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求解新消费“革命”
(新华全媒头条·年中经济调查)“加减乘除”求解新消费“革命”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中国经济“半年报”近日出炉,在进出口增长压力仍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背景下,消费这驾“马车”跑出了靓丽的成绩。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
在经济学家看来,由新业态、新产品构成的新消费持续快速扩张,是消费领域“澎湃动力”的主要构成因素。新华社记者近期调研发现,日益活跃的新消费更像是一组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组成的消费革命,正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进程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加”出消费新空间
在空调房里悠闲地玩着手机,享受着全球优质商品汇聚于指尖的快感;一边喝茶一边等待专车上门,不必在烈日下苦等;轻装出门和扫码支付,带一部手机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了互联网的夏天,少了一分焦灼,多了一丝惬意。
从移动出行、餐饮外卖到智慧旅游……与互联网叠加,无疑是此轮快速崛起的新消费最耀眼的特征。互联网正改造着人们的消费理念,拓宽着消费空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2367亿元,同比增长28.2%。
“一方面,互联网为不同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的产品,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这些新的消费需求也带动各个领域加速融合,产生供给层面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有为说。
新消费并不局限于“互联网+”,各类产业相互叠加也催生出一批新产品、新业态。如旅游产业通过和养老、医疗、农业等叠加,农家旅游、养生旅游、医疗旅游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在产业内部,不同领域的跨界叠加也如火如荼。以百货业为例,不少卖场开始加速“去百货化”,向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购物中心转变。
“通过组合、嫁接形成的新业态,刚好契合了我国消费升级的需求。在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和技术、产业和文化等融合过程中,机会无限。”来有为说。
“减”出效率再升级
要打造消费新空间,不仅要做加法。砍掉不必要的“枝叶”,反倒能“减”出效率,挤出水分,抓住用户。
2011年的美的集团,一年生产的各类产品型号多达2.2万个,如今已经锐减到2000个左右,而企业却成为销售额超千亿元的跨国巨头。
“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说,将资源集中到主业,做好产品,才是出路。
“坚持对技术和质量的完美追求,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最精,才会赋予产品长久的生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认为,锁定有效需求,实现精准供给,需要制造企业更专注和专业,化“百米冲刺”为“马拉松”。看似“做减法”的“工匠精神”,更是促进消费的重要因子。
在不少服装企业加快铺设店面或资本运作时,国内女装品牌之禾始终坚持一件事——把衣服做好。“专注产品本身,顾客短期不一定看得见,但时间看得见。”之禾创始人叶寿增说。在国内服装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凭借质量过硬的产品,之禾年营业额仍然保持30%至40%的增长。
在安徽乐金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道明看来,减还意味着挤掉价格“水分”,让产品更贴近消费者。“一直以来,市场上的按摩椅、空气净化器、家用理疗房等健康产品水分太大,价格虚高。现在,我们就要让价格回归实行行业再造,让健康产业早日到大众身边。”
在乐金健康位于合肥的一家门店,记者看到,以往在大商场里动辄一至两万的按摩椅,在这里价格只有3000至5000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增长30%以上。
“乘”出“N次方”效应
早上7时30分,家住北京海淀某小区的王先生照例开车去上班。他先用手机遥控开启了地上的智能车位锁,然后打开“丁丁停车”App设置了6小时租车位时间,不一会儿,就有人在线预约他的车位。
“目前在北京三环内近200多个社区停车场已覆盖了丁丁智能车位锁。”“丁丁停车”创始人、北京同于道科技有限公司CEO申奥说。
从交通领域的uber约车,滴滴打车,到住房领域的小猪短租,住百家,再到知识技能领域的知乎网、分答网……分享经济由于盘活大量闲置资源和激活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追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漆云兰说,从供给侧角度看,分享经济提高了闲置资源利用率,创新了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满足了大众消费的新需求,刺激了消费几何式增长。
在面向高校学生的“福利分享”平台,消费者可以领取上千种优惠券,覆盖打车、吃饭、看电影、购物等领域。北京微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王迪说,这种模式不仅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福利共享,还打通线上线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依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去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超过1.9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年均增速在40%左右,到2020年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
专家认为,与传统经济中企业作为生产者不同,分享经济中的个体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使得二者之间互动更加频繁,社会协作更加灵活,呈现“N次方”的乘数效应。
“除”掉制约与障碍
新消费呼唤新环境、新平台。多位经济学者和企业家受访时认为,让新消费、新供给成为发展的新动力,需要推进制度创新、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有效供给、优化政策体系。只有“除”掉不适应新业态、新产品的不利因素,才能真正营造有利于消费投资互动、供给需求对接的良好环境。
事实上,在做“除法”的过程中,相关的举措、动作比比皆是——早在去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特别提出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创新,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印发行动方案,从提升消费品品质到改善消费环境,从扶持新消费到引导境外消费回流等方面进行部署。
有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我国将步入消费政策的“密集落地期”,相关部门未来还会打出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组合拳,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拓展消费新空间。
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春潮涌动,正在汇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人们期待着,通过制度创新和锐意改革,加速放大这些新亮点,激发经济新动能,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采写:齐中熙、张辛欣、王攀、于佳欣,参与:刘慧、沈洋)
- Yahoo 收购案后续:Verizon 望在移动视频业务上分一杯羹2016-07-28 02:07:41
- 赛欧必弗立足企业市场,拓展VR+教育(图文)2016-07-28 01:07:04
- 想走出创业融资困境? 找到投资人中的“旗手”至关重要!2016-07-28 01:07:22
- “花卷财团”获天使轮融资,瞄上的是新中产阶级的“焦虑症”2016-07-28 01:07:52
- 重新定义新用户,如何破解新用户增长难题?(图文)2016-07-28 01:07:51
- 经济观察:政治局会议释下半年中国经济四大信号2016-07-28 10:07:17
- 昆明宜良全域旅游要实现100亿元以上有效投资2016-07-28 10: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