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城市发展必然趋势
记者 茅冠隽 陈逸君
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而言,当“崇明县”改为“崇明区”,下一步的城市化进程该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原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卢汉龙。
“设立‘崇明区’,不能认为是上海的城市化地区‘吃掉’了崇明这个远郊乡村区域,不能用工业化发展带动农业化进程的视角去看待这件事。”卢汉龙认为,崇明“撤县设区”,不能用“城市偏好论”去理解。
所谓“城市偏好”是较为传统的城市发展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应体现“土地、产业、人口三集中”,把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严格区分开来。卢汉龙认为,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在全球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城市偏好”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现在说城市化,应该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市里的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而不是简单的由城市吞并乡村。”
卢汉龙认为,在崇明撤县设区这件事上,上海应显示出一定的远见,对“城市”这个概念要有深刻认识。“6年前的上海世博会,口号是‘Better City Better Life’,”意思是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可以让生活更加美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上海应在全国范围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卢汉龙说,当代都市理论已经不把城市视为相对于乡村而言的区域存在,而是把城市作为全球化链接地方社区的一个枢纽。城乡是完整枢纽中的不同区位结构,城乡一体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崇明“县改区”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一个改革,更应是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的一个都市化创新。
“崇明县也好,崇明区也罢,发展规划一定要生态先行。崇明是上海乃至长三角的一块宝贵‘绿肺’,对生态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下去。今后交通更便捷了,经济水平上去了,崇明仍应坚决淘汰低端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旅游等产业。”
崇明撤县设区了,崇明百姓都很高兴,普遍有一种“档次上去了”的欣慰感。然而高兴之余,不少当地农民也有担忧:崇明变成“区”之后,属于农民的一些利益会否有影响?
卢汉龙认为,这也是决策层在崇明撤县设区后应仔细考虑的问题:在保护本地农民利益的同时,进一步做强崇明地区的社会公共服务,不再让公共服务“城乡两张皮”。
- 外贸企业如何做好国内大市场生意?转型内销需要注意啥?2025-04-20 08:04:56
- 首个“百年外滩”云党课上线2025-04-20 08:04:37
- 切实为跨境电商企业降本增能2025-04-20 08:04:08
- 上海市领导走访这些企业,传递怎样的信号?2025-04-20 08:04:27
- 上海交大发布《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2025-04-20 08:04:50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恐龙大展”5月18日开幕2025-04-20 08:04:54
- 找寻上海发展成功背后的秘密 芝加哥大学学生走进上海市人大 感受2024-03-16 05:03:10
- 广西如何端稳“果盘子”06-30
- 我国首个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 模型参数达千亿级别06-30
- 高通Nakul Duggal:以“骁龙数字底盘”驱动汽车行业创新,携手中06-30
- 湖北省第十五届导游大赛举行 “文化传播工程师”赋能旅游强省建设06-29
- “文化+ 商业”催生消费新场景 点亮城市消费活力06-29
- 第三届拉美中国文化巡回展在巴西圣保罗开幕06-29
- 央广财评|金融活水精准支持 多管齐下激活消费潜力06-29
- “南繁硅谷”中的广东科技力量|科学驿站06-29
- “美国优先”带给世界更多不确定性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