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亲述洞穴“航天”探险经历
图为叶光富(前排中)与航天员队友。 |
前不久,我来到了意大利撒丁岛,一个以复杂、庞大的地下洞穴系统著称的地方。我们5个国家的6名航天员,一起参加了极具挑战性的洞穴训练,度过了难忘的15天。其中6天6夜是完全黑暗状态,感觉如同在黑暗的陌生星球上科考和探险。这也是欧洲空间局组织这次航天员洞穴训练的目的——人类在未来踏上其他星球时,要具备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我们6个航天员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和中国,不仅要进行探险、地形地貌勘查和测绘等活动,还要承担采集样本、寻找生命、地质考察、洞穴拍摄和营地管理等任务。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洞穴未知区域进行探索和勘测,分析勘测数据并做出三维模型,以及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等。其实,探险只是手段,目的是我们要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磨练意志、耐受力,培养危机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进洞以后,大部分时间与外界都是隔绝的,无法通信。即使你生活在地球,如果你不了解它,其实它就是一个陌生的星球。安全装备、探洞服、潜水服、安全背带系统、安全头盔、照明系统,这些专业的装备,一个都不能少,确实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
我们一路前行,危险与挑战时刻存在。洞穴极限环境下,黑暗、阴冷、潮湿,完全靠照明器照明。洞内温度常年在14摄氏度到15摄氏度,湿度达到99%,感觉很不舒服。晚上睡在帐篷里,半夜会被冻醒。洞内很多地方非常狭小。有一次我们经过一个通道,我第一个从狭小的洞穴爬出来,在外面等着。后面的一位同伴由于身材相对高大就被卡在通道里。我在前面拉,后方的队友在后面推,终于把他救了出来。
每天都有行进的计划要完成,而且都是负重行进。风险很高,路上不是悬崖就是峭壁,十多米深的峭壁随处可见。通过安全绳下降的最大一次深度达到了50米,相当于从17层楼的高度摸黑下降,心理上非常没有安全感。在另外一次垂直降到洞底时,还发生了意外。由于安全绳没有固定好,有队员在下降到距离地面3米的时候摔了下去,所幸只受了点轻伤,但让人心有余悸。
洞穴内部十分复杂,通道蜿蜒,地下河流往往深不见底。穿着潜水服通过地下河流时,人非常有可能被暗流冲走。在这种陌生环境里,必须时时处处进行分析、识别和定位,否则很可能就被困在里面。从我们标注的地图看,地下洞穴系统就像个迷宫。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地形完全不一样。
在整个洞穴探险训练中,最大的挑战应是团队内部存在的文化差异,这也是每一位成员都意识到的问题,这需要通过“我信任团队,团队信任我”来培养和加深团队协作。团队给了我巨大的信任。在寻找出洞口遇到困难时,有队员说“让叶来,我还想活着出洞。”凭着10年战斗机飞行经验,我比其他人更擅长导航和领航,最后带领大家安全顺利走出迷宫一样的洞穴。重见光明的那一刻,确实有一种“活着出来了”的喜悦。事后我负责的三维地图最后生成,我把一个未知的区域取名为光明通道。在洞穴里的黑暗环境下,光明代表着希望。
15天的训练,成果丰富,我们甚至还发现了非常罕见的生物。通过航天员们之间的密切协作,我们不仅圆满完成了训练任务,还进一步加深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航天员之间的理解和认可。
我的队友中不少人都有过太空飞行的经历,像西班牙和日本的队友已经执行过两次太空任务,美国的队友也执行过一次太空任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洞穴探险中的握手,能在太空重现。
(本报记者 余建斌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2日 10 版)
- 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2016-08-16 03:08:41
- 惩治科研人员腐败不应“一关了之”2016-08-16 03:08:26
- 英承诺弥补脱欧后损失的欧盟科研经费2016-08-16 03:08:51
- 警惕“巴铁”脱离科学轨道的高风险2016-08-16 03:08:11
- 宇航员变潜水员 海底备火星任务2016-08-16 03:08:45
- 美国“脑计划”新项目新成果频现2016-08-16 03:08:13
- “猎鹰9”号火箭再次实现海上降落2016-08-16 03: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