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青海省外贸进出口增速居全国首位
4月17日,记者从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宁海关专场上获悉,据西宁海关统计,一季度,青海省进出口总值18.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7.8%,增速居全国首位,高出全国平均增速86.5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市场主体活跃度高,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民营企业作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为推动全省外贸稳量提质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一季度,青海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31家,其中民营企业12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1家。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16.3亿元,增长1.8倍,占全省外贸总值的86.3%,占比较去年增加27.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长103.3个百分点,成为引领青海省外贸持续向好最活跃的主体。
新能源产品成为外贸增长主动力,绿色贸易新优势逐步显现。锂电池出口增速领跑全国。作为新兴绿色产品,锂电池凭借使用寿命长、能量转换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青海省锂电池生产企业不断优化技术路线,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深受海外客户认可。一季度,全省锂电池出口6.3亿元,增长69.2倍,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8%,增速居全国第一。
多晶硅与光伏组件协同突围国际市场。青海省依托盐湖资源与清洁能源禀赋,构建光伏产业跨境供应体系。一季度,光伏产业相关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其中,多晶硅出口2.4亿元,增长3.5倍,出口值占同期全国同类出口商品的69.3%,居全国第一,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光伏组件出口3047.6万元,增长1.2倍。
青海省大力推动冷水鱼、冷凉蔬菜万吨级“双冷”出口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冷水鱼(鳟鱼类)出口1.2亿元,同比增长2.1倍,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75%,连续6年领跑全国;除传统出口市场俄罗斯、泰国、墨西哥外,首次出口至印度尼西亚。冷凉蔬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单一供港”转向“多元市场”,洋葱、蒜头、莴苣等11种冷凉蔬菜远销6个国家和地区。一季度,青海省高原冷凉蔬菜出口1545.6吨,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出口量首次实现季度破千吨。
今年以来,青海省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一季度共与113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新增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瓜多尔、巴拿马、爱沙尼亚、喀麦隆等11个贸易伙伴,新增贸易伙伴进出口值6628万元,全省外贸进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记者王菲菲)
- 今年一季度青海省外贸进出口增速居全国首位2025-04-20 06:04:38
- 青海特色展品第五届消博会绽放异彩2025-04-20 06:04:48
- 青海全面推行“订单式培训+就业”2025-04-20 06:04:13
- 青海:村集体经济示范村产业正向二三产转变2022-09-12 09:09:17
- 青海省首家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揭牌2022-09-12 09:09:32
- 茶卡等地下雪?其实是冰雹2016-08-21 11:08:06
- 青海省干部职工体验新玉树活动启动2016-08-17 10:08:38
- 青海特色展品第五届消博会绽放异彩04-20
- 青海全面推行“订单式培训+就业”04-20
- 从“新奇特优”感知消费新风向04-19
- 从直播间看消费精品如何“破圈”生长04-19
- 购在中国 激发消费新潜力04-19
- 消博会观察:外企高管热议中国市场机遇 开放合作成全球共识04-19
- 逛消博“嗨购”新奇特精品04-19
- 海南出台省级文物保护专项法规04-19
- “村”字号潮涌背后的文化自信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