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时代,媒体人应该坚守什么?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31 18:57:29
来源: 中国记协网

  编者按:媒体融合时代,新的传播形式层出不穷,媒体人应该坚守什么?当整个传媒界正如火如荼地追求创新之际,人民日报评论部从3月28日起推出系列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信息社会的媒体法则和信仰等问题。我们摘取这些文章中的主要观点,与同行们共勉。

  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平台、介质或许会式微,但新闻没有消亡,媒体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职业还有担当。我们相信,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样变,原创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人民日报评论部

  讲分享别忘尊重原创

  媒体是思想的生产者。一旦抛却了对原创作品应有的敬畏与尊重,简单搬运、跟风抄袭,盲目追求点击率和转发量,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将在无视知识价值的风潮中坍塌。

  在这个倡导“共享精神”的时代,如何在分享经济与尊重原创之间找到平衡点?

  不错,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是互联网精神本质。但正如有人反问的:如果拿的是别人家不允许拿的东西,那叫什么分享?纯属偷盗。这也难怪,当年《华尔街日报》总编罗伯特·汤姆森公开怒斥谷歌无偿使用报纸内容为自己牟利,称它无异于网络时代的“寄生虫”。

  媒体融合时代,传播格局、舆论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平台和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内容为王”的发展信条,并不能因此而捐弃。媒体是思想的生产者,从始至终都要置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语境之中。一旦抛却了对原创作品应有的敬畏与尊重,简单搬运、跟风抄袭,盲目追求点击率和转发量,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将在无视知识价值的风潮中坍塌。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类那些永恒的知识和瞬息万变的信息之流,在互联网搭建起的知识之树上,日夜不息地汇集。那些原创的、散发着鲜活的思想热力的作品,需要像生命一般被重视,它是人类知识之树的根基。正如一位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所呼吁,“只有保障原创的智慧成为永久的实惠,才会有十年磨一剑的精品问世。”当我们点击电脑鼠标、手机屏幕,分享知识和信息时,不要忘记,尊重原创、保护版权,才能更好守护人类思想的尊严与活力。

  重创新别失思想内核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人们看重媒体地方,仍然是它能生产有思想、有价值的内容;社会倚重媒体地方,还是它对这一共同体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如果新的媒体平台,只是让我们比以前更便利地让社会低俗化、媚俗化、娱乐化;如果新的技术,只是让我们比过去更方便地制造大量缺乏严肃思考、缺乏精神营养、缺乏审美趣味的产品,那么这种“新媒介”,真的能带来媒体进步、增进社会福祉吗?在媒体的转型工具箱中,应该有比“迎合公众”更高级的东西。否则,即便是转型成功的弄潮儿,也未必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因为,无论是融合发展还是彻底转型,仅有拼点击、博眼球的创新,还远不能解决互动时代的媒体价值问题。这个挑战,不管是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还是含着互联网时代“金钥匙”出生的新媒体,都需要全力以赴面对。

  在大数据时代,媒体如能在专业姿态、思想含量上更上一层楼,克服“强调例外甚于常规、强调煽情甚于重要性”的不良偏好,同时还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才是配得上掌声的胜利。

  掌握了强有力传播武器的新媒体,如果不能超越眼球效应,把目光投向那些有着深远社会影响的活动,记录下时代风云,真的会愧对这个时代。

  某种意义上讲,在每一次媒介革命冲刷中“剩下来的东西”,或许才是新闻事业最值得珍视的价值:它包括不为环境所动的理想、对所遇问题最准确的认识和思考、最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组合,让新闻在时代的交响中获得生命。

  求关注别丢理性定力

  媒体不管怎样融合,质疑、求证、核实的本领不能丢,客观、真实、理性的原则不能忘,求真、扶正、祛邪的精神不能弃。

  微信公号上的“求关注大战”日渐白热化,可谓媒介集体躁动的现实注脚。时代为新媒体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也将传统媒体推送到“互联网+”的变革风口,让它们直面着“用户数”“点击量”“转发数”这些市场指标带来的喜怒哀乐。

  然而,现在也出现一种趋向:由点击、分享产生的流量,似乎正异化为衡量信息价值的唯一标尺,甚至成为判断媒体成败的主要标志。

  时代在变迁,但媒体作为瞭望者、守望者,其维护社会良性运行的职责不能变。在这个意义上,媒体不管怎样融合,质疑、求证、核实的本领不能丢,客观、真实、理性的原则不能忘,求真、扶正、祛邪的精神不能弃。

  “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媒体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身上肩负的社会使命。能否坚守事实、站稳立场,在泥沙俱下时做社会舆论的稳定器,在乱云飞渡中做国民心态的压舱石,在琐碎庸常前做真知灼见的熔炼炉,检验着媒体的专业能力与价值底色。新闻界有句老话,“人有人格,报有报格”。这个“格”,很大程度上就是媒体的理性与定力,传统媒体切不可将之束之高阁,新媒体亦不能对其敬而远之。失去媒体的应有操守,代价无疑是沉重的。

  处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任何类型的媒体都不应抛弃理性与良知,向点击或流量屈膝。捍卫事实真相、守望理想信仰、不忘责任担当,新闻媒体必将赓续优秀的媒介文化,不断培厚人类文明的河床。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