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梅葛”(图文)
58岁的民间艺人郭有珍唱梅葛。记者 段晓瑞 摄
梅葛:“梅葛”一词是彝语的音译,,意为“唱述过去的事”, 最早发源于楚雄州姚安县西部山区的马游村。它是彝族人民口耳相传的文化经典,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口承文化的瑰丽珍品和典型代表。“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千百年来,是靠彝族人民口耳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被视为彝族的“根谱”。“梅葛”概括了彝族古代历史发展、彝族先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轮廓,展示了古代彝族先民的恋爱、婚事、丧葬等奇异的风俗习惯,被称为“彝族的百科全书”。
马游坪彝族梅葛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老年梅葛”在彝族人民群众中也叫“赤梅葛”,演唱内容主要是开天辟地、创世立业和劳动生活,调子和内容相对较固定;“中年梅葛”主要是演绎中年男女成家后生产生活的艰辛,内容曲调比较凄惋忧伤;“青年梅葛”在彝族人民群众中也叫“山梅葛”,演唱内容主要反映彝族青年男女纯真情爱生活,主要曲调有相好调、传烟调、戴花调、诉苦调、离别调和喜庆调,声调内容不固定,可即兴发挥,比较随意;“娃娃梅葛”是彝族的“儿歌”,俗称“娃娃腔”,一般由成群结队的彝族青少年和儿童对唱,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演唱时喜笑颜开,妙趣横生,回味无穷。在马游坪彝族群众中,每逢民族节日、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男女老幼围聚篝火或火塘旁,弹三弦奏芦笙吼梅葛,演唱彝族歌舞,通宵达旦。古朴的民族民间歌舞反映了彝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涌现出了骆学明、罗英、罗斌等“彝族梅葛文化世家”的典型和郭有珍、郭自林、罗玉芳等省级民族民间艺人。
73岁的骆庭才老人是姚安县一带唱梅葛唱得比较好的唯一一个毕摩,他利用叔叔留下的录有“梅葛调”的12盘磁带开始学唱梅葛,现在马游坪一带的村民每逢祭祀、嫁娶、盖房等都要请他唱梅葛,为所求之事祈福。上图为骆庭才老人现场演唱。记者 段晓瑞 摄
骆庭才老人的徒弟
毕摩: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会唱梅葛的毕摩和歌手,被尊为彝家最有学问的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起房盖屋,都要请毕摩或歌手演唱梅葛,有时要唱三天三夜。
马游坪彝族服饰做工精致。记者 段晓瑞 摄 马游坪彝族传统文化:马游坪彝族传统文化除了“梅葛”外,还包括居住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四个部分。马游坪彝族传统的住房有土掌房、木垛房、茅房、麻桔房,最为典型的是土掌房和木垛房,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建筑逐步改成宽敞的土木结构楼房。马游坪彝族服饰被视为彝族文物活宝库中一块光彩耀眼的瑰宝,从布料、织线选用、色彩搭配、款式取舍、缝剪刺绣、花纹图案和首饰等方面都蕴含着深刻的彝族文化内涵和特点。马游坪彝族群众热情好客,喜欢饮酒和喝茶,中老人还喜欢抽旱烟,饮食不讲究精烹细调,喜欢吃寸厚大块肉。马游坪历史悠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马游坪义学堂距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马游坪彝族的婚俗十分古朴有趣,彝家村寨至今还延续着一种彝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传统方式——“串姑娘房”。 梅葛文化节: 梅葛文化节,是姚安县以梅葛故地马游坪为主要标志的彝族山区隆重的一个节日,以用梅葛调吟唱梅葛为主要内容。民间的通俗叫法是梅葛会,也叫对调子,就是通常讲的赛歌会。 每逢节日开始,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当踏进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马游彝家山寨,歌声和芦笙舞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寨里飘荡,把整个小山村闹得沸腾异常,而梅葛文化的艺术和魅力也渗透到了每一个人心中,马游梅葛也成了姚安县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一个代名词。 在梅葛文化节上,不仅能尽情地感受山寨村民聚在一起“吼”上3天3夜的梅葛盛况,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民族体育表演项目,品尝当地特有的洋派鱼、山坡山药、荞粑粑蘸蜂蜜、三角糯米汤等美食。而夜幕降临时,随着篝火点燃,男女老幼围聚在一起,弹三弦奏芦笙吼梅葛,翩翩起舞。
- 咖博会架桥梁建平台谋发展促合作——普洱咖啡“乘风出圈”2024-01-31 06:01:08
- 新华鲜报|“村超”开启新赛季 来看贵州榕江追“球”新活力2024-01-06 06:01:39
- 贵州从江:侗寨吃相思“打花脸”别样“送客礼”2024-01-03 11:01:11
- 花千谷景区:火把燃烧民族狂欢盛典2018-07-06 07:07:22
- 历史上的甘肃书法:诗书风雅惠秦州(图文)2016-09-05 05:09:35
- 黑龙江历史文化;挣扎在城池边缘的流人们2016-09-05 05:09:57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梅葛”(图文)2016-09-05 05: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