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民间商会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
10月30-31日,2021中国民间商会论坛在杭州举行。本届论坛由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商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重要窗口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从事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民政及工商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优秀行业协会商会代表等150余位嘉宾参加论坛。本届论坛以“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共同富裕”为主题,从共同富裕与行业协会商会、行业协会商会推进治理现代化、行业协会商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业协会商会推进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等专题开展深入讨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所长浦文昌,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忠明,浙江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元成茂,浙江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宇,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巡视员隗斌贤等出席。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郁建兴主持论坛。
中国民间商会论坛活动始于2001年,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倡议发起。论坛每年选择一个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商会实践工作者和相关党政部门领导展开深入讨论。自2013年起,该论坛永久性落户浙江杭州,由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联合有关单位、机构承办。
中国民间商会论坛20周年庆典
10月30日,中国民间商会论坛20周年庆典在杭州举行。
2021年适逢中国民间商会论坛成立20周年。在庆典上,中国民间商会论坛20周年纪录片首次发布,纪录片回顾了民间商会论坛自创立以来二十年的风雨历程,对行业协会商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议题进行了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所长浦文昌、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忠明、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元成茂、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江宇、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巡视员隗斌贤、无锡市工商联二级调研员王海宝、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吴跃农、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沈永东、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俊共同见证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二十周年庆典仪式。
郁建兴教授作为纪录片制片人和本届论坛主持人表示,中国民间商会论坛20周年纪录片的拍摄跨越了北京、无锡、杭州、温州等多个城市,对多位民间商会论坛的实际推动者进行了专题采访,这既是为了致敬前辈,更是为了期待薪火相传、风华正茂的后浪人才。论坛始于2001年,在无锡举办了十届,在杭州举办了九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研讨、见证甚至影响了中国民营经济和社会组织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民间商会论坛未来还将在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郁建兴
第一场研讨会: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忠明,浙江省政协常委隗斌贤,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所长浦文昌,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江宇,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沈永东先后发表主旨报告。
宋晓梧
宋晓梧作了题为“共同富裕与社会组织”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目前关于共同富裕的目标与实现路径面临着学术性、政策性的争议,但是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举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和坚定政治信仰的群众基础,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他强调在多层次的收入分配体系格局下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共同富裕,需要社会组织的全力参与。作为社会多元利益的代表者,社会组织可以为它所代表的利益主体发声和维权,这对于保证各个市场主体享有合理的利益、平衡各市场主体合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忠明
王忠明作了题为“回归与超越:有感于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举办20年”的主旨报告。
作为中国民间商会论坛“多半程的见证人”,他指出中国民间商会论坛的兴旺繁盛体现在有远见、有使命、有韧性和有人才。回顾民间商会论坛二十年发展历程,他强调论坛需要继续竭尽全力呼吁商会回归本质,成为新时代商协会创新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的策源地,并且培养出一批在全国有权威地位和影响力的商协会专门领域研究者,以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隗斌贤
隗斌贤作了题为“民营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的主旨报告。
依托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发展数据和国内外的历史经验,他指出民营经济是富民强国、实现共富之路的关键主体。民营经济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五大方面的重要作用:是生产决定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是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发挥的必然选择、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在要求、是“三富”辩证统一规律的实现基础、更是“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有效平台。针对如何推进民营经济履行共同富裕这一社会责任,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实现机制:责任机制、战略机制、制度机制。
浦文昌
浦文昌作了题为“行业协会商会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跨越数字鸿沟”的主旨报告。
他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数字化转型在提升企业绩效、降低交易成本、帮助中小企业在更平等的基础上与大公司竞争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特别强调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跨越数字化鸿沟,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对于做大国民财富的“蛋糕”,实现全国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面对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存在的理解认识不足、基础技能薄弱、融资投入匮乏等现实问题,他认为行业协会商会需要从培训支持、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咨询支持、合作开发支持、行业数字服务平台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等六大方面着重发力,为支持中小企业跨越数字鸿沟提供充足的助力和强劲的保障。
江宇
江宇作了题为“浙江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
他指出,通过以党建为引领、传承和创新“枫桥经验”,浙江省的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领域作用日益凸显,已经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创新之路。站在浙江共同富裕进程的蓝图下,他从五大体系描绘出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一是应将优先发展与优化结构相结合,架构社会治理亟需的组织体系;二是将政策扶持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健全导向鲜明的社会组织激励体系;三是应将实践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谋划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组织培育体系;四是应将党建引领和数字赋能相结合,健全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五是应将服务大局与自身发展相结合,丰富社会组织推动共同富裕的参与体系。
沈永东
沈永东作了题为“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的主旨报告。
他通过对宏观政策背景和浙江地方特色两个维度的分析,认为行业协会商会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第三次分配、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等四个方面对推动共同富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他提出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共同富裕的四大机制:一是支持机制,通过政策、市场、平台、技术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协同机制,通过行业协会商会、企业、政府间的跨部门合作助力行业协会商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优化机制,促进行业协会商会以自主和合作的方式参与第三次分配;四是共治机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协作、替代、补缺的重要功能。
第二场研讨会:
共同富裕与行业协会商会
10月30日下午上半场论坛开展了题为“共同富裕与行业协会商会”的专题研讨会,本场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俊主持。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兼统战理论和非公党建课题组副组长吴跃农,中商政和共享运营服务平台主任、北京浙江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项洪斌,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罗文恩,《中华工商时报-商会周刊》主编林宏伟分别作了报告。
周俊
胡小军作了题为“广州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与行业协会商会发展观察”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中的行业协会商会定位,并对行业协会商会在广州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和具体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行业协会商会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方式:服务会员、行业自律、政企沟通、危机应对。最后,他从政策促进、机构建设、培育扶植、区域合作、监督管理五个层面提出在新发展阶段推动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胡小军
吴跃农作了题为“民间商协会是共同富裕促进者”的报告。他指出,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今后迈向共同富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能性。他认为,民间商协会要促进做大蛋糕,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重要动力的促进者;要促进分好蛋糕,成为大幅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促进者;要成为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中更大税赋源和保护企业权益的促进者;要成为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更合理更有效的促进者;要成为政府政策兜底、大力推进社会福利体系的促进者。
吴跃农
项洪斌作了题为“民间商会如何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的报告。他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民间商会是天然第三方。他对比过去与将来,指出可以用国企的优势带动民营企业的发展,用民企的优势推动国企的发展,用民间商会的优势促进国企民企的发展。为此需要有促进民间商会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机制和方案;需要用“多帮一”的方法来促进双方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做双方的前期沟通、过程协调、结果管控的相关具体工作。
项洪斌
罗文恩作了题为“行业协会的影响力评估模型:基于行业公共品供给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报告。他聚焦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及其中相关的组织因素认为,从行业公共品供给视角来衡量行业协会的影响力,行业影响力表现为行业协会供给的各类行业公共品的数量及其质量。根据目的抽样与问卷调查,他提出,行业影响力评估模型包含行业调研、反映诉求、行业重要活动、团体标准、行业技术平台、行业人才培养、政策参与、行业自律和国际交流九个变量。
罗文恩
林宏伟作了题为“从中国美妆小镇建设看商协会组织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力量”的报告。他指出,商协会组织的行业力量是中国美妆小镇创新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力量;商协会组织的资源和团体智慧是中国美妆小镇用全球思维谋划发展规划的基础,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重要力量;商协会组织的行业领袖和龙头企业是中国美妆小镇搭建“先富带后富”路和桥的榜样力量,是产业报国情怀和实现共同富裕有机融合的典范。
林宏伟
第三场研讨会:
行业协会商会推进治理现代化
10月30日下午下半场论坛开展了题为“行业协会商会推进治理现代化”的专题研讨会,本场研讨会由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徐家良,绍兴市上虞区委统战部一级科员谢晓峰,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俊,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卢勇,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慧凤,同济大学商会行业协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朱国华分别作了报告。
胡小军
徐家良作了题为“共同富裕与行业协会商会的使命”的报告。他认为,我国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企业所赋予的行业共性权能和政府委托的公共权能之下的双重赋权。据此,他指出,在共同富裕原则下,行业协会商会应当鼓励勤劳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参与社会分配,坚持循序渐进。最后,他认为,行业协会商会履行使命的实践方式主要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徐家良
谢晓峰作了题为“行业协会视野下完善互联网企业内部反腐机制”的报告。根据他的观察,从行业协会为视角看互联网企业反腐治理需要融合时代性、先锋性和科技性三个特征。他认为,行业协会这类社会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可以协调同一行业内部各企业间的关系,规范、维护行业正常秩序,从而有效遏制互联网企业腐败行为,助力构建反腐联盟协作机制。
谢晓峰
周俊作了题为“基于互惠共生的复合共治——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关系新走向”的报告。她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政会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厘清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的关系,行业协会商会才可能适应市场化、民间化的要求,成长为市场和行业治理的主体,成为政府的有力协同者。对此,她提出,互惠共生是脱钩后重建政会关系的出发点,复合共治是脱钩后重建政会关系的落脚点,并总结协同、协作、合作三种不同情境中的共治模式。最后,她针对建构共生共治型政会关系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周俊
卢勇作了题为“发挥社会力量促进共同富裕的‘光彩事业’模式”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共同富裕是做大蛋糕基础上切好蛋糕;“共同”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随后,他指出,社会组织的有效参与、充分参与,对驱动第三次分配生根落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光彩事业治理机制适应社会组织助力共同富裕的要求。为此,下一步应积极发挥民营经济统一战线工作的作用;实现促进光彩事业发展的组织覆盖;创新光彩事业的促进方式;创新光彩事业基金的运作。
卢勇
李慧凤作了题为“组织化行为如何影响组织韧性:来自苏州行业协会商会的实践思考”的报告。她认为,行业协会商会的组织化行为不仅会影响行业协会商会以及行业内企业组织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形成屏障和纽带来缓解风险和政策对行业协会商会以及行业内企业组织的冲击。根据她的研究,组织化行为影响组织韧性形成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引领、互促型激励和数资赋能等方面。
李慧凤
朱国华作了题为“规范行业信用,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线上报告。他首先分析了信用、行业信用的内涵以及行业信用体系的构成。随后,他指出,行业信用体系的着力点在行业协会商会信用。行业协会商会信用具有其特殊性:行业协会商会本身是社会信用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会员也为社会信用的主体。他认为,行业协会商会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肩负着双重责任,一是要开展行业协会自身的信用建设,二是对所属会员进行信用管理和信用监督。最后,他根据行业协会信用的定性内涵、优势、独特作用和特殊性,就行业协会商会信用自律工作提出十三点建议。
朱国华
第四场研讨会:
行业协会商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31日上午上半场论坛开展了题为“行业协会商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研讨会。本场研讨会由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历史兼统战理论和非公党建课题组副组长吴跃农主持,大连市江苏商会执行会长、秘书长韩春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纪莺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卢艳齐,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周孜正,杭州未来科技城商会战略分析师周泽平分别做了报告。
吴跃农
韩春明作了题为“积极支持商(协)会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发挥应有作用”的报告。他认为,为有效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应深化商(协)会改革,激发活力,完善有利于商(协)会规范发展的制度体系,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商(协)会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商(协)会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应用的独特作用。为此他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发展方向;二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准确定位;三是把创新企业发展放在核心地位;四是紧紧围绕增强企业实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工作重心;五是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搭建好发展平台,引导投资方向。
韩春明
纪莺莺作了题为“制度、网络与理念:地方性行业协会与基层经济治理”的报告。纪教授强调行业协会商会的道德主体性,她从福利公道的视角切入,指出行业协会商会在提供公共服务、介入市场治理、实现政策倡导的过程中,其具体结果和行动策略都充满了权宜性和非制度化的特征,但其追求“实质”公道的内在逻辑却恒定一致。竞争和对抗性最终仍然依靠一种关于实质公道的福利分配的伦理意识来统摄。同时,从组织理念的层面来分析社会组织与国家的关系,实际上展现了国家与社会更深层面的互构关系。
纪莺莺
卢艳齐作了题为“在商言治:党建嵌入与民间商会的基层治理逻辑”的报告。他聚焦于民间商会促进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功能,透过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分析党建嵌入民间商会后,通过依靠连接基层政府的协作、对商会的二次整合、触发商会的声誉竞争、为商会链接项目资源等机制拓展了民间商会的基层治理功能。在以政党为中心的基层治理场域中,党与国家在主体补充、能力补给、声誉补偿、权力补位等方面创新了民间商会功能拓展路径,提升了民间商会的话语权重。民间商会功能的拓展,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制度环境适应能力,这也是其能够在各类社会组织中长期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
卢艳齐
周孜正作了题为“市场化的行业协会与韧性强的产业链:以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为研究中心”的报告。他认为,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变化,商会、行业协会应该围绕市场化,对于服务内容转型升级,服务创新、品牌,沉淀历史,以新引领、新内涵适应新形态的市场经济。通过分析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的实践,他总结出行业协会通过品牌建设、视野拓展、塑造行业文化、链接沟通政府等方式建设产业链,助力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独立购买渠道、拥有品牌声誉的韧性强的产业链形式。
周孜正
周泽平作了题为“未来科技城商会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的报告。他认为共同富裕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全体人民幸福康乐,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在寻找共同富裕的路径和方式上,未来科技城商会通过积极打造未来之家、未来商帮两大阵地,不断提升协同发展、学习创新、融合聚力、温暖有爱等思想服务能力,协助未来科技城实践共同富裕的内涵。
周泽平
第五场研讨会:
行业协会商会推进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
10月31日上午下半场论坛开展了题为“行业协会商会推进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专题研讨会。本场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徐家良主持,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教授徐晞,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瓯江特聘教授张建民,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院汤学兵,温州市安徽商会拟任会长程健分别作了报告。
徐家良
徐晞作了题为“菲律宾华人商会的发展与治理”的报告。菲律宾华人社会是典型的社团社会,徐晞教授首先简谈了菲律宾华人商会的发展轨迹,指出华人商会作为带有族裔和地域特色的经济性组织,具有“三重性”优势。除了社团性、互益性、非营利性等共性特征外,华人商会还具有国际性、民族性和准政治性等特殊属性,通过促进区域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维系华人人际交际圈、帮助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等举措发挥着经济外交和民间外交的双重功能,在深化经贸合作、融入“一带一路”,营造政策环境、增进战略互信,促进两国人文往来、夯实民意基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菲律宾华人商会面对的发展困境,徐教授提出了三点对策,分别是全面精准把握华人商会侨情商情、鼓励引导华人健全内部治理结构、鼓励引导华人商会优化外部治理网络。
徐晞
张建民作了题为“我国行业协会参与环境治理现状创新研究:基于八个重污染行业的大数据分析”的报告。张教授基于国家近期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政策框架,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资料库的基础性文本挖掘,他指出,行业协会主要通过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参与环境治理:行业协会主要通过举办(参加)会议和调研方式开展环境治理活动,除行业企业外,与政府部门和其他协会互动频繁(桥梁纽带作用)。技术培训与推广是行业协会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活动。相比之下,构建产业合作(创新/绿色联盟)和产学研合作的频次较低。行业自律主要方式:参与标准制定、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但频次低。
张建民
汤学兵作了题为“商会参与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报告。他认为行业协会商会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三大社会发展主体之一,在满足社会需求、反映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和谐、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已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以广东的商会实践为例,提出了商会参与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做法:不断推进商会制度改革,壮大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空间;强化商会管理能力,多元协调,建立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优化机制;强化各界协同,形成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全新格局。最后提出了我国推进商会参与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的“推进试点建设,协调四类关系,探索五大改革”的具体思路。
汤学兵
程健作了题为“建设高质量区域性商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和谐乐章”的线上报告。他指出,区域性商协会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化身和灵魂,在行业协会中占有一定规模。区域性商协会通过发挥调节资源、规范市场,建立诚信、获得口碑,沟通内外、增进了解,参政议政、反映民生等功能,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程建认为,为建设高质量区域性商协会,应当加快区域性商协会品牌建设,加快区域性商协会的互联互通数字化、现代化建设,重视区域性商协会参政议政的政治地位,强化区域性商协会的文化建设和党支部建设。
总结与闭幕式
研讨会结束后,浦文昌主持了总结和闭幕式。
浦文昌
沈永东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沈永东指出,本届论坛恰逢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二十周年,在这一关键节点,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山东、福建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实务工作者代表齐聚西子湖畔,对行业协会商会在共同富裕、推进治理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热烈讨论。此外,本次论坛在形式上也作了重大创新,首次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沈永东
本届论坛以“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共同富裕”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从制度环境、策略行动、价值理念等三大逻辑主线进行了热烈地研讨。在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二十周年这一重要时刻,与会者对论坛今后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达成了新共识:中国民间商会论坛要成为新时代行业协会商会创新发展新思想、新观念的策源地;成为培养一批在全国有权威地位和影响力的人才基地;成为全国行业协会商会学术研究和实务实践交流的最重要平台。
郁建兴
郁建兴致闭幕辞。他认为,共同富裕的研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我国学者的重要研究议题,中国民间商会论坛应继续大力挖掘和弘扬社会机制,推进共同富裕伟大事业;我们已然进入到数字时代,行业协会商会应当发展出新形态、新业态,行业协会商会的治理需要新技术,行业协会商会的研究需要新方法;科研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瞄准重要议题,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进行持续的坚韧不拔的攻关,同时保持科研的自愿性和兴趣性,拓宽科研边界;我国学者要将实务者的经验概念化、理论化,致力于理论创新,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持政策取向,为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在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二十年之际,郁建兴特别强调中国民间商会论坛要对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出人才、出理论、出思想。二十年继往开来、二十年薪火相传,热切期待各位嘉宾、各界人士在中国民间商会论坛的旗帜下,携手加速奔跑,为行业协会商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王洛
- 新华全媒+丨中东部地区将现雨雪冰冻天气 多地积极应对2024-01-30 06:01:31
- 我国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路线图”2024-01-19 07:01:41
- “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2024-01-19 07:01:13
- 全总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大国工匠2024-01-19 06:01:49
- 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将于南京举办2024-01-12 07:01:46
- 深度“起底” 重建秩序——各界人士热议足球反腐2024-01-12 06:01:37
- 中国各地新年开跑力争经济“开门红”2024-01-11 07: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