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有座奇特小庙 远看像庙近看像冢再看像龟
香炉上刻着“水石龟”的字迹
追往事
庙里祭奠亡于太平天国残部入漳战乱中的百姓
据了解,南太武巷周边一带,都叫南太武社,因龙海市的南太武山而得名。
“水石龟庙里祭的无主尸魂,其实就是死于太平天国残部入漳战乱中的普通老百姓。”漳州二中退休老校长郭锦飙从小就居住在南太武社,所以他对这个庙有些了解。
郭锦飙说,南太武社的《郭氏家谱》记载:郭家始祖柳娘和儿子郭言于1856年后从漳浦杜浔林口村迁来这里居住,1864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攻打漳州,郭言家穷,曾受雇晚上守城门,城破跑回家。
《家谱》还记载,社里水石龟庙是与众不同的庙宇,庙里地上砌成龟背,龟头如同坟墓前嵌着的石碑,镌刻“众魂大墓”,放着“金斗”(装骸骨罐子)和几个骷髅,其实是死于“长毛反”(指太平天国残部)百姓的遗骸,“众魂”就是没人敬祀的孤魂。
“《郭氏家谱》当时记载的还是较可信的。”许初鸣说,他还曾在多年前有幸读过漳州市区谢氏的一本家谱,家谱里面也曾记载当时太平军残部杀入漳州时,造成许许多多无辜老百姓家破人亡。
许初鸣说,在漳州的许多地方史志中,均有明确记载,当年太平军残部流窜入漳州时,确实杀了许多老百姓,所以漳州百姓很痛恨太平军,在石碑、家谱里,都称之为“长毛反”。
- 长安匠心 拾“遗”美好 这场非遗分享荟奏响传统与多元文化的和鸣2025-06-29 02:06:05
- “文化+ 商业”催生消费新场景 点亮城市消费活力2025-06-29 02:06:29
- 第三届拉美中国文化巡回展在巴西圣保罗开幕2025-06-29 02:06:55
- 把文旅热度转化成文化温度——五位基层文旅工作者讲述奋斗故事2025-06-29 12:06:56
- 文化新观察|从一本新书看博物馆如何创新知识传播2025-06-28 03:06:39
- 百年故宫与新时代文创2025-06-28 02:06:43
- 文化魅力+创意赋能,中国潮玩掀起全球文娱新浪潮2025-06-24 08: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