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之以一 养之以和---访读书法家杨发荣的书法艺术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07 14:48:55
来源:

 书法家杨发荣代表深圳市墨宝斋艺术馆与中国经济新闻杂志社签约

     访读书法家杨发荣的书法艺术

     凡是了解杨发荣先生的人都称赞他有“三好”:一是课讲得好,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其“陕西省理论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二是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中共陕西省委授 予其“陕西省优秀经济理论工作者” 称号,并被省政府特聘为陕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顾问。三是书艺功力扎实。作为与他相交近二十年的朋友和同事的我,对他的书法情有独钟。截至目前, 他已获得三十余项书赛大奖,被授予“全国百位德艺双馨艺术家”、“文化艺术界实力派书法家”、“中国公益慈善书画名家 ”、“中国艺坛书法家百杰”等称号。
    杨发荣,亦名何贵生,笔名夷沌,字法容、乏嵘、珐瑢、法融,号逸遁庭,生于1957年,陕西省宁强县龙王人,研究生学历,汉中市汉中市党校教研室主任,经 济哲学教授。现为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陕西省人大工作者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 委员会委员。其书作(包括书论)在北京、西安、广州、上海等二十多个城市展出并获奖,在多家专业书画报刊和网站发表,被有关文博单位和海内外艺友收藏。可 以说,他在执教的30余年,讲学、著述、习书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杨发荣书艺幼承家学,曾得启蒙恩师方全国先生的严训和著名书画家赵世均先生的指教,后师事著名书法家徐毓泉先生。在西安读研期间曾与著名书法家石宪章多有 往来。近些年他通过网络向甘肃章草大家陈巨锁、南京吴勇、深圳吉仕好、西安吴振锋、罗小平先生交流书艺。他热于工作、勤于读书、专于临池,在艺术道路上努 力跋涉,积极探索,艺术修养和水平不断得到升华。在学习书法的三十多年,遍临颜、欧、柳、赵,奠定了坚实的书艺功底。其书法创作五体兼擅,但他现在把主攻 方向定位在魏碑、章草、汉隶汉简上。他的书法自魏晋入手,后追秦汉雄强奔放之势,作品格调高古、典雅超逸、个性鲜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魏碑作品纵向取势,方笔为主,兼施圆笔,结字长方,中宫紧收,四面开张呈放射状,线条变化多端,书写“从心所欲”但绝“不逾矩”。笔画虽属横平竖直,但不乏变化,颇具魏晋遗风,笔锋利落,酣畅自如,妍丽多姿,潇洒古淡,欹侧相生,意态跌宕,雄秀奇崛。
    章草作品追求古拙而不追求华巧,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艺术境界。他的章草书寻求的是内在美和自然潇疏之趣。在书法领域,拙往往与古相连,古拙是内 在追求,是整体书风流露的气息;而这样的作品仔细读来,却是风华内敛,别有情致。古拙不是笨拙,更不是拙劣,而是古人于绚烂至极后归于平淡的一种返璞归 真,一种天然流露,一种随意挥洒。杨发荣将之视为章草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是在书写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不是生硬做出来的。读他章草作品,尤其是 小幅作品,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好,更强烈一些。他的章草体现了古拙之趣和流美之风的错杂交融,并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由母体——隶书带来的分别相背之势、翩翩 向上翻飞之意。
    杨发荣先生的章草还强调一种气势美,追求一种气势磅礴的浩然之气。这种气势之美,既表现在章法上,也表现在结体上。既是风格之美,又是笔法之美。既有力量 之美、运动之美,也有平静之美、祥和之美。他把章草的规律和特征统摄于笔下,又颇具隶书意趣,他作章草深明运笔的起止向背,纵横转换,故能得心应手。真可 谓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动因静生、动静合宜,恰到好处。
    汉隶汉简方面,他精取《张迁碑》《石门颂》,汉简精取敦隍汉简、马王堆帛书,然后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一度时期他发现,自己的隶书字体拘谨,放不开,作品不 舒朗。正在他徘徊纳闷之时,与他有忘年之交的《石门》研究专家郭荣章老先生建议他临习恰巧被他忽略的石门颂。他听从了这位老先生的建议,在临习了一段时间 后,他感受到石门颂洒落自然、纵横劲拔的妙处。创作的作品显得舒朗大气了,使他的隶书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的隶书作品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继承了 古隶的率意性与篆书的简洁性用笔,以圆笔为主,并把方笔与圆笔巧妙地融合,富于变化,少有雁尾而具掠雁之势。作品古厚含蓄而富有韧性,结字极为放纵舒展, 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章法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基本表现出隶书古拙宽博,气势雄浑,并尽得娴静雅逸之趣。
    在感悟艺术的不断追求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这就是杨发荣对书法的理解。三国魏嵇康曾提出过“守之以一,养之以和”的观点。杨发荣认为这是一个养生的观点,是 生命这个小宇宙在自然这个大宇宙中如何存在的一个智慧问题。他认为,书法是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建立起系统的,系统的确定,也就相应确立了规则、法度、标 准。一方面规避了越位,另一方面又使追求者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在规矩、法则之内推陈出新,书法艺术是一个整体,这个“一”是丰富的,持续发展的,对立统 一又因果具备。他还认为,一个人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构建属于自己的审美场景,经营一个最佳状态的个人审美空间,在一定时空之内,调节出适当的节奏和氛 围,使人的艺术活动调适了环境,优化了自我,这正是“守之以一、养之以和”的哲学真谛。他的创作追求志气平和、不激不励、宁静祥和的意境。他的书法作品不 浮不躁,没有“烟火气”与“铜臭气”。强调的是“书为心画”、“达其性情”,其审美精神和理念与中国特有的传统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中和”的观念相合。
    杨发荣先生平易近人,耿直谦诚,以其特有的性情,耕耘在文化艺术的园地里,人品、书品、文品三位一体,与时俱进。由于他的谦诚,书友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与他 推心交流。当别人称赞他时,他总会随口道出一句:“临习之作,不足挂齿”。 “5.12”和玉树地震期间,汉台区委党校、汉中市老年书画学会、汉台区书协、石门书画院、汉中书画网等单位要求书画家捐赠书画作品和财、物献爱心,他慷 慨解囊、积极捐赠。汉台、勉县、略阳新修河堤需镌刻书法作品于护拦,以营造文化氛围,他总以认真的态度按时按要求提交作品。汉中文博学校开展庆“七一”、 教师节、国庆节举办的联欢晚会邀请他参加,当他得知学校有索求他的书法作品奖励学习优秀的学员的想法时,他当即准备了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励志书 作予以赠送,使学校师生很受鼓舞。
    从勤学苦练的求索,到心手两忘的抒怀,杨发荣以温文尔雅的内敛,成了地道的身心修养、人格完善的过程。他用变幻万千的点画,向我们展示着那种沉浸于笔底,洋溢于案头的生命存在,传承着千古不变的翰墨精神。 作者:胡兴銘 京华)

    书法家杨发荣作品欣赏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