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体育 感谢祖国

作者:本报记者 薛 原
发布时间:2016-09-08 18:37:4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入夜时分,里约残奥村亮起万家灯火。不到两周前,这里是上万名奥运选手在里约的家。如今,来自全世界的残奥运动员又相聚于此,踏上追求梦想的最高舞台。从13号楼9层的阳台望去,远处是一片宁静的湖面,耳边传来村中广场欢腾的音乐声,第一次参加残奥会的中国游泳选手钱红艳看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这世界真大。”

  残奥村13号楼,是中国残奥代表团在里约的家。不久前的里约奥运会上,这里正是中国代表团的驻地,当时的布置原样留给了残奥代表团,楼里楼外都透出一份亲切感。一面面国旗装点着外墙,楼宇的最高层,醒目的几个大字“CHINA 中国”每天都在鼓舞着进进出出的中国选手。门厅里悬挂的几盏大红灯笼更令中国气息扑面而来。走进代表团团部,“自强不息,圆梦里约”几个字映入眼帘。自8月31日抵达里约后,中国运动员已经逐步适应了这里的衣食住行,全面投入赛前训练。中国代表团秘书长赵素京说,里约经历了从奥运到残奥的转换,目前已基本就位,巴西的热情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

  里约是28岁的轮椅竞速运动员周洪转参加的第三届残奥会。现在的她已经沉稳了许多。她笑着说:“这里一切都不错,希望能在里约取得好成绩。”

  同样是28岁,轮椅击剑运动员冯彦可则是第一次参加残奥会。2011年,他开始参加体育训练,体育不仅让他的身体有所康复,更让他的精神世界彻底改观,“以前连家门都不愿意出,现在我跨越万里来到这里代表中国参赛,眼界开阔了许多,生活有了更多希望。感谢体育,感谢祖国”。

  残奥村食堂,运动员来来往往。75岁的轮椅击剑队教练庄杏娣正和记者说话间,弟子荣静走了过来:“庄教练是奶奶级的教练了。”庄杏娣是中国代表团最年长的教练,15年前从江苏击剑队退休之后,她又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担任轮椅击剑队教练。北京残奥会以来,她的弟子已多次在国际赛场取得佳绩。

  13号楼门前,中国代表团成员进进出出,一天的训练又到了尾声。人生的赛场上,一幅全新的大幕正渐渐开启。

  (本报里约热内卢9月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08日 15 版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