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钟情北上广,有什么不对的吗?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23 16:04:02
来源: 新快报
 
原标题:毕业生钟情北上广,有什么不对的吗?

据报道,8月9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了“2016年北京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意愿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北京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平均值7411元,其中,医学专业学生期望月薪最高;毕业去向前三名依旧是北京、广东、上海,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仍是毕业生首选。

从舆论反馈来看,此一调查结论的主要看点其实有二:其一,北京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较高”,至少是高过了公众的接受上限;其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仍是首选的毕业去向,这与时下颇为流行的“逃离北上广”之论调构成了明显反差。

想去北上广工作,想拿七八千的薪酬,这两项调查结果,实则具备着高度的逻辑一致性。一般而言,在大城市工作,通常都意味着较高的职业回报。而且,倘若考虑到北上广深的生活成本,所谓“7411元的期望月薪”,似乎也没高得那么离谱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其已然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高门槛”和“保守性”,由此所造成的人才驱离效应,业已给“后来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焦虑。

毕业生去北上广深工作,意图追求“相对高薪”,这是不切实际的奢求吗?事实上,将之理解为一种必要的心理补偿机制,或许更为恰当。置之于“不太友好”的大城市中,忍受着种种“大城市病”的重压,拥有一份较为体面的收入,几乎是抵御内心焦虑、寻找价值寄托为数不多的方式。描述这种状态,“北漂”一词可谓传神——当大城市的孤独感、压迫感,扼杀了生活本身的意义,那么唯有加倍努力、加快赚钱,才可以找寻到人生的精神支撑。

“留在大城市赚大钱”,这是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内心期许。你可以将之视作是一种意气风发的自我砥砺,亦可以看成是某种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从产业结构、就业岗位,以及竞争机制的公平性来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相较于多数二三线城市,的的确确具备着鲜明的优势。一面是“逃离北上广”,另一面则是“回不去的故乡”,这种尴尬和苦闷,逼迫着太多年轻人索性投身于“追求物质积累”的价值路径中去。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也是年轻人精神状态的某种投射,更是现实社会城市分层和产业布局集聚化的直接后果。从中,当然能窥见许许多多的隐含信息。而值得追问的是,我们是否当真给年轻人创造了足够多元的人生机会?他们的进取心,他们的焦虑感,又该如何安放?

 
(责编:王艺锭、贺迎春)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