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担当》带你走进援非抗击埃博拉的日子(图文)
中国吉林网讯 记者 丁隽北京报道 8月6日上午,《大国担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发布会现场,援塞抗埃专题片《鏖战西非,生死较量》一开始播放,瞬间将所有人带回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2014年春天,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西非国家暴发埃博拉疫情,数以万计的生命惨遭吞噬。据悉,这是埃博拉病毒被发现后的40年来最广泛、最复杂和最严重的一次传染病病毒大暴发。埃博拉病毒属于病毒学分级中级别最高的四级,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凶猛的病毒之一。危难时刻,中国挺身而出。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作为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临危受命,紧急抽调了多学科专业人员,他们直面生死,忘我工作,以精湛的医术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感人肺腑的生命拯救。
《大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福平在讲话中指出,《大国担当》一书,主题厚重,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内容震撼,着力聚焦国家意识,无私大爱,着重突出了在世界突发性重大事件中,中国积极参与应对的形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领会好、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最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体现好、表达好,让有意义的东西有意思,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接受,让我们的精神和价值真正传播开,使之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综合实力、付出贡献匹配协调、相得益彰。这次《大国担当》的出版,从一定意义讲,就是我们贯彻总书记指示、落实中宣部要求的一次具体实践和有益尝试。
冒着生命抢救出来的文字
《大国担当》作者王锦秋、洪建国都是援塞医疗队队员。他们在疫区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次深入埃博拉病房采访患者、中塞双方医务人员等,积累了大量素材,历时一年时间创作出了这部39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可以说这是抗埃队员们“冒着生命抢救出来的文字”。本书图文并茂,真实反映了援塞医疗队队员在塞拉利昂工作的方方面面。这里有紧张的救治,他们凭着专业技术和人道主义精神在生死线上与埃博拉搏击;这里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他们锻炼身体,举办文艺活动;这里有严肃的外交活动,他们有理有据有节,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
“中国来了”拉开救援序幕
《大国担当》采用现场纪实的非虚构文学表现手法,收录了大量采访素材和一线场景资料,从埃博拉病毒写起,以危难时刻“中国来了”为序幕,着重讲述了首批援塞医疗队在疫区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第二批援塞医疗队在疫区如何“坚守主阵地”,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在疫区如何“抢夺制高点”,处处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担当。该书已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文艺原创精品出版规划,并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推荐为“中国好书”。
400多幅图片让读者身临其境
《大国担当》在创作手法上不拘一格,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比如有“来自一线的报告”、“一问一答式访谈”,把队员们援塞抗埃的经历和感想“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大国担当》作者王锦秋介绍,“我们在采访深入一线医务人员的时候,都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同时,书中400多幅图片,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以报告文学形式真实记录
《大国担当》采用报告文学形式,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先后派遣三批医疗队前往塞拉利昂,执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治任务,圆满完成人道主义救援,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誉的整个过程。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卫生援外行动,体现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中非友好情谊。
在最危险的时刻,中国派出最精锐的队伍,进入到最危险的区域,实施人道救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以生命守护生命的国际大救援,必将会被永载史册。
就让我们跟随《大国担当》,从“中国来了”开始,重温那段难忘的日子!
- 滥用时代新词 败坏的不仅是生活中的诗意2016-08-15 01:08:30
- 长白山森林号子:粗犷豪迈的劳动之歌(图文)2016-08-15 12:08:29
- 技法古朴的新宾满族剪纸2016-08-15 12:08:30
- 吉林省影视+旅游文化论坛在长春召开(图文)2016-08-13 03:08:09
- 首届茶卡湖盐论坛暨茶卡盐新品发布会在西宁举行(图文)2016-08-13 03:08:29
- 《大国担当》带你走进援非抗击埃博拉的日子(图文)2016-08-13 02:08:34
- 民族艺术之花惊艳亮相2016-08-13 02: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