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改革举措落实到位——解读中国新一届政府首次全面督查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王建华 叶锋 任沁沁 许晓青)中国共产党绘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宏伟蓝图能否一步步变为现实,取决于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是否被各地区各部门不折不扣执行落实到位。
本月25日,中国国务院根据李克强总理上月底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有关部门、单位和部分省(区、市)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督查。
这次督查主要包括19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涉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2014年重点工作和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
督查制度机制虽非本届政府首创,但此次督查的内容凸显“全面”,并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主旋律,采取的方式也注重进行了创新——自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督查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督查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督查与舆论引导相结合,以使督查机制的作用和功效发挥得更加充分。
国务院在本月6日发出的一份通知中强调,要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实施责任追究,严肃问责。
“这次督查要动真格,做到不尽责就问责,力戒‘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为官不为和‘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敷衍了事。”国务院的这份通知说。
去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较大的改革就达330多项,改革范围和力度均属空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说,国务院是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目标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之一。例如,其负责的经济体制改革就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
李克强总理今年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贯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基调,体现着“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仅以频率而论,“改革”一词出现达77次之多,而其具体部署涉及经济、行政、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等领域,范围之广、力度之大、突破之深、实质之多,均属空前。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也契合了转型升级加快、增长中高速的经济“新常态”,彰显了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相结合的宏观管理创新,以确保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定位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燕继荣说,国务院此次督查采取的“四个结合”的方式创新,也正是针对性地因应了改革“三个改起”的推进思路,可以有力保证督查改革举措落实到位的实效。
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体系中的执行力优势一直为国际社会所称道。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福山认为,中国政治制度的最主要能力之一是其做出重大复杂决策时表现出的快速应对能力,以及相对快速的执行能力。
“中国能够快速地做出艰难的决定,然后有效加以执行。”福山说。
然而,在中国一些部门、地方以及局部领域存在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执行不力的现象,也是一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事实。在国内,人们形象地批评其为“政令不出中南海”。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但其中遇到的改革阻力与改革惰性绝不可低估。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去年11月下旬在山东省进行了三中全会闭幕后的首次国内考察。他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2014年被称为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今年以来,习近平已经主持召开了3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而每次会议也都重点强调了“抓落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习近平担任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在首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三中全会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要有时间表,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多种形式督促检查。
在第二次会议上,他强调,起跑决定后程。今年工作抓得怎么样,对起好步、开好局意义重大。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在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的实现。
国务院开展此次督查的时间安排——上半年最后5天和下半年最初5天——也是经过了认真考量。
李克强本月6日在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谈及国务院此次开展全面督查时指出,今年时间即将过半,要有大局意识和强烈紧迫感,抓紧推进各方面工作,不得拖延。通过共同努力,争取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下半场”勇夺佳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法律与人文综合教研部主任刘哲昕说,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开展的首次全面督查,是针对上述施政要求采取的一次重大实质行动。
国务院的督查制度与中央的巡视制度可以构成体系性配合。刘哲昕表示,巡视是中央对部门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的一种方式,着重于监督党纪国法的遵守情况,而督查则是行政机构内部上级对下级进行政务政策政令落实情况的事中督促检查。
西方研究组织力学的学者将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权力横线(“块”)和纵线(“条”)的交错称作“矩阵”难题。他们并认为,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组织机构,其“矩阵”的复杂性也是相应最复杂的。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李侃如认为在一个一体化、多层次的国家机构体系中,中国必须使纵向(从中央到地方的协作)和横向(某个地区内的协作)的要求相互配合。
刘哲昕说,除了不断深化改革行政体制,国务院开展全面督查,也有助于促进在制度体制机制层面解决“矩阵”难题,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强化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最多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
人们对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开展首次全面督查的良好效果充满了期待。
国务院本月早些时候发出的那份通知强调,这次督查要达到四个目的,使之成为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政策落实、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法治政府的重要行动。
通知指出,要打通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要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风,杜绝松松垮垮、大而化之的工作状态,纠正推诿扯皮、拖延应付等庸政懒政行为。
通知强调,要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实施责任追究,严肃问责。要努力破除政策措施落实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和强化抓落实的制度保障,提高行政效能,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受访的分析人士预料,今后,国务院全面督查很可能常态化开展,以助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各项改革任务目标按期完成。
- 新华全媒+丨中东部地区将现雨雪冰冻天气 多地积极应对2024-01-30 06:01:31
- 我国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路线图”2024-01-19 07:01:41
- “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2024-01-19 07:01:13
- 全总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大国工匠2024-01-19 06:01:49
- 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将于南京举办2024-01-12 07:01:46
- 深度“起底” 重建秩序——各界人士热议足球反腐2024-01-12 06:01:37
- 中国各地新年开跑力争经济“开门红”2024-01-11 07: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