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省迎来新机遇 浙江各界热议习近平主席G20杭州峰会讲话

作者:沈晶晶、张帆、戴睿云、刘乐平、钱祎、王庆丽、施力维、陆遥、夏
发布时间:2016-09-09 11:11:49
来源: 浙江日报
原标题:开放大省迎来新机遇

时近中秋,潮起钱江——在世界经济版图深刻变化和全球增长动力重大转型的关键时刻,G20杭州峰会形成“杭州共识”:决心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从钱塘江启航,浙江潮、中国潮与世界潮交融激荡。浙江——中国东部的经济大省,中国——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重要动力源,在杭州峰会之后,如何以澎湃动力,更好融入全球,为全球增长贡献更多动能?思想在奔涌,行动在汇聚,弄潮儿向涛头立。

G20杭州峰会,给世界带来“杭州共识”,更带给浙江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

向开放要增长空间

习近平主席在杭州峰会的数次演讲和致辞中,多次提到“桥”:“二十国集团就宛若一座桥,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

“桥”,意味着通达。加拿大驻沪总领事艾伟敦说,浙江的经济发展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创新行业,比如浙江的电子商务表现突出。在国外投资的浙江人也不少,浙商享誉全球。

30多年改革开放,浙江经济已和世界经济紧密相连、高度融合。万里扬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月华说:“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越来越多‘浙江制造’正在走向全球。G20杭州峰会倡导各成员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浙江企业走出去布局全球迎来重大机遇。”

近年来,浙江主动投身于国家对外开放大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去年,浙江海外投资在各省位居第一。今年上半年,浙江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8%,在沿海外贸大省中名列前茅。

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走全球化发展之路。“我们已经在美国房地产项目上投了9000万美元,今年还将投资1亿美元。”董事长戚金兴说,“未来滨江集团的净资产中,国外部分的占比将达到20%。”

西湖比亚迪新能源纯电动巴士,已经行驶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5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的街头。西湖电子集团董事长章国经认为,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他说,浙江企业要以G20杭州峰会为新起点,更好地融入全球,找准定位,突出优势。“下一步,我们将把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推向更多的国外城市,并注重与顶尖的企业学习交流,寻求合作和共享的机遇,也要学习引进国际一流的管理理念、服务标准和商业形态。”他说。

秉持浙江精神,浙商开放图强,要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再创辉煌。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认为,浙商应该高水平“走出去”,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物联网、光伏、生物医药等智慧型产业。

以联动聚发展力量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正在世界经济版图从容铺展。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如果说千年之前中国第一次尝试以“丝绸之路”推动全球贸易,那么“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引领全球化发展。

联动发展,必须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浙中义乌,继中欧班列之后,中亚班列又已启程,满载的列车驶往阿富汗。在杭州湾外的深水航道上,一艘艘集装箱巨轮奔向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如今,宁波舟山港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联系,今年前7个月,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居全球五大集装箱港口前列。

站在“一带一路”交汇点上,浙江正在与世界经济的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研究员秦诗立认为,从义乌始发、横贯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串起了沿线各国越来越多的商贸往来;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第一大港的优势不断显现,带动浙江进入新一轮海洋港口发展期;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让“网上丝绸之路”初显,浙江正在为联动型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宁波舟山港集团总经济师童孟达说,宁波舟山港要根据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运作水平,推进原油、铁矿石以及其他大宗散货的交易、储存、加工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等工作,推动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助力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进程,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浙江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新兴的数字技术正在赋予互联互通以新的内涵。在浙江,全世界唯一一个由政府牵头搭建、多方参与共建的国家级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将互联互通的实践由国内延伸至国际。目前,由平台牵头,中日韩组建了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NEAL-NET)合作机制,这是全球首个国际性物流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实现23个港口的集装箱船舶动态信息和16个港口的集装箱状态信息开放。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说,要以“杭州共识”为动力,持续稳步推进平台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及欧盟、东盟等国际区域的交流与合作。

用包容固共赢基础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表示,“习近平主席G20杭州峰会讲话中,‘同舟共济’这个词多次出现,揭示了一个世界经济更加包容发展的前景,增长和发展必须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要用包容发展巩固共赢基础。”

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和非洲研究中心博士琳达·本阿普杜拉通过研究发现,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浙江推动了上百家企业到非洲建立商业关系和在非洲投资,彼此也有大量的农业交流,给双方都带来了一系列的收益。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员张友谊,特别关注到杭州峰会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他表示,“目前浙江在非洲投资呈现出民企多,投资领域侧重于第三产业,G20杭州峰会之后,预计工业和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将成为新的潜力领域。在中非产能合作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走出去会成为未来中非经济关系的一大亮点。这必将为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不仅是非洲,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更多发展中国家。华立集团在泰国投资建设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已有80家中资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涉及汽摩整车及零配件、机械电子、通讯、光伏等行业。2015年,入园企业实现销售额24亿美元,累计已实现销售额65亿美元,雇佣当地员工2万人。“中国发展到今天要跟世界融合,尤其是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说。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