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起新房 照亮心房(民生调查·一线新探索)
坚实的水泥墙,青色的琉璃瓦,木式的吊脚楼,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这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荣地村经过危房改造后的新貌。改造后的荣地村吸引了很多前来龙女沟景区游玩的游客,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十二五”期间,广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1.0万户,450多万农村贫困群众喜迁新居。特别是2012年实施完成的茅草房改造攻坚战,消灭了2.44万户现存茅草房,有效解决了广西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需求,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精准扶贫改危房
民主评议给谁盖
在融水县香粉乡新平村新修的水泥路边,有一栋崭新的水泥房,这里是新平村第一家理发店,也是村民莫春和的新家。
2015年,广西除了把五保、低保、贫困残疾人家庭、因灾受损危房户或无房户等贫困户作为优先安排的危房改造对象外,还把精准扶贫中的建档立卡贫困危房户优先列入当年危房改造的对象,莫春和就是受益人之一。2015年3月,得知消息的莫春和特意从广东赶回家,向村委会申请进行危房改造。
“村里通过民主评议选出我后,我天天就跑去村委那里看,看有没有公示出来。公示出来我又盼望快点通过上面审批,审批通过那天我都高兴得睡不着觉。”莫春和说。
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县里审批……经过层层程序后,2015年7月,莫春和期待已久的改造工程终于动工了。新房建成后,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拿到了2.1万元的补助资金。
“要不是有这个政策,我没想过建新房,因为要花不少钱。”莫春和说,他一直都在广东打工,月收入虽有3000元,但除去吃住和每个月给父母的赡养费,一年也剩下不了几个钱。要改造危房建起一座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对他来说是个奢望,而危房改造的政策,让他的奢望变成了现实。
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广西住建厅制定了《广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规程》,建立危房改造申请排序制度、公示制度、分片包干制度、督查检查制度、指导服务制度、“一户一档”制度等,并要求各市县都要严格执行这个工作规程和有关工作制度,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级评议公示、乡级审核、县级审批公示”等步骤来选取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危房改造户,严防优亲厚友和徇私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一把美容椅、一面镜子、一个热水器、一个玻璃柜、几张小木凳,就是莫春和理发店的全部设施。虽然简单,但莫春和对未来的生活依然充满了希望,如今的他就像旧燕归巢,不仅告别了往日拥挤潮湿的危房,还告别了在外漂泊的日子。
专账专户严管控
补助资金一卡通
“当时申请危房改造,政府给两万元补贴,然后我就建了这个房子。”在融水县四荣乡荣地村村民潘敬森的家,他正在给新家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
“我希望我的孩子出生后能住在一个干净、卫生的新房子里,不要像我一样挤在一个破旧潮湿的旧房子里。”潘敬森说。
2009年至2015年,融水县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343户,共投入政府补助资金54197.4万元。为确保危改资金落到实处,融水县严格按照自治区的相关要求,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直接由县财政局通过“一卡通”拨付到危改农户手中。
不只是融水,近年来广西一直对危改资金实行严管严控,连续3年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专项治理,加强补助资金发放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明确要求财政补助资金要按照《广西农村危房改造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和由自治区财政—市、县财政—乡镇财政的拨付程序,明确财政补助资金必须由县级财政或乡镇财政通过“一卡(折)通”直接拨付到危房农户手中,不得采取现金形式发放。同时,还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严肃查处克扣挪用、套取、索取补助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
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广西将采取更加严格、严密的办法和更加严厉的措施,强化危房改造政策的落实和补助资金的监管,确保危房改造程序规范,补助资金运行和使用高效,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保护改造两不误
新房传承乡土情
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照到正坐在新房客厅里看电视的76岁老人吴时引的脸上。“这把年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很高兴。”吴时引是土生土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高秀村村民,3年前他们一家6口人还挤在一个破旧的木板楼里,房子阴暗潮湿,刮大风不敢住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生火煮饭也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引起火灾。
2013年,吴时引的儿子杨庆申请到了危房改造名额,结合村寨防火改造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新式吊脚楼。“现在厨房移到了一楼砖房的地面上,建起了节柴灶,设置了专门的烟道,做饭再也不用担心着火和烟熏了。”杨庆开心地说。
高秀村是一个深藏大山中的美丽侗族村寨,一眼望去,绿色的山坡上,一幢幢崭新而充满民族风情的侗家吊脚楼依山就势,错落有序。为了尊重侗族的居住习惯,三江县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中结合当地山区地形地貌,按照保护和传承侗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和建筑风貌的要求,把农村危房改造与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乡土特色建设相结合,在确保群众改造后的新房在达到美丽大方、经济适用、安全防火、卫生方便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持原有的建筑格局和传统风貌特色。
为保持传统建筑风貌,凸显乡土特色,广西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中,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与乡土特色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城乡风貌改造、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扶贫移民搬迁等结合起来,既保持了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又留住了乡愁。
边远山区的村民无力自筹资金一直是广西危房改造的一个瓶颈,一些符合“危改”条件的赤贫户,由于无力自筹资金,不得不放弃危房改造指标。
据自治区住建厅村镇处处长彭新唐介绍,目前,广西仍有农村危房户约72.6万户,其中,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危房户约21.7万户。这些贫困危房户基本上是前些年危房改造剩下的无能力自行改造危房的赤贫户。广西将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分类补助措施,提高特困户补助标准;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整合资金投入,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互助,争取机关单位、工商企业、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帮助特困户;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发动亲帮亲、邻帮邻;采用集中采购、使用地方乡土建筑材料等办法降低建设成本等措施办法,帮助特殊困难农户开展危房改造,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需求。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06日 23 版)
- 深挖潜力做好“土特产”文章2024-01-03 10:01:12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2022-08-19 12:08:12
- 回应外媒“帽子戏法”说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6-12-28 11:12:14
- 农药残留新国标发布2016-12-28 11:12:44
- 我国将健全新经济统计核算制度2016-12-28 11:12:04
- 河北经济结构调整加速 工业不再“一钢独大”2016-12-28 11:12:33
- 安监总局:河北部分企业安全隐患较大2016-12-28 1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