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创意本身——四谈破解编剧难问题
【文化评析】
作者:俞露(上海国际电视节获奖编剧)
当下,编剧界对于IP(知识产权)开发和原创之间的“对轰”有一个比方:两军对垒攻打一座城墙,IP购买、开发者们就像是天兵天将,而做原创的人则是城里头的被围困者,也就是正在“挨揍”的一方、急需突围的一方。
实际上,IP和原创的这场战役也许根本就是个伪命题。IP的实际含义就是指“知识产权”,而这强调的恰恰是原创属性,而不是发表平台,更不是流量数据。目前中国影视业界判定IP的标准,普遍局限在网络小说和网站流量上,本身就是个“默认的误会”,是资本对于IP的任性解读。
投资方和制作方把现成数据作为故事开发创作的唯一基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撬动IP的时候,几乎所有发力点都落在了内容质量最差、门槛最低、专业度最弱、转化难度最大的网络小说上。所以,如果问原创者们“守城”的危机在哪里,我认为根本不在于IP对于原创影视内容的轰打上,更不在于“先锋”对“传统”的颠覆,而在于“低质内容”对于“优质内容”的围城——这才是这场“战争”的本质。
因此,破解剧本荒,首要的一点是让判断标准回归到内容质量上。优质的内容,即便是网络小说,也可以“入城”;低质的内容,即便是以传统的影视剧本形态呈现的,也该淘汰出去。资本是中性的、数据是中性的、手段是中性的,而专业的原创作者,务必得在内容上坚持标准。
当前,“让创意产业回到创意本身”这个命题,正在成为业内共识。比如说,为什么优质内容就必须以扁平的剧本形式展现?为什么不形成系统化思维,形成多样的作品化和商品化形态?进一步说,在眼看着各种大IP无法被专业地转化成影视剧本的环境下,既然网络小说作家都敢写剧本,专业编剧为什么不敢把原创内容写成小说?既然自己握住了优质内容的咽喉,为什么不形成全版权思维,甚至进行全版权开发?一言以蔽之,坚持原创的创作者们,千万不能在市场的“围剿”下变得仅仅只有一个喊话的优越感和姿态,而是应该以“懂行”这一真刀真枪的优势,加入到这场看似是新历史阶段的,其实是亘古不变的战斗里去,倒转局势,以良币驱逐劣币。
市场千变万化,但内容永远为王。如果真有好东西,真是怀璧之人,没有人会死于突围。在笔者看来,剧本荒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于资本的盲目,对于产业圈的盲目,阻碍了专业和坚持的力量。没有人不愿意和好内容合作,虽然这需要时间,需要努力,需要策略,甚至机缘。而在有效的沟通和对接之前,自己要先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慌乱,弄清楚什么不能迎合,什么可以合作,什么必须坚持,什么不妨学学。毕竟,对于一以贯之做优质原创内容的作者们来说,自己对自己的突围才是永远的斗争。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30日 10版)
- 心中有情,笔下皆美——邓春源先生书画展观后感2022-08-05 02:08:00
- 我在贵州等你:有酒有故事,完美的契合2022-05-25 06:05:13
- 以文学为七星关的美代言—知名作家走进七星关采风创作活动侧记2018-07-30 11:07:01
- “京味儿”不能刻板和模式化2017-08-13 11:08:47
- 著名作家王蒙:从阅读传统文化中获取智慧2017-08-13 11:08:17
- “网红”自媒体出书成风 花钱阅读还有人买单吗?2017-08-13 11:08:32
- 李宝林八十艺术展于国博开幕 同名书籍同时首发2016-10-27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