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山东记者谈|以花之名 邀您共赴一场浪漫之旅

作者:郝亚松
发布时间:2025-03-24 16:03:00
来源: 中国山东网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当春风轻拂,万物复苏,菏泽的牡丹也渐次吐露芬芳,一场以花为媒的旅行盛宴正悄然拉开帷幕。菏泽作为中国牡丹之都,以其悠久的牡丹种植历史、丰富的牡丹品种资源以及不断创新的旅游业态,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邀请游客共赴这场一年一度的春日赏花之约。

千年牡丹,绽放文化魅力
在菏泽,牡丹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500余年前的隋唐时期,历经岁月洗礼,不仅没有被历史遗忘,反而愈发璀璨夺目。如今,菏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基地,拥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308个品种,其规模之宏大、品种之繁多,堪称世界之最。
在菏泽,牡丹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每当牡丹盛开之际,整个城市仿佛被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各种颜色的牡丹争奇斗艳,竞相绽放,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驻足观赏。
在菏泽,牡丹文化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牡丹图案装饰,还是各种以牡丹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展览活动,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牡丹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菏泽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创新旅游业态,打造多元体验
为吸引更多游客来菏旅游,菏泽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打造了一批康养游、研学游、亲子游、骑行游等精品线路。这些线路不仅涵盖了牡丹观赏、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项目,还融入了健康养生、科普教育、亲子互动等多元化元素,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在康养游方面,菏泽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推出了一系列以牡丹为主题的康养产品。游客可以在牡丹园中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也可以品尝以牡丹为原料的养生茶、牡丹籽油等健康食品,享受身心的双重滋养。
研学游则是菏泽旅游的又一亮点。菏泽拥有众多与牡丹相关的科研机构和文化遗址,如牡丹研究所、曹州牡丹园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牡丹的种植历史、品种特性以及文化内涵,感受科技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以牡丹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如牡丹摄影展、牡丹诗词朗诵会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
亲子游和骑行游则更加注重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亲子游线路中,游客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与牡丹种植、牡丹绘画等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加亲近自然、了解牡丹。而骑行游则让游客在骑行中欣赏牡丹美景,感受城市的脉搏和活力。
推动旅游升级,实现“过夜游”“多日游”
过去,菏泽的旅游主要以“过境游”“一日游”为主,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能力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菏泽积极推动旅游升级,通过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方式,吸引游客从“过境游”“一日游”向“过夜游”“多日游”转变。
一方面,菏泽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了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如今,菏泽的交通更加便捷、住宿更加舒适、餐饮更加多样,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菏泽还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等方式,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同时,菏泽还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如门票减免、住宿打折等,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随着旅游升级的推进,菏泽的“过夜游”“多日游”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游客们不再满足于匆匆一瞥的牡丹美景,而是愿意在菏泽停留更长时间,深入体验这座城市的魅力。这不仅为菏泽的旅游业带来了更加可观的收入,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这个春光烂漫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走进菏泽这座牡丹之都,感受牡丹的绚丽与芬芳,体验菏泽的文化与活力。(文/郝亚松)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