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脏康复医学发展任重道远 “国家队”积极践行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12日,作为中国心脏大会的主要分论坛之一,心脏康复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上将发布我国首部《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同时,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研究中心也将在此次大会上成立。回顾我国心脏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可以说任重道远,为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积极践行,努力承担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国家队的职责。
治疗水平国际领先 康复水准亟待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生活越来越富足,高盐、高油食物摄入量变大;全球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出行方式改变,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以上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中国人心血管问题泛滥的主要原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中指出,2014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 ,在城市为42.51%。也就是说,我国每5例疾病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据AHA发布的《心脏病与卒中统计数据(2016版)》显示,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病风险明显下降的同时,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不降反升。事实上,尽管中国的心血管病的治疗水平可能已达国际先进之列,但预防和康复环节却至少落后国际顶尖水平20年。
国家政策给心脏康复事业带来强大助力
为此,政府给予康复产业空前的支持力度。《“十三五”健康中国建设规划》纲领性文件中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此外,还从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防治康养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心脏康复目前部分进入国家医保范围,但根据中央此次医改的精神,不久的将来在大幅度降低药物、检验费用的同时提高康复的人工费用,支持医疗资源均衡分布,推动公立医院转型康复机构等。以上举措,也会大大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挂牌成立 我国心脏康复工作有了国家队
只有专业的队伍,才能有专业的水平,才能值得患者信赖。基于我国心血管诊疗体系的迫切需求和政策的积极配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国家队,高瞻远瞩,公派优秀青年医师出国深造,学习发达国家心脏康复诊疗先进技术和经验,并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应用于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成果显著。2016年4月28日,在胡盛寿院长等富于远见卓识的学者们的强力支持下,心脏康复中心正式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心脏康复事业在国家级平台终于迈出了实际应用的一步。目前中心已经完备以心血管医生为核心的心肺康复师、中医师、心理医生、康复护师、营养师等跨学科、跨专业的团队组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完善了一系列的标准化临床流程。
在政策指引和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 群众对于心脏康复医疗的认知和观念也将得到转变。心脏康复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医疗、康复、护理产业及康复延伸下的医养结合产业即将全面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心脏康复“中西结合”本土化及其显著效益
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干预手段,如药物、运动、营养、教育、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以达到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的目的,从而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相关死亡等。国外的研究和临床经验证实了全面综合的康复方案所带来的益处,这种康复理念也与中医几千年来“复健 ”“标本兼治”的思想一脉相承。
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陈可冀院士谈到心脏康复运动部分时说,我国传统医学强调“动静结合”的思维,针对心脏康复对象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强度的太极拳、不同体位的八段锦、不同程度的呼吸导引等个性化运动方案。这对于改善康复对象的心肺功能,提高锻炼安全性、改善机体功能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心脏康复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对于患者个体而言,心脏康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医院而言,心脏康复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病房周转率,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让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快更好地重回日常生活和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价值,能避免优秀劳动力的丧失与留滞,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心脏康复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医保覆盖等政策支持和专业机构的积极介入,为心脏康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心脏康复事业依然面临着尖锐的挑战。
纵观整个中国医疗体系,重治疗轻预防忽视康复是普遍现象,因此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的推广实施上几乎都是空白,在人员、资金、团队建设、临床开展乃至科研等方面,更是面临着从零起步的局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认为,目前我国的心脏康复医学有四个问题亟待解决:一、应该让更多的医院和医生理解心脏康复的概念,重视心脏康复理念;二、搭建广泛高效的学术平台,产生基于国人的有效循证证据,形成国人自己的心脏康复指南;三、大力培养心脏康复人才,壮大心脏康复医疗队伍,满足我国心脏康复需求;四、使患者、家属乃至全体社会都能理解心脏康复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心脏康复事业的良性发展。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作为心血管病领域的国家队,面对困境、迎接挑战,采取一系列实际活动推动心脏康复事业。作为国家平台,国家心血管中心建立培训基地、进行医务人员培训;2016年8月12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牵头,胡盛寿、陈可冀、高润霖、葛均波四位院士发起的《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即将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发布。《共识》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冯雪主编,组织心内科、心外科、运动康复、营养科、中医科、疼痛科等领域多位权威专家进行了两次线下讨论和多次网络讨论,历时近2年最终定稿完成。陈可冀院士团队全程参与了《共识》中西医结合部分的编写,深得陈院士提出的“动静结合”的精妙,葛均波院士指出该《共识》的“三个首次”,即首次规范了Ⅰ期心脏康复适用人群及运动相对禁忌症、首次详细描述I期心脏康复前的评估及宣教方案、首次提出中西医结合I期心脏康复的“九久康复”方案,将对心脏康复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共识》发布的同时,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还将启动心脏康复全国推广公益行活动。
作为国家级团队,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更是以“落地推广”为己任,力求解决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康复工作难点、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在中心主任冯雪的倡导下,“心脏康复全国推广公益行”项目将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以全国各省心血管优势三甲医院为核心,带动其医联体内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完成心脏康复专业团队建设、临床路径和收费体系建设,以学术沙龙、健康教育以及专业培训班的形式,未来的公益行活动将主要从以下四点来进行:一、邀请权威专家详细解读共识,深入推广标准化心脏康复流程;二、积极推进全国心脏康复基层公益行项目,共建三级管理模式;三、多中心临床科研合作,加速我国心脏康复学科发展;四、邀请多家优秀媒体追踪报道,加强心脏康复宣传力度。项目将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旨在促进优势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解决心脏康复学科建立瓶颈问题,培养适应学科发展的专科人才,普及全民心脏康复观念意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将会为心脏康复学科体系建设和事业发展做出巨大推动作用,弥补我国防治康养的缺口,构建医疗新生态体系。
- 秋季吃什么美容!2016-08-20 04:08:05
- 街边“养生杂粮” 吃前可得想想2016-08-08 03:08:46
- 湖北: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也得登记许可2016-08-08 03:08:45
- 海淘及代购奶粉未必安全可靠 最大风险是假冒2016-08-08 03:08:16
- 【行业观察】洋食品光环渐失 为啥频繁扎堆上黑榜?2016-08-08 03:08:41
- 我国心脏康复医学发展任重道远 “国家队”积极践行2016-08-08 03:08:11
- 中央财政160亿元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已全部下达2016-08-08 0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