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日防相涉南海言论:敦促日本不要搬弄是非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今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记者会答问实录如下:
问:据《朝日新闻》报道称,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在东盟防长会议后对记者称,东盟防长们认为南海发生的事态也会在东海发生,东海发生的事态也会在南海发生,这都是相同的。对于日本而言守卫南海关系到守卫东海。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持什么立场、怎么看待当前的南海局势,最好由东盟国家自己说。日本并不是东盟的代言人。不久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先后访华,两国领导人也都同中方领导人就南海问题交换了意见,我们对东盟的态度有自己的判断。应该说,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南海形势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南海问题也已经重回通过直接当事方谈判协商管控和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来。
我们敦促日本作为域外国家切实汲取历史教训,不要破坏本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更不要搬弄是非。
问:日本和韩国草签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注意到有关报道,希望有关国家在开展相关合作时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的安全关切,避免影响地区和平稳定。
问: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C)日前发表的报告提到香港,其中建议美国务院评估香港是否在“一国两制”下维持了充分自治。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答:你提到的这个委员会年复一年地炮制所谓涉华报告,其内容无非就是那老几样,完全是陈词滥调,再次暴露了这个委员会的对华偏见和思维定式。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真正关注这份报告,我也没有兴趣就其具体内容发表评论。
问:中方表示,长期稳定繁荣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习主席近日也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其中多次提到中美合作。这次通话后,中方是否对两国可避免发生贸易战持更加乐观的态度?中方将如何同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加强沟通,以避免中美贸易关系失控?
答:日前,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当选总统通电话,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习主席指出,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中美合作拥有重要机遇和巨大潜力。通话后,中方与特朗普当选总统的团队也保持着接触。
我们注意到,美国大选期间曾经有一些涉华言论,其中也提到了对华经贸关系问题。作为原则,我们不对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候选人的具体言论作评论。
我愿强调,中美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其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互为对方最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2015年双边货物贸易额超过55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600亿美元,这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
中美共同维护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相信,美方会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一个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政策。
问: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报告中建议禁止中国国有企业收购美国公司,并提到中国军力日益增长可能导致其在寻求海外利益时动用武力。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刚才已经说过,对于这个所谓委员会报告的具体内容我没有兴趣作出评论。
关于中美经贸合作,我刚才回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时已经讲过了,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我们也一直鼓励中国企业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原则对外进行投资。我们也希望有关国家能为中国企业的投资创造公平和良好的环境。
问:游蕙祯今天向香港法院提出上诉。她在“脸书”上说中央政府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希望英国介入。请问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想大家都注意到近日香港高等法院依法作出的有关判决。
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完全属于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港独”势力企图分裂国家,并公开寻求外部支持,这一行径严重违反中国宪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特区有关法律,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损害香港特区的根本利益,触碰了“一国两制”的底线。我们奉劝那些企图挟洋自重的人,任何借助外国势力达到自身政治目的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问:中美两军本周正在云南举行联合实兵演练。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你如何评价此次演练的意义?
答:我不掌握你所提到的有关军事演练的具体情况。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军一直保持着正常的交流与合作。
- 新华全媒+丨中东部地区将现雨雪冰冻天气 多地积极应对2024-01-30 06:01:31
- 我国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路线图”2024-01-19 07:01:41
- “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2024-01-19 07:01:13
- 全总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大国工匠2024-01-19 06:01:49
- 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将于南京举办2024-01-12 07:01:46
- 深度“起底” 重建秩序——各界人士热议足球反腐2024-01-12 06:01:37
- 中国各地新年开跑力争经济“开门红”2024-01-11 07: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