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扯出美菲百年爱恨 哪些菲律宾人反美?
历史画面:美驻菲使馆前的抗议和等待
在马尼拉出生的女作家吉娜·阿珀斯托拉2012年在《纽约时报》撰文称,菲律宾一直受困于对美关系。1991年两国间的军事基地协定被废除时,菲主流媒体都在高呼“自由”。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海军基地曾是美国的最大海外前哨,可以解决6.8万菲律宾人的就业,该人数仅次于菲律宾政府雇员,还每年为菲经济注入10亿美元。但对一些菲律宾人来说,这些基地是美国对菲律宾殖民半个世纪的残留物,美国人的存在就像一个随时会破的大气球,令人恐惧。此外,美国在菲驻军,催生出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红灯区。
美国《洛杉矶时报》26年前的一篇报道生动描绘了菲律宾人对美国的“爱恨交加”:“在美驻菲使馆门前,约2000名愤怒的抗议者高呼‘美国佬滚回家’,并与数百名携带警棍、催泪瓦斯和水枪的警察对峙。然而就在抗议现场附近,数十位申请美国签证的菲律宾人正在树荫下耐心等待,以期成为每年约4万名赴美菲律宾人中的一员。这也是美国与其前亚洲殖民地之间超现实‘爱恨交加关系’的另一个例证。”
悉尼大学政府和国际关系问题专家阿黛尔·韦博认为,美菲交恶的历史被美国人刻意隐藏。这段看不见的历史始于大多数美国人闻所未闻的“三年战争”(1899年至1902年),导致可能多达100万争取自由的菲律宾人丧生,但在美国殖民主义作家的笔下,这只是一场“大误会”而已。二战结束后,菲律宾还是被美国这个民主“教师”看管和评判。在菲律宾长大的夏威夷大学教授阿比内尔斯曾撰文说,“在被殖民时期那场众所周知的大屠杀中,一个美国将军曾命令其手下杀死所有10岁以上的人”,但他也承认,英语首次成为菲律宾的通用语,1906年美式选举也被引入。公立教育和选举“抵消”了菲律宾人对那场血腥战争的记忆。此外,菲律宾人对麦克阿瑟将军重返菲律宾并赶走日本侵略者也有着良好记忆。在阿比内尔斯看来,如今许多原因仍使菲律宾人在总体上对美国持正面看法。
就《环球时报》记者观察而言,最近几年,“美国人”在菲律宾的存在感有所加强,阿基诺三世任内,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之下,美菲同盟关系日趋明显。“我们到底是不是朋友?”对于杜特尔特的强硬言行,菲律宾前驻美国大使何塞·库西亚近日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此,菲律宾各媒体有不同回应。《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刊文称,“历史证明了杜特尔特对奥巴马放狠话的合理性”,美国殖民菲律宾期间,菲律宾人就像奴隶一样。而且,无利不起早——美国不会无缘无故帮助菲律宾在二战时打日本。该报还援引马尼拉外交事务分析家海德林的话说,在杜特尔特任期内,美国不可能期待从马尼拉获得之前等级的战略配合和外交支持,这就是菲美关系新常态的内涵。《菲律宾星报》认为,“菲美关系: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国家利益”,并提醒读者说:“像菲律宾这样灾害频发的国家需要尽可能多地从盟友美国那里获得援助。如果总统是泄私愤,那么他需要三思而后行,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1.1亿菲律宾人——他们中大多数人依然认为美国是最好的盟友”。还有媒体担心:“历史上的菲美关系既动荡又亲密,杜特尔特声称自己不是美国跟班,华盛顿未来6年可能都将疏远菲律宾。”
菲律宾网民:与美国千丝万缕的联系“千年也断不了”
- 2024年元旦全世界人口将达多少?2023-12-30 11:12:11
- 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23-12-30 11:12:49
- “中国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2023-12-30 11:12:59
- 努力为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国际环境——多位驻外使节谈新征程2023-12-30 11:12:25
- 两名海归艺术家的相遇—— “我与汉字有个约定”2023-12-30 11:12:11
- 这样的文化“两创”,“子曰”越来越国际化2023-03-30 10:03:29
- 观博鳌 话发展丨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只会越开越大2023-03-30 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