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辉:北京西城非遗保护的五大动向
观众在西城区非遗展示中心欣赏非遗作品
观众在西城区非遗展示中心欣赏非遗作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张艳) 自2005年起,北京市普查到非遗资源12623项。现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0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市级代表性项目236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7人。完善非遗项目名录体制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抓手。作为北京市非遗资源大区,西城区共有区级保护项目162项、从中产生市级项目56项、国家级项目32项,占北京市非遗资源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居全市首位。在传承人队伍建设方面,西城区在完善三级名录体系的基础上,评定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26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5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1人。
据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非遗科科长徐晓辉介绍,未来将从五大方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继续推进非遗普查、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等工作,同时,非遗保护工作已开展近十年,要对非遗项目的保护现状进行走访、调查;二、进一步研究制订《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三、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协会的成立,将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向前开展;四、推进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社会化传承体系建设并开展好包括传统节日活动、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在内的非遗展示交流活动;五、推进包括一个中心(区非遗保护中心)、三个基地(区非遗展示中心、非遗传习基地、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在内的展示平台体系建设,推动西城区非遗保护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徐晓辉表示,在硬件建设上,西城区努力为非遗的传承保护提供有力保障,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工作思路。“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运行模式也是西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大亮点。
“一个中心”即成立于2013年的“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是全市第一家区县级具有独立编制的非遗保护事业单位。“三个基地”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
2009年,面积达2600平方米的西城区非遗展示中心落成,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内设非遗展室、表演空间和传承工作室,从2009年建成到现在有5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个体非遗项目的孵化器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与窗口,今年年底将对其进行改造;位于非遗保护中心(长椿寺)院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将于今年完工,该基地内设10个独立的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方便传人开展传习、教学等活动。传承基地的院内还建有露天剧场,平时也可以举办一些公益性的演出活动,此外,剧场里有一个全球最大的3D屏幕,用来展示非遗项目;区属的华芳公司计划在原来的天外天即现在月坛公园南侧,建设一个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开发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是一个集展示、展卖于一体的空间,将汇集全国各省市优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该基地预计2015年落成。(来源:中国文物网)
- “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落地鸟巢2024-01-13 11:01:05
- 文化的征服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2024-01-13 11:01:24
- 第二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展望新起点2024-01-08 07:01:59
- 回味京产精品精彩篇章,品“北京大视听”光影魅力2024-01-08 07:01:30
- 七星关生机镇:源头活水2021-01-29 08:01:40
- 激情澎湃迎端午 粽子飘香一家亲2018-06-21 12:06:43
- 中国儿艺首推“小小代言人”:好剧请观众代言2016-11-25 04: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