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合作主旋律奏起渐强音(图文)

作者:宦 佳 郭维毅
发布时间:2016-09-09 10:07: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克强出席第十九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第28届、第29届东盟峰会6日至7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磋商。然而,会议中却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美日借东盟峰会的机会,再度炒作南海议题,破坏了会议合作磋商的氛围。

  这种杂音无法干扰合作发展的主旋律,搅局者注定遭遇失败。

  【无人理会的搅局者】

  在并期举行的第28届、29届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领导人呼吁继续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加强区域和外部合作以应对新挑战。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各国首脑在首日会议结束后签署了呼吁强化东盟合作的宣言。在2天的会议中还将签署8项确认加深经济整合和扩大合作的宣言。

  然而,美国等域外国家的所做所言却和强调“加强合作”的东盟峰会格格不入。据新加坡《海峡时报》6日晚报道,目前进行任内最后一次亚洲之行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老挝万象发表演说时说,“美国会在国际法的规章之下,继续维持在南海和东海的存在”。日本也在执意推动将南海问题引入东盟系列首脑会议。据日本新闻网报道,6日安倍晋三抵达老挝后,立即与杜特尔特就南海局势以及仲裁案结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据《朝日新闻》网站报道,8日安倍在参加有18个国家首脑出席的东亚峰会时,就南海问题一事又发起议论。

  符合预期的是,东盟各国并没有多少人理会美日的“搅局”。据菲律宾GMA网站报道,本次在老挝举行的东盟10国领导人峰会不会在公报中提及所谓南海仲裁案。《南华早报》援引新加坡外交官、东盟前秘书长王景荣的话说,由于菲律宾已经暗示不会在峰会上提起仲裁案,所以其他国家也都不会提。搅局者的小动作陷入了没人搭理的尴尬境地。

  【合作发展是最重要主题】

  实际上,东盟对美日提出的所谓“南海问题”并不关心,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据日本共同社6日报道,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在首都万象举行的开幕式上说,东盟去年已经成功地将自身转型为东盟共同体。作为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将今年会议主题定为“将充满活力的东盟共同体愿景变为现实”。

  “合作与发展,成为本届东盟峰会最重要的主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宋均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东盟国家面临最大的任务就是发展,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种种难题。东盟各国的发展愿望非常迫切,希望这一地区保持和平稳定,也拒绝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正因为如此,美日在东盟峰会挑拨东盟和中国关系才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2015年底,东盟开始构建经济共同体,但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东盟各国对经济整合的步伐感到焦虑。最终,在此次峰会上,东盟国家领导人根据老挝方面确定的优先领域,通过了多项合作文件,内容涉及互联互通、贸易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文化遗产合作、防灾救灾、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在这一点上,显然中国能给东盟带来的真正“实惠”要比总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美日等域外大国有力的多。在与区域外大国的合作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更容易为东盟各国所接受。“一带一路”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在促进中国东盟合作的同时,也使东盟内部的经贸联系更为紧密。美国以领导者的姿态提出“亚太再平衡”,却无力带动东南亚经济共同发展。相较之下,东盟无疑需要的是更为平等和务实的合作伙伴。

  【利益共同体的蛋糕越做越大】

  这种互利共赢的需求决定了东盟此次达成共识的立场。

  “东盟很多国家不愿意卷入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争议”,香港《南华早报》援引马来西亚反对党议员圣地亚哥的话说。宋均营表示,“东盟各国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过度炒作南海议题只会制造无谓的争端,对其国家利益收效不大。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愿意被南海议题所绑架。”

  据统计,中国连续7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5年双方贸易额超过4720亿美元,互访人数超过2300万人次,双方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从过去的黄金十年走向钻石十年,合作氛围非常好。”宋均营表示。去年,中国—东盟自贸区顺利完成升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成功启动,这些都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深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中国来说,核心的问题不是担心美日的搅局,而是要精耕细作与东盟的关系。”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合作共赢是中国和东盟最大的公约数。只要中国东盟将利益共同体的蛋糕越做越大,搅局者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许利平认为,“美日搅局东盟,如果一意孤行,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美日还不能顺应合作共赢的思维,一味强调冲突矛盾,被孤立的只有傲慢的搅局者。(宦 佳 郭维毅)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