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什么用? 中国怎样才能成为数学强国?

作者:记者 齐芳
发布时间:2016-08-10 09:23:50
来源: 光明日报

 多年以来,大家都有一种印象:中国人数学好。但数学家们却不这么想。在8月7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他们认为,虽然近年来中国数学家取得了不少优秀成果,但中国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那么,数学有什么用?怎样才成为数学强国?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数学家给出了建议。

  数学有什么用

  “数学有什么用?”面对这个问题,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举了很多例子:研究金融要学好数学,工程技术需要数学,生命科学研究需要数学,大数据的处理需要数学,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密码科学等也需要数学。他说:“只有不懂数学的人,才会讲数学无用论。”

  对现代科学技术来说,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研究数学是很有用处、非常有意义的。”丘成桐说,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想取得科学技术的领先必须重视基础研究,“而数学是基础学科的基础”。

  数学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决定性影响,对个人来说,学数学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丘成桐说:“我知道国内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取好学校,都要孩子学奥数,但并不鼓励他们从事数学研究。其实家长们不了解,数学是一门很有前途的学科。”丘成桐介绍,美国有杂志曾对不同学科学生的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发展前景第一的是数学,统计学排第二”。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数学虽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在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充满着勃勃生机。数学家常说数学是美的,正是因为数学的美丽光芒才把整个世界装扮得五彩斑斓、熠熠生辉。在当代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中,数学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性作用。”

  唤起更多人对数学的兴趣

  在丘成桐看来,中国数学发展的问题之一,是仍然缺少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丘成桐说:“只有中国本土培养更多一流的数学人才,才能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本次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9位获得晨兴数学奖金奖、银奖的获奖者中,6位都在美国的高校从事数学研究。

  陈景润、张广厚、杨乐、王元……中国曾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数学家。为什么现在研究条件好了,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数学家反而没有相应的增长?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一语中的:“现在功利思想干扰太严重了。”杨乐说,以前中小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还没那么大,不少人从小对数学形成了浓厚的兴趣,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奥数的许多内容以及采取的强制灌输的学习方法,对兴趣的养成形成了较大障碍”。

  获得晨兴应用数学金奖的印卧涛,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运筹学博士学位,目前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研究工作。他对此也有同感:“从我的留学经历看,中国本科数学教育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学相比,我的起点比较高、有优势,这让我非常自信。”但可能中国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比较多,继续选择纯数学研究的不多。

  印卧涛认为,只有给兴趣发展空间,让更多人能因兴趣而科研,中国数学才能发展得更好。就如丘成桐所言,“为学问而学问”,或许才能让更多一流成果涌现出来。

  加强基础研究,稳定数学投入

  丘成桐建议,中国要加强基础研究,对数学学科给予稳定的支持,“培养一流的数学人才、取得原创性成果,是需要资金投入的。”“做学问必须专注。一边工作还要一边担心能不能喂饱自己的小孩,是做不好研究工作的。”丘成桐表示,数学并不需要太多资金,但中国应加大对数学的投入,给予稳定支持,“让数学家能够专心地做学问”。

  杨乐也认为国家应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只有强有力的基础研究,才能引领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杨乐举例表示,计算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一个国家要想形成自己优势的特色技术和产业,必须依靠基础研究的进步,而数学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而数学是最重要的科学素养之一。杨乐说:“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数学教育,不仅让学生们学会数学公式等有关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的兴趣,对他们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记者 齐芳)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