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全面促进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
激发内生动力 走向美好生活
——我省全面促进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
冬日,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产业孵化示范街,大道两旁的店面热气腾腾。吴长斌的面坊就开在这条道上,凭借夫妻二人的努力,如今月收入有近万元。示范街旁有一条名为“幸福”的路,吴长斌的家就住在附近,从曾经搬出大山奋力脱贫到如今开设面坊收入渐丰,他对幸福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要解决的不仅是‘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为大家的就业和产业等后续发展做好服务。”柏杨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晓东说。
如何在幸福路上走得又稳又快?
陈晓东介绍:“一楼的这一排都是帮扶车间,开设有服装加工和电子产品加工生产线。此外借助东西部协作,把劳动力输送到广东等地区,进一步提升脱贫群众的就业率。我们还利用衔接资金修建门面和摊位,鼓励脱贫户就业创业,商铺创收的租金80%作为柏杨林街道所有脱贫户分红。”
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收入的差距正在缩小。
过去一年,我省不断强化就业帮扶和产业帮扶。就业方面,依托广东、浙江等重点输出省,深化省际劳务协作机制、签订劳务协议,建立“劳务协作站”,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支持帮扶车间发展、强化乡村公益岗位管理、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等;产业方面,持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落实联农带农机制,投入中央财政衔接资金91.16亿元支持产业发展,并全面落实各项财政惠民惠农补贴政策。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为促进脱贫地区内生动力,在“土特产”上做文章,聚焦品种、品质、品牌,脱贫地区不断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建设,集中打造茶叶、水果、辣椒、蔬菜、中药材和生态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不断加强特色产业技术、人才、服务和设施支撑。
为壮大农村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780名产业带头人分赴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头雁”培育。张晓飞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第一期学员,学成归来后张晓飞干劲十足,他表示:“我在汇川区团泽镇和平村、大坎村新建了2个食用菌种植基地,这轮学习我把先进的菌类种植技术带了回来,我也有信心发展壮大这个产业,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在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产业、带头人、脱贫户正在“抱团发展”,采取集体资金、土地和劳力入股的方式,长滩村拉开了“稻+”产业和水果产业的序幕。
“我们是脱贫户持优先股,非贫困户鼓励其以资金和土地流转两种方式,入股合作社,参加水稻和果蔬产业发展,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分红了,一共12万元哩。”老屯乡长滩村党支部书记石俊说到此处难掩笑意。
山还是那片山,地还是那块地,但生机却由此更加蓬勃。
织金县猫场镇,凭借一粒小小的皂角米实现了“全民参与”,带动当地2万多人灵活就业;2023年湄潭再次获得“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这一年“一片叶”带来了75.03亿元产值,助推30万茶农人均增收1.3万元;510万亩辣椒遍布全省,以产销规模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带动140万椒农增收……
在一揽子政策举措的发力下,助力脱贫群众增收的根基更深,发展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如今,全省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346.11万人,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有了产业,有了方向,我们村也有致富的密码,从原来的省级一类贫困村到家家户户建起新房,实现了户均10亩茶的目标,人均年收入15800元以上。”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党总支书记陈小庆说,人人想发展,人人会发展,生活更加美好。(记者 梁圣)
- 山东将实施文旅高质量发展行动助推消费提质赋能2024-02-01 07:02:00
- 2024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开启2024-02-01 06:02:45
- 加快研制先进标准 提升“好品山东”品牌价值2024-02-01 06:02:08
- 聚力“415X”重点产业 “投资浙里”全球大招商启动2024-02-01 06:02:53
- 浙江加快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2024-02-01 06:02:33
- 浙江去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316.6亿元2024-02-01 06:02:47
- 春运前5天长江客船游客突破15万人次2024-02-01 0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