、白衣战士受人尊敬的形象,有了天壤之别。随之出现的“医闹”纠纷,大量涌现,也不无关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了 强调对教师的尊敬,特明确工薪相当于公务员。医务界值得深思。教师、医师、公务员应成为受人尊敬的三大职业。
    三是党政领导的满意。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应当是考核主要党政领导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配合这项研究工作的小组:组长杨善发,成员:高开焰、肖锦铖、汪时东(秘书长)。
    二、必须妥善解决卫生总费用的筹集和使用
世界各国通行做法是,政府收税后,将税收的一定比例反馈给纳税人,主要使用在医疗卫生和教育两大项。以体现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卫生总费用的筹集,国际上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国家卫生保健体制。由国家立法,通过税收筹集资金,政府直接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如英国、瑞典、澳大利亚等。
    第二种是社会健康保险体制。由国家立法,强制性要求雇主和雇员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向保险基金会缴纳。政府要补贴弱势人群。由国家或基金会承办医疗、卫生机构。向公民免费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如德国、法国、日本等。
    第三种是商业健康保险体制。主要形式是私人医疗保险,这是美国的基本制度,政府只保证老人、儿童和低收入者。由保险方、投保方和医疗服务供给方签订合同。资金筹集由私营机构负责,缴费由个人负责。
我国卫生总费用筹集由国家、社会和群众三方组成。2011年占GDP的5.1%,其中国家1.56%、社会1.76%、个人1.77%,重点使用在医疗住院保险,有待完善和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人群和慢性病人不断增加。以及2/3人群的妇幼保健,亟待加强。急需重视,健康保障,改善环境,养生保健。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 式:戒除烟酒、饮食合理、运动常态、心情舒畅、起居规范。平时要及时进行预防、保健、门诊、住院。小病不成大病,大病不成重病,重病科学防治。力争做到不 生病、少生病。
    为实现以上要求,应调整我国卫生总费用筹集方式:国家承担50%,社会单位集体承担30%,群众个人按工资或家庭收入折算承担20%。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基本上不再缴钱。也可称免费医疗保健。
    这是得人心、安人心的大好事。只要调整政策,就比较容易实现。我们建议由党中央做出决定,由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即可解决。
    卫生总费用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和医务人员的房屋、设备和报酬。要充分发挥中西医药的价廉作用,特别是中医药的简、便、验、廉作用,以实现低投入、高效益的我国历史成功经验。
    配合这项研究工作的小组:组长江启成,成员:李绍华、叶宜德、夏北海,汤质如(秘书长)。
    三、必须要科学调整城乡三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为了实现“三满意”的目标,必须下决心对卫生资源做一次根本性的科学调整。坚决贯彻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政策。采取城乡三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就是较好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强基层”,重点是网底的建设。具体是对农村的村卫生室,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要逐步配备合格的,有本科水平,具有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能完 成六功能任务的家庭全科医生。不能长期停留在乡村医生中专水平的基础上,这是实现卫生事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重要的战略决策。关键又是党中央的是否支持。 根据我国现有医学教育的力量,完全可以实现。强基层网底的配套条件,是具备良好的房屋、设备,以及相当于三级医院专科医生的同样薪酬待遇。基层网底如能符 合以上要求,医生就能安心工作,有利于实现三满意。
    其次是“保基本”。具体配套条件是: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配套,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一体化管理配套。现有的私人诊所也应统一纳入管理。一体化管理是指人、财、物、业务、技术的统一管理。从而实现管辖范围内医疗卫生服务的三满意。
    最重要的是“建机制”部份。要明确贯彻卫生事业以农村为重点,城市应支援农村,城乡卫生机构应紧密相结合的精神。可实行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城乡分片负责、竞争发展。
    城乡三级卫生机构,应实行金字塔型的分级分工组建。高层三级医院和机构要严格控制规模,主要负责疑难危重疾病,指导基层和研究提高工作。中层二级医院和机 构,主要负责需要住院的疾病和基层指导。大量的常见多发疾病和预防、保健工作,应在社区、乡村基层解决。是当前建设的重点,要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活动, 真正落实到家庭。
城乡三级分工,要贯彻逐级指导,双向转诊,体现基层首诊,开展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三级机构的人、财、物应统一管理;医务人员可统一调配;仪器设备可统一使用;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人员工资统一绩效考核,高、中、基三层待遇基本相同,可 倾向优惠基层,均保持公务员水平。
    城乡三级卫生机构的所有制,可实行具备公有制属性的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公私混合所有制,以调动公私两个积极性。在经营中可体现,有薄利、有红利、有福利。但必须贯彻公益性,不搞盈利的最大化。
城乡三级卫生机构如能实现一体化管理,即能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实现三满意。
    配合这项研究工作的小组:组长左文远、陶芳标、王昌畴,成员:陈颖、洪倩(秘书长)、曹秀菁、张雪琴、徐杰、赵子静、王开俊(秘书长)、许春。
    四、必须创建中国新医学的卫生队伍
由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积极倡导的通过中西医结合,创建中国新医药学,已有50多年历史。现在总结中国新医药学,可 概括为:要培养造就既高于、优于中医,又高于、优于西医;并具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医药卫生队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 了有益的经验和成绩,但还没有满意的完成这项任务。
    去年11月,我们组团到台湾考察基层卫生工作,发现当地在使用一种由俄罗斯和德国研制生产的“人体磁感应分析仪”。它是以能量医学为理论基础,溶合了西方 医学和中国医学的研究成果,储存了大量数据、图示资料。该仪器含主机、耳罩、计算机三件,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仪器可以分析出目前属于个人身体异常的特殊 状况,疾病的发展过程及组织伤害程度,疾病的原因及源头,个人的特殊生化性质,并能提供个人的保养、医疗、预防建议。经过我团人员试验,确实有效。后来我 们又邀请专家带仪器到上海、合肥示范讨论,均有明显效果。目前我们正与台湾、深圳两地的软件公司合作试制“中国新医学综合分析仪”,希望能实现一部仪器可 负责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营养、康复、养生、卫管等综合医疗卫生服务。上述仪器如能成功,可使用于上、中、基三层卫生机构,特别是对基层 卫生机构具有重要作用。它将有利于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速提高全民族的健康质量。
    试制“中国新医学综合分析仪”将作为合肥试点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我们将专门组织力量,争取重点突破。以便为创建中国新医学取得圆满成果。
    配合这项研究工作的小组:组长朱敖荣,张志嘉,周逸平,姚方来,成员:陈一峰(秘书长)、胡传来、丁宏(秘书长)、黄业怀以及其他国内外特邀专家。
    五、合肥市试点工作的操办程序、合肥市试点工作的操办程序
    (一)程序
    1、研究工作小组长及成员通过
    2、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通过
    3、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省卫生计生委、安徽医科大学通过
    4、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
    (二)时间
    1、7-8月,安徽省有关单位、中央有关单位通过
    2、9月完成准备工作
    3、10月开始试点工作
    (三)操办
    1、由合肥市党政领导全面主持工作。
    2、中央、安徽省党政领导给以政策、经费的支持。
    3、学术研究机构密切配合具体操办。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
    (执笔:朱敖荣)
    2014年7月26日
   
    报送单位:
    中央: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
    安徽: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医科大学
    合肥: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
    报送领导:
    中央: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斌
    安徽:张宝顺、王学军、于德志、李俊、曹云霞
    合肥:吴存荣、张庆军、张晓庆
    分送其他单位及人员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安徽日报、合肥晚报
    参加研究工作的全体成员                                            
 
    附件:二
 
    关于创建安徽医科大学-中国卫生管理学院的报告
 
    安徽医科大学:
    1983年5月卫生部扬州会议决定要举办一所“中国卫生管理学院”,以作为“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建设中心基地。后经调查研究,最后确定在合肥市安徽医科 大学开展工作。经过协商,由卫生部投资,作为过渡性的处理,于1984年9月成立卫生管理系,1988年10月成立卫生管理学院,同时先后开展了卫生管理 研究所、卫生管理学会、卫生管理刊物和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等活动。光阴似箭,很快将近30周年了。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水平,适应形势发展,迫切需要规范 学校名称和体制,故提出《关于创建安徽医科大学——中国卫生管理学院的报告》。现将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创建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中国卫生管理学科是中国独有的国际创新
鉴于中国地广、人多、历史悠久,医学发展有中医、西医、民族医,卫生事业管理有它的复杂性、广泛性、深远性,特别要 研究其科学性和规律性,才能实现保障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经实践证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必须建立独立学科,设置专业,培养专门人才,才能适应 卫生事业管理的需要。因此,中国从1983年开始创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实践证明是重要的、必须的,是一种国际性的创新,必需巩固、坚持和发展。
    (二)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建设是研究历史规律的需要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和中国卫生管理学术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配合中央工作的需要,开展了有计划的学术活动,收到了良好明显的效果。重点活动反映在以下一些方面:
    为了配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做好学术准备,我们于1995年11月在北京医科大学,主持召开了“21世纪中国卫生学术研讨会”。 会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学术观点,如卫生事业任务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性质属福利性公益事业;经费来源由国家、集体、家庭三方筹集,主 要开展健康保障制度和卫生机构运行;要建立城乡三级卫生机构;充分发挥中西医学的人力资源作用;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群众性卫生保障活动等。
    为了配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做学术准备,我们于2002年6月在山东省泰安市,主持召开了“新世纪中国农村卫生学术研讨会”。 会议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重要学术观点,如农村要在合作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康保障制度;农村应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并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应在乡村医 生的基础上,提高培养成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具有本科水平的家庭全科医生;农村宜开展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改革,消除市场化、私有化、商业化的影响等。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总结卫生事业经验。我们于2009年9月在合肥市,主持召开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学术研讨会”。会议提出了我国 计划经济时期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对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卫生事业改革的收获进行了讨论,对今后中国特色卫生事业的创建,提出了学术框架。含地位、性质、作用; 卫生总费用的筹集和使用;建立城乡三级卫生机构一体化制度;建立创新型卫生队伍制度;建立中国卫生管理学科制度等。
    自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我们为了贯彻历次重大会议精神,先后发表了各种论文和建议近十余篇。我们还特别策划了今后十年,创建中国新医学,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医务人员、党政领导三满意的卫生事业梦,并编制了《资料专辑》。
从上可见,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30年建设,为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卫生事业深化改革,客观上存在两大学派
    这两大学派即市场学派和公益学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市场学派。主要表现为:以营利为主,主张自我发展,卫生机构形态,呈倒金字塔型“▽”。具体内容:执行收费补偿,创收发展的政策;还表现为大处方、大检 查、高收费、高工资政策;各种房屋、仪器、设备不断增加,贵重药品不断扩大。现实结果,大量病人集中在大城市、大的三级医院,中层、基层病人稀少,看病 难、看病贵的状态很难改变。以上事实已存在很长时间,由于顶层设计,不够科学,决心不大,措施不力,至今看不到明显效果。从本质上认识,这实际上是对早期 市场化、私有化、商业化,“市场失灵”弊端根源的认识不足,没有下决心来改正“失误”。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这是民生问题中“得人心”和 “失人心”的重要标准之一,万万不可“大意”。
    公益学派。主要表现为:以保障人民的健康为主,主张依靠国家为主,以及集体力量发展事业,卫生机构形态呈金字塔型“△”。具体内容含:第一,卫生事业费, 国家占50%,社会集体单位占30%,群众个人占20%,实现治病、预防、保健基本不再缴钱,也可以称看病不要钱或免费医疗。第二,城乡三级卫生机构一体 化管理,实行大、中城市为中心,分片负责。城乡机构实行金字塔型分级分工组建。体现人财物统一管理,仪器设备统一使用,人员工资统一绩效考核,均相当于公 务员待遇,财务收支两条线,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实现三满意。第三,创建中国新医药学卫生队伍,要求逐步实现高、中、基三层医生,都达到本科以上水 平,能防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统称中国新医药学。
(四)中国卫生管理学科是各级政府的重要智库
    目前我国已有101所医学高等学校开展了卫生管理学历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是一个很广泛和很重要的卫生改革信息来源,可提供医改办的参考,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发展。我们建议国务院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应充分发挥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积极作用。
    二、创建中国卫生管理学院是当务之急
    (一)中国卫生管理学院是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建设中心基地
当前的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以及各省市的卫生管理院(系)都属于省、市级单位,起不了核心领导作用。只能看作是过渡型形式,从全局来看,必须建立一所中国卫生管理学院,可在现有院校基础上,加以调整。安医大卫管学院就是首选对象。
(二)安徽医科大学已经对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30年的实践证明,单独建立中国卫生管理学,不容易形成学科和专业。因为它需要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配合。因此,比较理想的办法是与一所综合性的医科大 学合作举办中国卫生管理学院。1983年的情况是,北京、上海都有医科大学,但没有一所愿意承担举办中国卫生管理学院的任务。而就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安 徽医科大学愿意承担了这项任务。虽然名称经协商采用过渡形式,但实际上,经过30年的努力,毕竟全部完成了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建设任务。含卫生管理专业、 研究机构、学会、刊物和学科中心等建设,并达到了国家级的水平。所以我们说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安徽医科大学为国家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得到肯定、 巩固和赞扬。
    (三)当前应当明确创建中国特色的安徽医科大学——中国卫生管理学院
     安医大中国卫生管理学院已经具备了所有的必备条件,但需要完善、发展和提高。具体的建设构想,见下文。
    三、创建安徽医科大学-中国卫生管理学院的构思
    (一)体制
    1、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中央为主。
    2、经费支持,中央占2/3,地方占1/3,经常经费计划另订,一次性建设投资10亿元,分配比例同前。
    3、人事管理,中央和地方合作管理。
    (二)任务
    1、卫生事业改革的研究
    2、培训卫生事业厅局级干部,建立持证上岗制度。
    3、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
    (三)教师队伍
    1、增聘国内知名专家
    2、增聘国际知名专家
    (四)基础建设
    1、含教育、科研、基地、师生宿舍,初估需一万平方米。
    2、增加仪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研究机构
    1、扩大学科中心:组建全国性的学科中心。
    2、扩大研究机构,成立卫生管理研究院。
    3、扩大杂志社工作,增设网站、外文版。
    4、增设中华卫生管理学会,含社会医学分会、卫生经济分会、医院管理分会等。
    四、申报安排
    (一)筹备工作小组
    组长:胡志,成员:张冬梅(秘书长),陈任,王慧
    (二)程序
    1、安医大卫生管理学院通过
    2、安医大领导通过
    3、安徽卫生计生委、教育厅通过
    4、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通过
    5、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通过
    (三)时间
    1、7-8月,安徽省有关单位,中央单位均通过
    2、9月,完成准备工作
    3、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建院30周年时,宣布安徽医科大学-中国卫生管理学院成立。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
    (执笔:朱敖荣、胡志、江启成)
                                              2014年7月18日
 
 
 
 
报送单位:
中央: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
安徽: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省教育厅、安徽医科大学
报送领导:
中央: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斌、袁贵仁
安徽:张宝顺、王学军、于德志、程艺、李俊、曹云霞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