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登殿(右)在硬化道路施工现场带头干。 |
湖北坎子山村,坐落在绝壁上的村落。山高石头多,出门靠爬坡。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村支书魏登殿带领乡亲们,一干40年,终于修成了35公里的出山大道,还发展了特色产业。
穷山村,条件可谓差,靠蚂蚁搬家似的点滴向前拱精神,创造了条件、改变了面貌,这样的精神值得学习、借鉴。
——编 者
时至傍晚,62岁的村支书魏登殿不放心正在拓宽的通村道路,又骑了摩托车,前前后后巡查了一遍。
这里是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虽在夏日,这个秦楚交界、海拔近1800米的少数民族山村,依然凉风阵阵。
6米宽35公里长的通村通组路,魏登殿带着村民们修了近40年。出山路难修,脱贫路更难“修”,40年来,魏登殿先后带领村民挖水窖解决吃水难,架电线杆引电进山,加工农产品发展特色产业,一点点“磨”出来脱贫的门路。正因如此,魏登殿也被当地人称为大梁山“愚公”。
如今的坎子山,秦巴黄牛、马头山羊、高山蔬菜走出了大山,鼓起了村民的腰包,不少村民住进了徽派风格的移民新居,穷山村终于摆脱了穷根子。
绝壁之上寻出路,凿出35公里出山大道
“九分石头一分土”,坎子山村被称为坐落在绝壁上的村落,“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是村里交通的真实写照。大山阻隔了村子与外界的联系,村民到距离10公里外的泗峡口镇上办事要肩挑背驮、翻山越岭,早上天不亮动身,回来已是漆黑不见天;养一头羊想变现,要4个人抬下山。
自1975年21岁的魏登殿复员回村当了党支部书记,修路就成了他念念不忘的“执念”。魏登殿说,走不出大山,想要脱贫就是痴心妄想。
魏登殿的想法是,在绝壁之上,硬生生地凿出一条“天路”来。
可村集体根本拿不出一分钱。
1977年,他挎着军用水壶,背着如锅盖般大小的火烧馍,一次次找原公社领导。“当时的公社副书记澎水艇,答应批6万元钱,没有这个支持,路修不起来。”至今回想,魏登殿仍对老领导充满感激。
初始资金有了,但是请工程队来修远远不够,于是魏登殿带着坎子山村村民集体上阵,自己动手。经过11个月的紧张施工,从村委会驻地到乡主干道5公里的公路终于竣工。
然而,坎子山村在大梁山深处,村民居住分散,一条出山路,不够。
“跑部门、争项目,然后大家伙儿豁出命地干,蚂蚁搬家似的,一点点往前拱,我们穷山村,没别的办法。”魏登殿说,他当村党支部书记的40年里,大半时间花在了修路上。
2004年坎子山村争取到省市县三级交通部门拨款97万元,率先在湖北口回族乡实现村级路面硬化。2008年修通村级断头路,同时村里争取到70万元用于通组路的修建。到2015年,坎子山村修完35公里的出山大道,实现通村、通组公路全覆盖。为了方便农产品走出去,目前村里正在进行道路拓宽工程,省财政拨付资金450万元。
想尽法子通水电,最穷村成了先行村
魏登殿有个外号叫“魏等电”,这与他当年跨省“借电”有关。
“煤油贵啊,六七个大鸡蛋才能换回半公斤煤油,没人舍得多点灯。”魏登殿说,村民们使用的煤油灯里,往往装着生产队洗完柴油机后的废油,点亮后浓烟呛人,光小且飘忽。
魏登殿决定把电引进来。1992年,他在银行贷款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跑到与坎子山村相邻的陕西省镇安县供电公司软磨硬泡“借电”。
“架线拉电,每家需出资350元。坎子山人哪有这么多钱,只好让大家立借据,以物抵资。”魏登殿说,那段时间,村民们送苞谷的、扛土豆的、背黄豆的、拎鸡蛋的,把村委会围了个水泄不通。村干部接到货就赶紧拿到集镇上卖,变现后立马去买设备。“靠着这些法子,我们坎子山在乡里最穷,却成了最先通电的村。”魏登殿笑着说。
除了通电,同样艰难的还有通水。
“天干三天炸裂子,雨涝三天走瘪子”,村里家家户户吃的是麻池的水。麻池是人工挖出来的蓄水坑,不仅用来泡麻,还供人、畜饮用。
1997年,坎子山村采取政府投资、村民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上百万元,引来山泉水。开挖110口安全饮水水窖,结束了村民们吃泥水的历史。如今,坎子山村又实施了“自来水入户工程”。
发展特色产业鼓腰包,农民住上新楼房
“没想到我们还能住上楼房!”6月12日,毛家玲在自家的两层小楼前乘凉。毛家玲一家6口原本住在坎子山村最高的牛头岭上,出入十分不便。2013年,坎子山村最为偏远的牛头岭和天堂山两个小组的村民每户获得7万元的补贴,搬到了村委会旁的24栋安居房里。
魏登殿回忆,1985年以前,坎子山村大多数村民住的是茅草房。后来,村上用了8年时间来消除茅草房,又用了8年时间让村民住进了冬暖夏凉的瓦房。如今所有小区都实现了场地硬化、绿化,公厕、垃圾池全部配套。
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坎子山村开始谋划鼓起腰包。
“山上都是空家当,除了石窝窝还是石窝窝。”魏登殿介绍,坎子山村的土地非常贫瘠,一亩苞谷,产量连100斤都不到。
魏登殿独辟蹊径,发展高山特色农业。如今,“坎子山牌”农产品商标成功注册,村里建起了800亩地膜覆盖的玉米基地,还发展了1000亩圆白菜和1200亩土豆。“玉米加工成苞谷糁,圆白菜加工成方便面袋料,土豆加工成干片,每亩可增收500元左右,转型成功可为村民增收150万元,带动全村贫困户85户261人脱贫不成问题。”魏登殿打好了算盘。
从山上回来的时候,我们去了魏登殿家。两间20年前简单翻修过的老屋里,最值钱的就是一台旧冰箱和大肚子黑白电视机。“孩子在外地,我和老伴不需要住好房子,能把村子变富,我也就没啥心思了。”他说。
“村里有万亩石林和溶洞,旅游搞好了,大伙儿吃喝就不愁了。”魏登殿不甘心,仍想着从“空家当”的大山上找出致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