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市民全城寻虫,编写最全本地昆虫名录,“上海昆虫家谱”项目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余一鸣
发布时间:2024-03-16 17:22:02
来源: 文汇报

 人都有热爱,但我对昆虫起初并没有多少兴趣,苍蝇蚊子、植物害虫,无非就是这些。

直到阴差阳错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读研,我遇见了他们:喜欢在深夜的实验室里解剖昆虫标本,说夜里不会手抖;在野外采集到目标昆虫,会欣喜若狂地跳起来;家中摆放了几十盒某一类群的昆虫标本,怎么看都觉得美……他们有实验室的同学和老师,有自由职业的独立研究者,也有其他职业的斜杠青年,他们都是深度的昆虫分类爱好者。
[URL]1ac7ee69dba91812cf7f4b525b50705e.jpeg
“大城小虫”工作室成员宋晓彬用筛子寻找躲藏在落叶层里的小虫子。
追问自己发起“上海昆虫家谱”项目的原因,思来想去,是他们的热爱深深影响、感染了我。除了吸引人们探寻科学问题的答案,昆虫还有许多让人喜爱的理由:蝴蝶、天牛、吉丁、蜻蜓,颜色漂亮得不像话;鞘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类群如此之多,能激发人的收集癖;变态发育、共生、寄生、群居、捕食,行为模式给予爱好者相当大的观察和饲养乐趣……
当然,“上海昆虫家谱”项目作为几家科普机构共同发起的公民科学活动,需要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撑,有它发起的客观背景。
科学研究的新方式
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是指普通公众与专业科学家和科学机构合作或在其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的科研方式,公众通常负责数据的收集。国外也将其称为“公众参与式科学”。
[URL]01d5adc19d19d49b69b05e18ac933af7.jpeg
2016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我的自然百宝箱”科普品牌项目,8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科学普及。它的特点是大量广泛的公众参与,从前些年的随手拍身边生物,到近些年的“公众科学”,公众参与的水平和深度有了较大提升。2019年起,项目组陆续尝试了许多主题,比如“听有虫”项目组织公众收集直翅目鸣虫的叫声,“你好蛙”项目发动公众收集上海蛙类分布的范围和数量等。
2023年,我们考察了河道水质、入侵物种、昆虫普查等科学项目团队,这些都是很好且有成功经验的公众科学项目。综合个人兴趣、资源条件、合作模式等情况,我与团队决定与“大城小虫”工作室、上师大环境昆虫学实验室、上海昆虫学会联合发起“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项目。
公众参与的力量
公众科学项目有科学传播的作用,但不等于纯科普活动,它需要由明确的科学问题驱动,通过公众参与收集和分析数据,最终回答非常具体的科学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所以公众科学项目的结构化设计、数据平台、志愿者培训、数据规范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
[URL]f575d938297a5c047b99e15c3434b881.jpeg
菜蝽。
“上海昆虫家谱”项目以“上海地区究竟有多少种昆虫”为科学问题,以上海16个区不定期采集昆虫照片为方式,以博物馆自研小程序“听见万物”为数据平台,于去年4月向公众发起招募。
“上海昆虫家谱”项目中的参与各方,可概括为4种角色:职业科学家(上师大昆虫学实验室)、科普教育工作者(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组)、专家级公众(“大城小虫”工作室及专家级昆虫爱好者)和普通公众。其中,专家级公众承担整合鉴定、微信小程序后台审核、微信群图片收集整理等工作,并兼任各区组长,每月组织集体调查;普通公众则承担昆虫物种数据采集的任务。
项目有两个环节至关重要。一个是数据收集平台“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它是公众拍摄记录上传的移动工具。如何让这个工具既科学又好用,我们费了很多脑筋,抛弃了“问卷星”“腾讯问卷”这样的在线表单,选择了自主开发小程序,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定制功能板块,包括物种名页面、经纬度提取等。
这也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每条昆虫数据提交后,都要尽可能快地审核、鉴定并反馈结果。于是,我们依靠“大城小虫”工作室的专家级公众参与者,比如周德尧、宋晓彬、阿直、Nancy,做小程序的“昆虫鉴定官”,他们依靠各自强大的兴趣热情和基础知识,快速通过图片鉴定物种并在小程序中反馈结果。
“上海昆虫调查团”先后组织了50多场活动,吸引400多人次参加,收集鉴定6000多条昆虫记录,涉及上海全部行政区,在数百位公民科学家的参与下,得出了129个上海昆虫新记录及变动。在此基础上,“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组与“大城小虫”工作室联合发布《上海昆虫名录2023版》,收录了22目312科3090个物种。这是上海地区最齐全的本地昆虫名录,数据被纳入《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5年)》,为上海本土动物的研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持。
昆虫背后的生态密码
从数量上看,浦东新区提交的昆虫记录最多,占上海总数据的1/5。此外,来自外围区(闵行、宝山、青浦、奉贤、松江、崇明、嘉定、金山)的昆虫记录占比1/2,中心区(黄浦、静安、徐汇、杨浦、长宁、普陀、虹口)的昆虫记录占比1/5多。
[URL]69a884960660002942a0ec786b47cc47.jpeg
七星瓢虫。
从空间上看,外围昆虫记录密集的地区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大型公园,如奉贤海湾森林公园、浦江郊野公园、世纪公园等,这类公园面积较大,乔灌木较多,地表生境多样,落叶层厚,且人为干预较少,昆虫能够形成稳定种群,并稳定参与生态分解和食物链;二是中、外环的林绿带,比如外环顾村公园林带,对应上海市“双环”(外环绿带和近郊绿环),也是昆虫发现的重要地点,同样的特点是人为干预少;三是青浦练塘、松江浦南以及崇明、嘉定等区的农田、林地,这些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拥有原本的乡野生态,保持了物种多样性,本身就保有足够种类的昆虫;四是上海昆虫新记录的典型发现地,包括佘山、天马山周围的郊野,嘉定浏岛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这些基本都是人为干扰相对较少的野化区域。
中心城区也有千余条呈散点分布的昆虫记录,主要是市民生活空间周围,包括小区绿化和社区花园、“口袋公园”和微型绿地,还有浦东滨江大道、大宁绿地等公共绿色空间,这反映了上海城市绿色公共空间面积的增加和生境的多样化。
一般来说,城市化进程中,昆虫的生存环境都会受到影响,呈现沿郊区-城市中心本地昆虫丰富度梯度下降的规律,究其原因主要有生境破碎、道路硬化、建筑增加和物种入侵等。上海正通过多种方式统筹安排,逐步补足城市化进程中生物多样性的短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作者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副部长、“上海昆虫家谱”公众科学项目发起人)
作者:余一鸣
文:余一鸣图:受访者提供编辑:沈湫莎责任编辑:任荃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