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里的江西古老纺织术
日前,上饶县石狮乡王家坝村白岭小组一处施工工地专家云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饶市博物馆和上饶县博物馆的有关专家对工地发现的古墓进行了现场发掘,经断定,该墓为明代官员墓。记者发现,和此前众多被发现在江西境内的古墓相似的是,上饶这座明代古墓,同样也出土数件精美完好的丝织品。
那么,为何被发掘的江西古墓中,都有精美完好的纺织品呢?古代时期,江西的纺织技术又达到何种水平?顺着古墓,我们探寻江西这一古老技术。
古墓发掘又见精美纺织品出土
11月7日,上饶下着雨。在上饶县石狮乡王家坝村白岭小组一处施工工地,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搭起了临时雨棚。在发掘现场,一具长约2米的黑漆寿棺正摆放在棚内,棺内的墓主人黄布巾遮脸,墓主人覆盖与身着的衣物非常完整,上面的图案虽然破坏了,但色彩依然绚丽如新。专家从随葬物、覆盖物着手起获,将发掘出的三寸金莲鞋、折扇等一一编号收存,根据现场发掘的陪葬物件,且墓主人的脸盖是黄布巾做推想,初步断定该墓为明代古墓,墓主生前应该是一名风流倜傥的文官。11月8日下午,古墓内发掘出来的物品被送往杭州市博物馆进行修复。
记者查阅这些年江西发掘古墓信息发现,江西境内古墓基本上都出现纺织品。如,2012年,南昌市京山南路明代古墓开棺发掘,考古人员打开了棺木,发现里面有大量纺织品包裹着墓主,除去一件件印有精美图案的被褥及纺织品,见到墓主身着官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腰间系着一条玉带,而除去官服,里面还有一件龙纹长袍。
同样,在发掘震惊世界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
而追溯更早的1979年,贵溪仙岩战国墓出土许多麻织品,大麻和苎麻布有黄褐、深棕、浅棕三色,同墓还出土纺织工具器物36件,更珍贵的是几块印花织物,在深棕色苎麻布上印有分布均匀的银白色块面纹。
赣发掘织锦服饰改写纺织织造历史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说,每一次古墓的发掘,都有不同的新发现。而在2007年的一次发掘,可以说改写了中国纺织织造历史和文化史。
2007年,在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几名盗墓贼惊醒了埋藏2500多年的东周古墓。
墓葬位于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李洲坳,考古专家从墓葬及棺木中发掘出土青铜器、漆木竹器、陶瓷器、玉石器、金器、丝织品等珍贵文物数百件。
“发现的纺织品主要有各种密度的方孔纱和细绢、精美的朱纹红黑双色织锦及经编织物。经编织物又分为组带和印花织物,且数量较多。已基本清洗完成的面积最大的方孔纱为130厘米×52厘米,这些方孔纱两侧带有幅边,两头有缝纫痕迹。”首都博物馆丝织品保护中心研究员王亚蓉从事纺织品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已经30多年,对靖安古墓的发现,很是震惊。尤其令考古专家吃惊的是从6号棺木清理出的朱纹红黑双色织锦,不仅采用朱砂染色,而且经线密度达到惊人的每厘米240根以上,而此前国内还没有发现有与东周墓葬同时期的纺织品织造及具体纹饰的记载,过去只发现过这个时期的纺织品印痕,没有出土过任何实物。
“靖安东周墓葬发现的纺织品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制作工艺十分精湛。这批纺织品实物证实当时纺织品缫丝、织造和印染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次的考古发现刷新了中国纺织品的历史,尤其是采用朱砂矿物质原料染色的织锦服饰,可以改写中国纺织织造历史和文化史。”中国考古协会理事长徐苹芳当时也介绍说,靖安东周墓葬群中的纺织品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真丝纺织品,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纺织品起源、发展的认识。
明清时期江西是以布为主纺织业中心
有专家对江西境内发掘的古墓所出土的纺织品进行梳理,有东周时期、汉代、明代、清朝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但明清纺织品文物传世较多。那么,纺织品为何盛行在古老江西?
“明清时期,江西是全国造纸业和以布为主的纺织业中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据介绍,由于政府的重视和鼓励,明代以来,江西各地都已种植棉花、苎麻等,棉麻纺织业已经很发达。明代的江西,“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史料记载,朝廷向江西征收的赋税中,就有棉布一项。据称,明朝每年向江西征取的棉布达10万匹,由丰城、宜黄、庐陵、广昌、乐安、鄱阳、南康等60个县交纳,也可以按每匹一石折米征收。嘉靖三十八年(1559),改为征布1万匹。而清代的赣南,“棉布各邑都有,而龙南、定南尤多,织木棉布或被袄巾带之类, 贸于四方。”
记者根据多份史料对明代以来江西各县生产纺织品历史进行梳理。如,余干县“家以棉花织布,谓家机土布,质厚而坚,于常服最宜。”到清代后期,吉安的棉布已销往广东和福建。
“夏布作为江西出产的大宗商品,在明清时期就被运销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市场,如万载、宜黄、宁都、石城、瑞金、宜春等地,都是有名的夏布产地。如,宁都盛产夏布,形成了几个专业性的夏布市场,称为“夏布墟”,每月集期,四方商贾如云。而万载县的夏布生产一直很兴旺,明代有上百家经营夏布的商号,清代有千余家生产夏布的小作坊。
棉纺织曾是古代江西农民家庭副业
为何江西能成为国内生产纺织品的中心?在一本记录千年古村流坑村民的资料中就谈及,“流坑有个絘筐会,是专为解决族中贫家妇女纺织困难而设,定期向她们发放无息贷款作为本钱,帮助她们渡过难关。明清流坑与其他许多地方一样,家庭纺织业是一个重要的附属经济。从族谱中看,许多寡妇甚至均赖此为生。”
而从目前各地出土的纺织品发现,宋元时期,江西的手工业空前发达,萍乡等地的纺织业,吉州、抚州、信州等地的造纸与刻书业,都极有名气,誉满汴京。
明代正德年间的史书记载,“家织,户织,远近流”,“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这些历史记载显示,在明代时期的江西农村,棉纺织业已成为农民主要的家庭副业,甚至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概括,农家要依赖纺纱织布,来支付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经济开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康熙及嘉庆年间。
据介绍,在这一时期,江西不少县市的农民,将棉纺织业由副业变为主业,许多男性劳动力也加入了劳动力队伍。棉纺织业从业人数的增加,还表现为从事棉纺织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等行业人数的增加。明清时期,江西农家生产出来的棉布,除农家自用部分在本地小染房染色外,其余则由商人收购后送到城镇专业的染坊和踹坊进行染色、踹压等加工,然后再运输到全国各地销售。散布在乡村的小染坊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参加。(江南都市 报记者叶伟)
- 山东将实施文旅高质量发展行动助推消费提质赋能2024-02-01 07:02:00
- 2024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开启2024-02-01 06:02:45
- 加快研制先进标准 提升“好品山东”品牌价值2024-02-01 06:02:08
- 聚力“415X”重点产业 “投资浙里”全球大招商启动2024-02-01 06:02:53
- 浙江加快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2024-02-01 06:02:33
- 浙江去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316.6亿元2024-02-01 06:02:47
- 春运前5天长江客船游客突破15万人次2024-02-01 0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