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体与民族统一(林超民)
“文化”一词,出自《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语。“文化”的意义在于鼓励人们从食衣住行的生活为起点,开启道德、哲学、宗教等思想,发扬以音乐、美术、建筑和文学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创造,使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制度化进而走向文明,用这些人文成就来教化民众,转化世俗,引导精神,使之成为有思想、有文明、有艺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发展,融于一体的社会。
中国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灿烂的华章。中华文化起源的多线性、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中华文化的共同性与整体性。事实上,多线性与多样性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共同性与整体性之中。
中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有些地区的文化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对周围的文化产生推动、融合与凝聚作用。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昔唐人居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证之考古发现,中华民族的祖先真正脱离原始状态,迈进文明的门槛,正是在中原地区。中原之所以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区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它不仅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原文化能够吸纳、包容、融汇周边的各种文化因素,以不断丰富、发展、繁荣。中华文化不是某一个地区,也不是某个族类的专利,而是中华大地上各地区、各族类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共同积累而成的一个整体。
春秋时,蛮、夷、戎、狄与诸夏有明显的分别。但是这种分别,不是血缘、种族上的差异,也不是族类的界线。在古代文献中,分别四夷和诸夏的差异是“文化”。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所以孔子在文化教育上取“有教无类”的原则,就是倡导教育,不分别族类,使华夏与四夷同受教化。华夏与四夷的差异就是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乐规范、道德准则。这些与血缘无涉,和种族无关。通过教化,以文化的认同取代族类的差异。中国古代疆域辽阔,各地的居民之间山川阻隔、气候各异、风俗不一、习惯有别,称谓繁多,但是以炎黄为中心的华夏在文化的发展、文明的创造中,一开始就成为天下诸部的核心,并始终保持领先的作用,通过联兵、结盟、通婚、和戎、教育等方式,把华夏文化推广到四夷,以夏变夷,移风易俗,融和混化而成为一个整体,无论华夏还是蛮夷戎狄都是炎黄子孙。
华夏文化的优势不仅在四裔广为流传,移风易俗,变夷为夏,而且使入主中原的“胡人”征服者,最终被华夏文化所征服,逐渐“汉化”。“漠北淳朴之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华夏文化突破血缘、种族的藩篱,将不同的族类化为一个整体。这个时期看似是种族的争斗,实质上是文化的冲突,也就是胡化与汉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致中和”的人生观。正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中华文化就是“致中和”的文化。“致中和”引导人生处理好个人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和谐;引导人类处理好与自然的和谐,做到天人合一;引导个人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相互和谐,个人与群体的和谐;引导天下族类之间的和谐做到“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四海之内,若一家”。
正是中华文化的“致中和”的理念,视个人与社会、天下、宇宙为一个在时间空间上是一个和谐共振连续不断的整体,在整体之中又做到“和而不同”,尊重他人、异类的观念,不是单方面的“同化”,而是双向的包容、欣赏、借鉴、吸纳。所以中华文化才能够延续不断,连绵不绝。维护、传承、弘扬、创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文化超越种族,将中国大地上的不同族类凝聚成统一的中华民族。□ 林超民/文(影响力)
- 【文博会】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图文)2016-07-29 09:07:05
- 大音希声 大味淡出2016-07-28 04:07:35
- 中国画当体现时代精神(艺坛走笔)2016-07-28 10:07:04
- 感恩,是一种境界2016-07-28 10:07:19
- 杨利群:复活文化记忆的“古籍郎中”(图文)2016-07-27 10:07:57
- 邵大箴: 笔墨清流 不离不弃——劳伟的书画艺术(图文)2016-07-25 10:07:05
- 云南大型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在京首演(图文)2016-07-25 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