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交融”下的中国击剑(图文)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16 17:23:38
来源: 新华网

   男子花剑团体赛:中国队无缘半决赛

  当伦敦奥运的荣光逐渐散去,中国击剑在里约奥运跌至冰点,仅获1银1铜创造了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的最差表现。

  里约奥运开赛前,中国击剑队领队王键就在多个场合提到此行争金的艰巨性,最直接的原因:这是一支缺乏经验的队伍。早在2013年11月组队时,征召的61位运动员中仅有雷声、马剑飞、许安琪和孙玉洁4人有过奥运经历,而最终奔赴里约的13人中,除上述4人外全是奥运新兵。

  从最终的成绩看,奥运首秀表现最好的是获得女重个人季军的孙一文,除此之外刘咏诗入围女花个人8强也算值得一提。而其他几位新人则交足了学费,最刻骨铭心的当属陈海威,他在男花团体赛中法之战中表现失常,葬送了队伍冲击奖牌的希望。

  新人还需成长,老将则到了卸甲的年龄,中国击剑已凸显“人才断档”的问题。以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男花为例,主教练叶冲在总结败因时,就提到雷声和马剑飞两位32岁的老将隐退之后,队伍缺乏中生代有实力的选手,很难维持在世界顶级行列。而在男重、男佩、女花、女佩几个项目中,目前仍未涌现出可以挑大梁的人才。

  里约已成往事,遥望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中国击剑的前景甚至比这届更险峻。按照奥运会击剑团体赛的“轮休”顺序,女重和男花极有可能在下届被取消,而这两个项目也是中国队现今最拿得出手的。如何应付下一个奥运周期?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袁向阳表示,可供击剑队挑选备战东京奥运的全国有1000人左右,里面有好苗子,但年轻队员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

  领队王键以雷声为例谈到:“击剑是一个交手项目,要靠实战积累经验再反复训练。(20)03年我带雷声、朱俊、黄良才去打世界青年锦标赛,(20)04年拿了世青赛的双料冠军,等雷声伦敦夺冠在国家队已经10年了。一个击剑运动员从练到成才,这个过程没有10年、8年不可能。”

  与竞技场上遭遇“小冰期”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大众击剑正如火如荼地行驶在“快速干道”上。

  根据中国击剑协会的估算,从2008年击剑俱乐部快速发展至今,每年从事击剑训练的有10万人左右。今年6月,盛力世家(上海)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独家运营商,改革后的联赛预计单次比赛能到达3000或更多人同场竞技。

  对大众击剑发展更为有利的大背景是,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到要“积极培育帆船、击剑、赛车、马术、极限运动、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

  然而大众击剑发展形势的喜人,并不意味着中国击剑短时间内会像欧美击剑的培训模式一样,从俱乐部中涌现出精英人才为国征战。袁向阳表示:“大众击剑训练的现状是断崖式的,小学占总人数的80%以上,初中15%,剩下的5%是高中生。想发挥大众击剑在培养人才上的作用,必须和教育系统进行深度的合作,比如推广一批高校设立击剑项目,比如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设击剑项目,这是关键的问题。”

  “如果击剑能在升学的路上起了一些辅助作用,才有可能把这好苗子留住。现在是入口很宽,出口很窄。好比一大群鱼游过来,你能拣大个的捞,但现在的问题是鱼就游不过去,高中阶段就很少人练击剑了。”袁向阳说。

  其实,击剑俱乐部自身也在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王海滨国际击剑俱乐部推出的“2020冠军培养计划”就相当有代表性。俱乐部执行总裁王盟介绍道:“这个计划就是想尝试从俱乐部的青少年培训体系走出世界冠军,目前我们找了20个孩子分为两组,12岁以下一个组,12岁以上一个组。”

  “我们的培养体系有四个重点,一是成立体育基金贴补孩子们,让孩子付更少的钱参加训练;二是联系了一些国外的学校,为他们未来的升学提供一定的保障;三是我们的教练是中国水平最高的,花剑组男花是奥运冠军教练王海滨、女花是前国家队主教练王钰,他们会亲身授课,为每个学员量身定做训练计划;四是明年开始会带他们打一些国内外的青少年比赛,比如美国击剑协会的比赛。”王盟说。

  王盟认为,新型的培养模式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未来如何在俱乐部和国家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通道。在这点上,万国击剑总教练、原国家男子重剑队主教练肖剑深有同感。

  “原有的培养体系有它的优势,但现在选择面越来越窄,如果能有效地和俱乐部融合,像我们现在与深圳体校的合作就走了一些创新的路,这对中国击剑未来的选才是有好处的。我们需要优化现有的体制,让原有的资源整合得更好,而不是完全摒弃。”肖剑说。(记者王浩宇、陈威华)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