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如何更好发出“中国声音”
长期以来,我省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发展并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文艺精品创作的质量和文艺冀军在全国的影响力。我们始终认为,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应该并驾齐驱,面对新的形势,更应该强化文艺评论的引领、指导作用,重新认识文艺理论的前瞻意义。
毋庸讳言,时下文艺评论领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言不由衷的假话、不痛不痒的套话、无的放矢的空话、晦涩难懂的“行话”等,这些不良现象让文艺评论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受到损害。此外,随着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人人都掌握着“麦克风”,在众声喧哗中,文艺评论的主流声音愈发微弱,文艺评论队伍不够强大,方法方式创新不够等等,这些问题使得本应为文艺创作指明方向的文艺评论,自身却陷入“评什么、如何评”的迷茫中。
文艺评论如何更好地介入创作实践,文艺评论队伍如何更好地发出声音,文艺评论家如何兼收并蓄,在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艺理论的支撑下更好地进行中国表达?探索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我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艺评论之所以对社会有用,对时代有益,是因为它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传导。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文艺创作、文艺思潮、文艺观如果欠缺了人民的维度,就会在真实性、思想性、先进性上打折扣;文艺批评如果欠缺了人民的维度,就会导致眼界狭隘、疏离本质、不接地气的弊端。一些批评家知识掌握得越多,反而眼光越局促,心胸越狭隘,说出的话越让人听不明白,这不能不说与脱离人民生活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意在重新确立起人民史观、人民立场、人民眼光,希望批评能够观照到人民的疾苦、境遇、精神、情感、愿望、语言,唤起人民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
我省的文艺评论家,一定要牢牢把握人民性,紧扣时代主旋律,面对纷繁复杂的文艺思潮、文艺作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激浊扬清,对于反映人民心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给予热情褒扬;对于导向错误、哗众取宠的作品和思潮,给予有力批驳,真正做到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其次,要坚持以中华美学精神为理论根基,吸收借鉴西方文艺理论有益成果,建立和坚持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的当代评论标准,实现文艺评论的中国表达。中国表达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上的,是指与日渐强大的国力相匹配的文化自信。二是具有地域风格的表达。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步伐的推进,如何让古燕赵文明迸发生机,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内扩大冀派文化的影响力,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我们的文艺创作已经开始闻风而动,我们的文艺评论也应该闻鸡起舞,甚至未雨绸缪,在观念、意识上开风气之先,为全省文艺发展和繁荣开辟理论新路和学术支撑。
第三是坚守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紧贴文艺实践发展动态,提升文艺评论的质量。与人民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是文艺评论家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这种责任感来自于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沉的爱。责任,意味着我们的文艺评论在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道路上决不能偏移;担当,意味着我们在用文艺作品和理论塑造人民优秀品格的实践中决不能松懈。更确切地说,要求我们关注当下文艺创作的热情不能减退,时刻关注文艺创作的动态、文艺思潮的变化、文艺活动的进展,不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要求我们坚持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评论的独立价值,将去芜存菁、披沙拣金作为学术追求、艺术追求,把经得起检验的精品佳作推介给人们;要求我们始终充当“啄木鸟”,而不是“应声虫”,要围绕文艺领域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展开工作,将文艺评论做大做强。
文艺评论要起到引领创作风潮、指示创作方向的作用,就必须始终站在文艺的前沿发声。开展文艺评论要有话题意识、热点意识,文艺评论要及时精准,有的放矢,要深入文艺现场,第一时间关注创作动态和思潮变化,打捞出新鲜而有价值的现象和线索,作出准确的判断。
- 乐亭:三枝花音乐茶楼 弘扬传统文化的驿站2016-08-08 12:08:28
- 国产原创绘本如何突围2016-08-06 04:08:40
- 评论:崇拜莎翁也无需妄自菲薄2016-08-06 04:08:35
- 王安忆:小说不应该忘却“生计”2016-08-06 04:08:59
- 朱大可:国学正在沦为心灵鸡汤2016-08-06 04:08:21
- 相约里约:“上帝之城”的文艺范儿(图文)2016-08-06 04:08:52
- 海棠依旧:大处见得伟人雄才 微时感知总理人格(图文)2016-08-06 04: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