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巢老人”群体大家都不陌生,而时下,有一个新的空巢群体正逐渐受到关注,那就是“空巢青年”。这些人多是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与父母亲人分居,离乡背井,独自打拼。生活上的“巢空”,也带来精神上的空虚和迷茫。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空巢青年”又该如何充实自我,“巢”空“心”不空?
每个时代都有背井离乡的打拼者,只要心不空,努力奋斗,或许迎来的就是另一番天地。
定义:什么是空巢青年?
市场研究机构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报告中称,全球独居生活人数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15年里上升了55%,他们预计,到2020 年全世界将新增4800万独居家庭。
在中国,独居人口比重也呈现同样的飞速增长。去年,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跃生曾比照历年普查数据,发现中国“一人户”家庭数量明显上升。全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
在这些独居人口中,除了空巢老人和一部分离异、丧偶人士外,还有一类人群越来越多。当城市华灯初上,一天的喧嚣慢慢趋于平静,有这样一类人群开始被翻滚而来的孤单感和“被抛弃”感所包围。这群人就是——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多数为离乡背井在大城市独自打拼的年轻人。他们单身,独自租住着一个单间或者一居室;在公司里有一份最基层或者中不溜的工作;学历在大学以上,文化层次不错,常常会触景生情设想出一些伤感的桥段;最好的伙伴是手机,如果没有手机就感觉仿佛与世隔绝。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往往为现状感到困顿,对未来感到迷茫。
调查:空巢青年十大症状 你中了几招?
记者通过微信和街头采访形式对50位空巢青年进行问卷调查,梳理出以下十种典型空巢症状,你中招了吗?
1. 有了几次披头散发穿着睡衣被锁在门外的经历之后,出门倒垃圾也会乖乖带上钥匙。
2. 和siri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心情不好的时候骂她是傻X她依然回答:这个……我还是在这里陪你的。瞬间感动得无以复加。
3. 对快餐店和咖啡店里的买一送一感受到1万+点伤害。
4. 为朋友圈里别人聚餐吃美食点赞,自己天天叫外卖优惠劵多到不好意思分享到朋友圈,默默发到文件传输助手里自己领一遍。
5. 想吃西瓜却怕吃不完。水果摊老板同情地切了一半,买回家还是吃不完。
6. 去一次超市就会买一星期的菜,然后一周下来会丢掉一大半。
7. 每天晚上睡觉都是一直刷朋友圈或者微博,刷到眼皮无法支撑自然闭合。
8. 既没网购又没叫外卖却有人敲门时,没点胆量连猫眼都不敢看。
9. 工作日的时候就会兴致勃勃地计划着一个充实的周末,想要去逛个街或者周边游什么的,但一到周末还是选择了“葛优躺”。
10. 上完大厕才发现卷纸没有了的时候觉得分外孤单,不得已也只好撅着挪到客厅或者房间找抽纸。
原因:城市压力大,还是不想回农村
在记者调查的50位空巢青年中,几乎所有人都是背井离乡者。选择来到大城市独自生活,80%以上的人是因为想要更好的生活,不到20%的人是因为个人因素。
今年32岁的马明欣家境一般,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小县城,考上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成为行政人员。“北漂”十多年,他笑言:“我快要从‘空巢青年’变成‘空巢中年’了。”他眼睁睁地看着北京的房价在十多年里也翻了十倍,从上学时候的观望到刚毕业后的发誓努力赚钱买房,到现在依然只攒够五环以外房子的首付。谈到为何不愿离开北京,他表示:“一线城市机会多、资源丰富、文化生活丰富,同时有可能把基本生活成本控制到低水平,所以大家都不愿离开。”
24岁的李仲源刚从学校毕业一年就换了三个工作,如今在重庆一家大型企业做文职。他是典型的“键盘侠”,用社交软件和人交流时是个“段子手”,而一旦现实接触陌生人立刻就会语塞。“人际压力、现实社交恐惧,新媒体社交工具迎合了我类人的需求。”小李觉得,90后独立意识更强,技术的进步让他们以为一部手机就可以处理生活中各个环节,于是会疏于现实中与人的交流。
23岁的邹小雨从甘肃来到重庆念大学,毕业后顺利在一家媒体谋得编辑岗位。为了租金更便宜,她租住的房子离单位要步行20多分钟,还要转三次轻轨。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根本没有时间去社交,回到家了就累得像狗一样什么都不想做,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觉得屋子里安静得可怕。”她说。
于是乎,以上种种生活上的“空巢”造成了精神上的“空巢”。繁华的大城市背后,隐藏着太多无法实现梦想的泪水和汗水,房价、户籍、贫富差异、工作上遭遇的不公平,背井离乡的年轻人遇到太多问题,成为他们想要突破阶层融入大城市的阻挠。这时候精神上所产生的“空巢”感,才是他们真正觉得沮丧的地方。
观点:空巢青年是一道伪命题
当众多自诩空巢青年的人在自怨自艾的时候,有另外的声音出现了——空巢青年是一道伪命题。空巢青年和空巢老人虽然有着相同的前缀,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后缀,前者是因为巢里的鸟儿羽翼丰满飞走了而充满无奈,后者不正是羽翼逐渐在丰满着的鸟儿吗?因此,对于所谓的空巢青年来说,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何改变困顿的现状?答案是奋斗。西南政法大学中睿新媒体研究中心副教授蔡斐认为,空巢青年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生活有多艰辛、处境有多尴尬,而是在于如何在困境中自我反省,面对纷繁芜杂的事件如何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实现自我价值。
除此之外,年轻人更应该敞开心胸,多接受新鲜事务。蔡斐认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压力,对年青人来说的确是非常重的负担。“但,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这个就需要我们通过心态和生活的调节来放松,从事健身、户外、读书等放松性活动,特别是一些小型的集体,既拓展社交范围,又放松自己”。
希望年轻人做好工作和生活的规划,短期的、中长期的,综合考虑自己的能力、社交、家庭、父母,甚至城市环境因素,认真选择和及时调整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毕竟,空巢不是长久之策。”蔡斐说。
空巢青年不必自怨自艾,充实自己,就可以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