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民族古老的活态基因(图文)
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截至目前,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区有63个项目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9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26个项目入选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23个项目入选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曾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它只有存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才具有生命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好的保护方式是活态保护、活态传承。
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时间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容器,这容器里究竟藏了多少“秘密”。我们从近期公布的我区文化普查结果也许可以得到答案,截至目前,我区共发现文化资源19个大项目、134427个具体项目。其中,“非遗”项目有生产商贸习俗1182项,消费习俗1225项,人生礼仪237项,岁时节令177项,民间信仰736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484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我区“非遗”走向全面保护
从静静的额尔古纳河,到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从巍巍的阴山山脉,到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无处不飘荡着悠扬动听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那委婉的旋律,宽厚的唱腔,高亢的音域不知征服了多少人,也不知陶醉了多少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专门力量保护蒙古族长调民歌,我国把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艺术科研重点项目,出版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我区举办了不同范围的专业和业余长调民歌演唱比赛,一些艺术院校也相继开展了有关长调民歌的教学。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成立。之后中蒙两国成立了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对该项目进行了延伸性保护,采取了联合田野调查等实质性的保护行动,为长调民歌的下一步保护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2008年12月,在呼麦暨蒙古族和声艺术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蒙、俄等国家的专家共商呼麦保护大计。2009年9月30日,内蒙古申报的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04年我区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断增多,保护领域不断扩大,保护内容不断丰富。“非遗”保护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等门类。我区还相继成立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2005年,我区确定每年9月6日为自治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目的是让全区各族人民都有保护“非遗”的意识。2009年底,我区基本完成了全区首次“非遗”普查工作,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文字、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当时普查共发现“非遗”传承人22962人。目前我区已基本完成了“非遗”五级名录体系的建立,确定国家级、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乡镇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共4143名。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非遗”保护经费投入,从2009年起,非遗保护经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自治区每年划拨100万元用于普查、名录体系建设及抢救保护等工作。
不能让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
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使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门类,日渐式微、甚至消亡,传承和延续面临着严重危机。作 为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受社会结构、生活环境的影响,这样必然带来它愈渐狭窄的发展趋向,其生存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法在人,故必学;巧在己,故必悟。”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王冕的这句话说明了艺术传授之艰难。蒙古族传统刺绣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是不能被机器取代的刺绣工艺。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妇女善于刺绣的传统习惯,而现在喜欢和擅长蒙古族刺绣的人越来越少。诸如这种口口相传、手手相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不仅需要技艺,更需要智慧和悟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如生活在古路板村的舞龙传承人现已88岁,生活在额济纳绿洲的土尔扈特民歌传承人最高年龄是89岁,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勒勒车传承人已78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产生和流传于原始狩猎文明和农耕文明条件下的一种文化,而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大趋势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使负载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命的民间艺人日益减少,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
据了解,我国曾有2000多个剧种,现存活于舞台的仅有几十个。作为唐代音乐再现的《唐和曲》,随着传人的离世,因无人记录而难以再听其“环佩之声”。在我国各民族中,有宫廷器乐合奏曲的民族并不多见,然而蒙古族流传下了完整的宫廷器乐合奏曲《阿斯尔》,传承人武殿林收集到了47首流传下来的《阿斯尔》。如何将这个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保护传承下去,紧靠传承人是不够的。
近年来,我区将呼伦贝尔市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12个地区确定为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发挥全区67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100余家非遗博物馆、民俗馆、传习所或展示中心的作用,及时抢救和保护了流散在民间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届草原文化节非遗展演和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等活动,加之全区各地举办的传统那达慕、祭敖包、赛马节等特色大型民间文化活动,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汲取来自各个层面的养分,而且全面展示了我区“非遗”的独特魅力。
蒙古族服饰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40个试点项目之一。近年来,我区对蒙古族服饰艺术开展了田野调查工作,《中国蒙古族服饰》一书也将要出版。去年,我区发布蒙古族部落服饰地方标准,其中包含了我区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的特征和传统款式。《蒙古族部落服饰》收录的56套蒙古族服饰实物标准样品,为规范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科学、权威的依据。我区完成了54套蒙古族服饰的制作,眼下正在对各蒙古族部落其他款式服饰进行制作。
近日,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率艺术创作与生产调研组在我区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进行了调研。董伟说,要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发扬、光大。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只是一个开端,要做好设计,加大传承和传播,争取使内蒙古成为世界蒙古族文化保护传承中心。
据了解,文化部还将对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但未做到依法保护或保护不力的,将进行通报并督促其限期整改,严重者或将退出名录。这意味着目前已进入国家名录的“非遗”项目将首次接受“体检”。2011年6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步入依法保护的阶段。
- 巴彦浩特再添读书休闲好去处(图文)2016-08-17 12:08:59
- 首届内蒙古地方戏剧目展演暨第四届二人台艺术节开幕2016-08-17 12:08:03
- 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图文)2016-08-10 09:08:50
- 黄金奶源带的前世今生2016-08-10 09:08:50
- 巴拉吉尼玛解读成吉思汗文化(图文)2016-08-10 09:08:50
- 保护民族古老的活态基因(图文)2016-08-10 09:08:50
- 传统水墨挥洒创意色彩2016-08-10 09: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