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发布《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嘉信理财4月19日联合发布第三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双方自2022年启动的一项研究,从六大维度对中国居民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量化评估,旨在动态追踪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素养状况,推动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为居民的财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为71.8/100,相比去年的68. 7分继续提升,这一结果可能源于高学历人群占比较往年提高、低分群体补足基础金融知识短板、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从群体细分来看,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各个群体的平均得分在过去三年中均有所提高或维持不变,且地区差异逐渐缩小。
从区域来看,今年,各省级行政区平均得分的方差从去年的7.49降低至5.46,区域间的金融素养水平差异不断缩小。上海市仍是平均得分最高的省级行政区,为74.7分;但排名第2-10位的区域则较往年有一定变化,尤其是湖南省(73.8分)和湖北省(73.7分)分别从去年的第16位和第8位跃升至第2、第3位。
上海在金融素养方面的持续领先则有赖于当地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定位。上海市受访者在六个维度上的得分表现较全国更为均衡,尤其是在储蓄与投资、消费者权利与责任、货币与银行三个更强调金融参与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还指出,综合过去三年的数据发现,中国居民中男性和女性在金融素养上各有擅长。女性在安全与保障、财务规划两大维度的表现更好,而男性则在货币与银行、投资与储蓄维度表现更佳。有研究发现,女性在财务管理上通常比男性更保守,风险规避倾向更明显。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性在金融投资方面的热情和参与度稍低。
今年,女性受访者在财务规划维度的正确率首次超过男性。具体来看,前者在该维度各项题目中的答题表现均好于去年,男性受访者则有进有退。女性尤其对养老相关的基础财务知识、长期目标设定、家庭预算制定等问题的关注度更高,例如了解领取养老金的最短社保缴存年限的比例由2023年的67%提升至77%;女性做家庭预算的比例由78%提高至81%,男性受访者比例则由80%降低至79%。
今年的《报告》新增对活跃证券投资者的调研,通过与国内某头部券商合作发放相同的金融素养问卷,并将其结果与全国居民样本进行对比分析。调研结果也再度印证了金融素养与金融实践之间在多个层面的正向反馈。
结果显示,证券投资者在全部六个金融素养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居民样本,在与投资相关的维度以及考察金融实践能力的问题中表现尤为突出。此外,全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学历群体之间呈现出的差异性在证券投资者样本中明显减弱,表明坚持金融参与可以部分弥合金融素养的群体差异。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养老规划问题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然而,与中国居民金融参与度和金融素养水平持续向上的趋势相比,长期财务规划仍是其表现较为薄弱的环节。在今年的调研中,仅半数受访者表示拥有明确的长期规划,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从年龄细分来看,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群体的差距尤其明显,而即便是面临更多元和复杂的财务需求、处在养老准备黄金期的26-45岁受访者拥有长期财务规划的比例也仅为55%。
- 上海交大发布《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2025-04-20 08:04:50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恐龙大展”5月18日开幕2025-04-20 08:04:54
- 找寻上海发展成功背后的秘密 芝加哥大学学生走进上海市人大 感受2024-03-16 05:03:10
- 上海举办第十七届海葬公祭仪式,33年骨灰撒海71527人2024-03-16 05:03:32
- 创历史新高!上海港集装箱昼夜吞吐量首破16万TEU2022-09-12 08:09:10
-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闭幕2022-09-12 08:09:14
- 中秋游热门地上海重回第一2022-09-12 08:09:46
- 上海交大发布《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04-20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恐龙大展”5月18日开幕04-20
- 津豫联动引领甲骨文艺术新风尚04-20
- 重庆制造业向“绿”而行再提速04-20
- 1893名人才意向来渝 重庆春季全国重点高校巡回引才收官04-20
- 重庆古生物研究院挂牌成立04-20
- 税务助力推动辽企出海掘金04-20
- 喜迎首季“开门红” 拼出决胜“满堂彩”04-20
- 23所高校在江苏开展综评招生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