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高糖饮食竟然会短寿10年?(图文)
近年来,因摄糖过多导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糖逐渐成了“甜蜜的烦恼”。日前,澳大
利亚播出名叫《一部关于糖的电影》的纪录片,真实展现了糖对身体的影响,并呼吁保持
健康须从限糖做起。
关于吃糖的试验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名叫戴蒙·加米尤,是澳大利亚一名导演兼演员,多年来一直坚持低碳水
化合物饮食,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但他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有高糖饮食的习惯。为弄
明白糖对健康的影响,他决定自当“小白鼠”进行试验:连续60天,在维持和之前同样卡路
里摄入和运动量的情况下,每天摄入约160克的糖,并请专家团队监测整个过程中的身体变
化。令他感到震惊的是,短短60天内,他的腰围增加了10厘米,体重增加了8.5公斤;谷丙转
氨酶和甘油三酯水平都已超标;经常没精打采,甚至很难集中精力。随后,戴蒙·加米尤开始
戒糖,他的身体指标也慢慢恢复了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曾建议,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游离糖(添加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最好不超
过25克。戴蒙·加米尤每天摄入160克糖的做法,可谓危险。
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沈雁英教授看来,摄糖超标会给身体带来的伤害远不止戴蒙·加米尤身上
所展示出来的。首先,引发龋齿。吃糖后如清洁不彻底,会导致糖分滞留在口腔,引发蛀牙
。其次,诱发心脏病。大量吃精制糖可能导致人体摄入能量过高,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从
而引发心脏病。再次,患上脂肪肝。长期高糖饮食,会加快肝脏细胞储存脂肪的速度,导致
脂肪聚集在肝脏周围,形成脂肪肝。第四,可能引发糖尿病。一个人每天只要多摄入由精制
糖转化而来的能量150千卡,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将会增加1.1%。如果已是糖尿病患者,经常
食糖危害会更大,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最后,损伤记忆。研究发现,吃糖过多会让大脑变迟
钝,甚至患上认知障碍症。美国权威专家曾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提出,糖好比另一种烟草
,摄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杀,长期高糖饮食甚至会短寿10年。
事实上,戴蒙·加米尤的试验情景也是现实的缩影。相关数据显示,全球食糖总消费量呈逐年
增长趋势,2015年全球糖消费总量高达1.72亿吨,10年平均增幅为2.34%。德国消费者协会
的调查显示,德国人近60%的食品为高糖食品,这导致德国患有糖尿病的人数达750万,51%
体重超标。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虽健康,但近年来随着欧美快餐店的增多,里面的甜食让日本
患上糖尿病、高血脂、心肌梗死、心血管等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的情况同样也不容乐观
,中国人均食糖年消费水平达22公斤左右,平均每人每天糖摄入量约为59克,超过了世卫推
荐的50克上限标准。
不可忽视的藏糖大户
糖不仅指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还存在于很多其他食物中。日常我们摄入的糖主要包括两种:
一种是新鲜水果、奶类、薯类和粮食中天然存在的糖;另一种是加工食品中的糖,食品包装上
会以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名称出现。沈雁英表示,第一
种是“好糖”,无需担心;第二种则是需要减少摄入的,也被称为“隐形糖”,大量藏在各种
加工食品中。
甜饮料。根据食品营养成分表显示,一听罐装可口可乐含糖35克,一瓶550毫升的运动型饮
料含糖32克,就连“零脂肪”乳酸菌饮料也有36克糖。此外,浓缩果汁、红枣浆、蜂蜜柚子
茶等也存在高糖问题。
速冲糊粉。单纯的谷物豆类等磨成的粉,如豆奶粉、藕粉、核桃粉等,喝上去会有种涩味,
口感不好,通常会通过加糖来改善口感。
蛋糕、面包。为了保证香甜酥软的口感,糕点中需要添加大量的糖。以100克的普通果酱手
撕面包为例,糖含量约占15%~20%。
零食。蜜饯、肉脯、能量棒、果酱、饼干等也都是含糖大户。比如,一盒160克的蜜饯含糖
约占20%;两三块甜味饼干的含糖量就超过了20克。
冷饮。查看甜筒、奶砖、冰棍等包装冷饮的配料表会发现,白砂糖、麦芽糊精、果葡糖浆等
都排在最前边,说明含糖量比其他成分都多。
菜肴。为了菜味浓郁,不少菜系都加糖调味。比如有些人喝粥要放糖;出鱼香味的菜要放糖;
红烧菜为了增鲜提色也要放糖。有人专门进行过测算,餐馆中的一份红烧肉含糖40克左右、
鱼香肉丝含糖30克左右、八宝饭含糖80克左右。
学会吃糖是关键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过量吃糖会给身体造成伤害,但糖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人体不
可缺乏的营养物质,它能带来愉悦的享受,当身体能量供给受限时,能快速让我们恢复体力
,维持血糖稳定。适当的糖摄取,还能促进消化,有利于食物吸收。
因此,生活中科学、合理地摄入糖分才是关键,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给出了如
下建议:牢记50克摄糖上限,主动做减糖训练,尝试每天少吃一种含糖食物,逐渐控制摄入量
,肥胖、糖尿病、胃肠功能弱、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对普通人来说,日常
饮食中的主食、蔬菜、水果就能满足每日的糖分需求,如果当天吃了其他含糖量高的食物,
最好减少主食的摄入;日常尽量不喝甜饮料;直接吃新鲜水果代替甜食;烹饪时用陈皮、醋、柠檬
汁等代替糖;学会看加工食品标签,白糖、砂糖、蔗糖、果糖、糊精等字眼排在成分中前几名
的食品,一定要少买,甚至不买;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多在家吃饭能更好地控制用糖量。
延伸阅读:
高脂高糖食品也会让人成瘾吗?
长久以来,食物是否能被列入成瘾物质这一话题一直存在争议。而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的
一项新研究提示,“食物成瘾”确实存在。
2013年8月27日,英国《卫报》网站转载了《对话》网站中所报道的这项新研究,高糖
分的零食可激活大脑的某些区域,而这些区域同样也是海洛因、可卡因等烈性毒品的激活目
标。
研究者试图考察,精制加工处理过的食物,尤其是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可以持续导致摄食
过多。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制作了两种热量及口味一致的奶昔,其中一种奶昔为高升糖
指数,另一种低升糖指数。12名健康超重男性以随机的顺序,在不同天内摄入两种奶昔。结
果显示,进食高升糖指数奶昔四小时后,研究对象的饥饿感比摄入低升糖指数的参与者更强
烈。
研究者还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扫描的结果发现,大脑伏隔核呈
现强烈激活,伏隔核是大脑多巴胺能中脑边缘系统的核心区域,这一系统对愉悦进食,反馈
及欲望进行调节。而摄入海洛因、可卡因等成瘾物质后,脑部也会出现类似的激活模式。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减肥到正常体重,但始终不能达到目标?研究带头人BelindaLennerz
博士表示,理论上说,减肥只需要减少一定量的热量摄入即可,但是由于这种“食物成瘾”
存在,大多数的减肥者始终都吃太多了。
Lennerz博士表示,他们的发现为“食物成瘾”的可能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支持。虽然
食物是生存必需物质,但我们进食的原因往往不仅仅是满足每日能量需求。当过量进食成为
一种难以打破的模式时,我们则称某人对食物成瘾。
Lenerz博士总结说,尽管食物成瘾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在热量及口味相同的情
况下,食物确实能影响大脑的成瘾中心。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应该重新考察目前的日常膳食推
荐。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由于食物是维持生存的必须物质,并不能戒断,因此“食物成瘾”
的说法并不适宜。
- 春节临近,如何健康饮食?2024-01-25 06:01:00
- “三九”天,气温最低吗?2024-01-09 06:01:51
- 常见的几个不花钱的防癌偏方2017-07-02 10:07:01
- 减肥真的那么难吗?这样吃不胖反瘦(图文)2017-06-01 02:06:00
- 怎样预防和治疗脚气呢 治疗脚气饮食注意事项(图文)2017-05-28 08:05:19
- 小小鹌鹑蛋竟有这么多功效 教你9种花式养生吃法(图文)2017-04-18 05:04:21
- 按摩+冷热敷 帮你告别熊猫眼2016-12-15 0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