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直部门一年一度晒账本:财政支出细到"水电暖"

作者:记者董立龙
发布时间:2016-09-12 14:41:50
来源: 河北日报
原标题:省直部门一年一度晒账本: 财政支出细到“水电暖”

  有些部门所公开文件打开后是“花脸”。 董立龙摄

  省文化厅的部门决算公开文件很萌。 董立龙摄

  阅读提示

  8月中下旬,河北省级部门再次集中晒出了上一年度的财政决算。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8年,预算法修正后实施业已一年有余,省级部门制定的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也纷纷实施,所有的法律法规共同构筑了预决算公开的背景。

  如此背景下,今年省级部门晒账本同往年不同,晒出了很多新特点:不仅可以查询的晒账本部门在显著增加,账本上的内容也在发生显著变化。过去只能看到“三公”花费,现在可以查询工资福利、水电暖等更多项支出。

  1、“日常花费”也要明白列出

  “水费29.3万元,电费317.78万元,邮电费123.82万元,取暖费408.51万元……”省财政厅日前对外公开的2015年度决算首次晒出了本单位的“日常花费”。

  这是本次省级单位晒账本的一大特点,各单位普遍在原有基础上将公开的报表增加到了10页。

  发生变化的报表,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政府采购情况表等。其中最容易让普通人看懂的,就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该报表改变了过去“支出功能分类”的方式,改用“支出经济分类”呈现,不再使用过去让人难以看懂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等科目,转而使用“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科目。

  通俗点说,过去用在“教育支出”的一笔钱,只能知道其用在教育上了;而今,就可以明白,这笔钱有多少用于教师队伍的工资奖金,多少用在教学设备和校园建设上了。

  这张报表上,首先集中呈现了决算单位的工资福利支出。以某省级部门为例,2015年,该单位共发放基本工资999.29万元,津贴补贴1124.52万元,绩效工资506.84万元,还发放了“其他工资福利支出679.84万元”。

  这张报表上随后呈现的是商品和服务支出,主要指决算单位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除了上述的水电暖费用之外,还包括“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和作为公用经费的福利费(如车补)等30多款。

  业界人士指出,按照支出经济分类来公开商品和服务支出,可以变晒“三公”为晒“三十公”。

  新的报表还呈现了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包括离休费、退休费、生活补助、奖励金、住房公积金等。办公设备、特种设备的购置则被列入了“其他资本性支出”科目下。

  据了解,2007年,财政部出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就明确了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然而也有一些单位的报表中却出现了让人难以看懂的地方:表格的栏头明确写着“经济分类科目编码”,表格下方还特意注明“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经济分类明细情况”,表格中却继续使用功能分类科目和编码——通俗点说,在60多家省级部门晒出的账本中,仍有几家没晒出日常花费。

  按经济分类公开账本,是社会各界多年以来对预决算公开的期盼。2015年,中央部门率先晒出了经济分类支出账本,紧随其后,我省也实现这样的要求。就此,业界人士认为,这显示出河北在预决算公开方面迈出了新一步。

  2、更多部门加入晒账本队伍行列

  自8月2日省贸促会首家晒出2015年决算账本之后,陆续有52家省级单位在省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河北网晒出了2015年的财政决算。

  同2013年河北省级部门首次晒账本相比,本次加入晒账本行列的部门显著增加。同样在9月初,本报记者在2013年通过中国河北网、省级部门官网以及河北地方文献中心查阅发现,只有20家省直单位公布了当年的“三公”经费预算,另有6家单位公布了2012年的“三公”支出。而今年,在中国河北网之外,另有16家省级单位在其官网晒出了2015年决算账本。

  梳理这些晒账本的部门,除了占比较高的省政府序列部门,还有省委序列的组织部、统战部、农工部,以及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而且,民主党派中的民建、民盟、农工党、九三学社以及群团口的团省委、省残联、省侨联、省科协、省总工会也纷纷晒出自家账本。

  2014年修正的预算法明确,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20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省财政厅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显示,我省有113个省级部门(14个涉密部门除外)预决算需要按照“双公开”的工作要求,分别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和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设置的信息公开专栏进行公开。

  社会也期待那些还没有加入本次晒账本行列的省级部门,能尽早公开有关信息。

  同样是晒账本,不同部门间的也存在“风格”差异。

  有些账本很“卖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文化厅两部门的部门决算报告大标题中的“2015”加上了小猫图案,其他文字间也夹杂着一些糖果和蝴蝶结的图案。

  一些部门的公开报告打开则是一个“花脸”,编改痕迹一览无遗,没有誊清。

  还有一些账本,记者无法打开。在中国河北网公开年度决算时,另有一些作为附件添加的表格,则无法点击进入。

 3、资金变动有说明

  “同以往相比,今年省级部门晒账本多了些谦恭,少了些高冷。”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在查阅了多个省级部门晒出的2015年决算后评价说。

  他注意到,省级部门晒账本,除了报表增加之外,附上一份部门概况和一份2015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已成为标配。其中,所附的“情况说明”,除了对当年的收支情况作出简要汇总之外,还会特别就财政资金的变动情况作出解释。

  有省级部门2015年支出较2014年增加了1.54亿元,同比增长了105.95%。就此,该部门专门在“情况说明”中进行解释:“主要一是新址建设及购置配套设施相关支出,二是信息化建设等项目资金开支。”

  这种解释说明也表现在“部门概况”中,很多单位对人员编制、车辆编制作出了详细介绍。其中省审计厅的介绍最为详细,甚至把下属每个决算单位的车辆编制、人员编制、实有在职人数、离退休干部情况一并公开。

  这种解释和说明还使决算报表看起来不再那么枯燥:省金融办因为有了“第一例人员退休”,所以导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较2014年增加6.82万元;省文物局的收入中,有10万元为敦煌研究院支付的工作经费,0.58万元为利息收入……

  针对近年来引发社会关注的“三公”消费,各省级部门的“情况说明”显得更为详细。很多部门会把2015年的“三公”支出决算同预算、上一年度的支出决算进行对比,并介绍本部门在减少“三公”支出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比2014年减少27.82万元。减少的原因为省直机关公车改革,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类似省法制办这样的“情况说明”,显示出了改革带来的成效,也成为很多部门“情况说明”中的共有内容。

  省卫计委、省科技厅等部门对于出国(境)经费支出超出预算,也分别作出解释:“因为我委机关和计划生育协会临时因公出国(境)工作任务增加”“由于2015年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任务,因公出国人数批次增加”……

  但梳理有关省级部门晒出的账本,记者发现并非所有的资金变动都有进一步的文字说明。

  总结我省财政信息公开工作,相关报告认为,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公开制度不完善,公开意识不强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业内专家也表示,河北省级财政信息公开应该沿着形式规范、版式简洁、方便查询、接受监督的道路向前再进一步。

  记者感言

  能否再少些“其他支出”

  5570多万元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中,有1280多万元列在了“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之下,这是一家省级部门2015年财政决算账本上显示的数字。

  因为列入“其他”科目,意味着这笔占总额近1/4的支出没有明确归到表格上所列出的项目中。虽然这些明确的项目已经细分到办公、咨询、手续、水电暖、差旅、接待、会议、培训费用,甚至包括物业、维修、租赁以及劳务、委托业务、公车运行维护、购买专用材料、办公设备和专用设备费用等。

  人们难免会产生疑惑:1280多万元究竟花在了什么地方?该单位同时公布的“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也没有就此作出解释。

  出现类似现象的并不止这一家部门。记者所梳理的59家详细披露日常支出的省级单位账本中,有26家“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占到了“商品和服务支出”总额的10%以上,有7家占到了20%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了48%。

  作为会计分类中的设定的一个科目,“其他支出”项是必需的。但占总额近1/4的上千万元资金,或者更大比例的财政资金,要划到“其他支出”名目之下而没有明确的解释,着实令人费解。

  这样的“其他支出”科目,在“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大类中也有设定。以工资福利支出为例,记者所梳理的59家省级单位中,有20家“其他工资和福利支出”项占到了总额10%以上,3家占到了20%以上,最高的为33%。

  对于这一款项,只有省商务厅作出了说明。该部门表示,表中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5.41万元,为妇女卫生费0.12万元和用于援疆干部及遗属补贴5.29万元。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谈及“三公”消费时指出,要警惕这些不作解释的“其他支出”项目,因为“三公”消费极有可能换个面目藏身其中。尤其当前各地对“三公”消费普遍采取“只减不增”的预算思路,使得部分预算单位想方设法把这笔钱藏进账目之中,而不作解释的“其他支出”项目可以为此提供极好的隐身之所。

  9月8日,财政部通报了对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公开检查的结果,指出了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仍然存在的三大问题,并对触及“红线”的部分预算单位进行点名通报。

  观察人士认为,财政部此举必定会进一步推动地方预算部门加强部门预决算公开力度,完善公开机制。但如上所述,“其他支出”占比过高的现象也应该引起重视,希望各部门未来晒账本时,多些明确解释和说明,少些“其他支出”。(记者董立龙)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