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司法厅着力打造法治“惠民工程”3.0升级版
近日,山西省司法厅印发《山西省2025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组织3000余名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为9类特殊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着力打造法治“惠民工程”山西特色品牌。
2019年,山西省司法厅首次组织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021年将“便民工程”升级为“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在继续实施免费法律咨询的基础上,聚焦8类特殊群体法律服务需求,提供无偿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2025年着力开展延伸服务,在5个方面守正创新,打造“惠民工程”3.0升级版。
一是增加服务群体。在对农民工、农民、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困难职工、军人军属等开展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的基础上增加退役军人,进一步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拓宽援助范围。深入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和新修订的《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将请求支付劳务报酬、婚姻家庭纠纷、宅基地纠纷等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事项范围限制,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法律的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法律服务人员“优进劣退”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咨询补贴差异化梯级管理制度,对法律服务人员实行“监管+引领”“考核+激励”“培育+保障”,打造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和责任感的“惠民工程”服务队伍。
四是强化信息赋能。全面取消各类纸质报表,升级“惠民工程”管理系统,即时分类汇总数据,自动生成日常考核结果。完善资金管理功能,实现自助查询年度资金支出情况、法律服务人员补贴发放情况。在全面为基层减负的同时实现“惠民工程”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推进。
五是开展延伸服务。根据咨询数据分类,筛选群众关注度高、需求量大的法律服务,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将咨询过程中排查出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推送至综治、公安、信访等部门,助力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风险预判和应对工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将咨询现场无法解决的法律问题导入法律援助、公证、调解、行政复议等法律服务机构,或者甄别移送至公检法、人社、信访、民政等部门进行对接处置,做到联动式服务。
下一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严格落实《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举措、优化服务、提高质量,不断增强公共法律服务的可及性、可感度,通过高效实施法治“惠民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来源丨山西司法
- 山西省司法厅着力打造法治“惠民工程”3.0升级版2025-03-24 04:03:54
- 多部门派出工作组赴河南湖北协助指导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2024-02-01 06:02:30
- 2023年全国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2万余起2024-02-01 06:02:50
- 兰州高新区:开展消防安全督导检查2024-01-31 06:01:43
- 海南省高院发布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例2024-01-25 06:01:55
- 甘肃法院受理案件(含旧存)64.35万件2024-01-25 06:01:55
- 陕西电信网络诈骗立案同比下降12.9%2024-01-25 06:01:12
- 山西省司法厅着力打造法治“惠民工程”3.0升级版03-24
- 山西省体彩3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原市举行03-24
- 河南文旅产业博览会下月绽放郑州03-24
- 央媒看河南丨 河南:春耕尽显“科技范儿”“护航”小麦保丰收03-24
- 今年以来,海南三大机场境外航班旅客破50万人次03-24
- 海南新闻界媒体沙龙海口举行03-24
- 全光塑新技术发布仪式暨2025年屈光白内障高峰论坛隆重举行03-23
- “一局四中心”功能趋近完备 贵州双龙保税物流中心获批03-12
- 顶流的文旅资源有吸引力|贵州凭啥接住泼天流量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