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颂》亮相沪上 以山水人物长卷描绘民俗风情
日前,国画艺术大师傅抱石之女、水墨画家傅益瑶携近作巨幅山水长卷《端午颂》亮相朵云轩云上·朵云沙龙。这是《端午颂》长卷继今年5月在北京展出之后的全国巡回展第二站。
《端午颂》 长卷长13.95米,高1.8米,总共绘有千余人。这幅作品与傅抱石的作品或是傅益瑶此前的作品均有很大的不同。很难说它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风俗画还是诗意画,它交织着历史与当代,想象与现实。画卷中既有大好河山,也有祭祀、赛龙舟、包米粽、点雄黄、洗浴、扎红绳、贴门符等端午特有的民俗风情,画面右侧的尽头,甚至出现了衣袂飘飘的云中君与屈原。“我的父亲一生仰慕屈原,有着浓郁的‘屈原情结’。小时候我的家中挂满了父亲创作的屈原像,以及屈原笔下的女神们,端午节是我们家最为重视的节日。耳濡目染,我对端午节充满了感情。”傅益瑶坦言。在这幅长卷中,傅益瑶最想探讨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为创作 《端午颂》 长卷,她前后酝酿了3年,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并到湖北秭归和西塞等地观察体验相关民俗活动,仅速写草稿就画了满满两大本。
傅益瑶的水墨画得其父笔墨之道,技术上也趋于圆熟,富有女性的圆转和细腻,有娓娓道来的抒情特色。
《端午颂》 长卷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 的创作课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起。有专家认为,这幅 《端午颂》 以传统山水人物长卷的形式,再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活态传承现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既是中国画创作题材别开生面的表现,又是探索人类“非遗”保护的一种有价值的方式———用画笔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范昕)
- 文化新观察|从一本新书看博物馆如何创新知识传播2025-06-28 03:06:39
- 百年故宫与新时代文创2025-06-28 02:06:43
- 文化魅力+创意赋能,中国潮玩掀起全球文娱新浪潮2025-06-24 08:06:42
- 李亚鹤:厚重历史文化 如今这般鲜活2025-06-24 08:06:19
- 让诗歌可听,让音乐可见!北京城市图书馆上演文化视听盛宴2025-06-24 08:06:47
- 浔阳江头古文化融入新潮味2025-06-24 08:06:18
- 多国举办“汉语桥”中文比赛 架友谊之桥促文化交流2025-06-09 07: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