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票房过5亿却遭两极化撕扯 “国漫”爆发待何时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8 10:28:29
来源: 人民网-东方日报
原标题:《大鱼海棠》票房过5亿却遭两极化撕扯:技术迈大步,剧情跟不上 “国漫”爆发待何时:最迟2019年

《大鱼海棠》的精致画面和造型上的完成度备受好评。 资料图片

《大鱼海棠》中的土楼体现浓浓中国风。 资料图片

《大鱼海棠》的导演梁旋和张春嘴上说没关系,可出品人王长田看得出来,“他们相当崩溃”,这缘于影片争议太多了。

8日上映的《大鱼海棠》票房目前近5.5亿,这在今年市场有些疲软的暑期档来说算是不错的成绩。可影片遭遇了两极化的撕扯,支持者对其庞大且浓郁的画风赞赏不已,反对者则将焦点放在了剧情单薄上。

满天飞的争议,不影响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对影片的推崇,“我感到骄傲,不管它有多少缺点”,他对记者说。

另一方面,去年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推高到9.56亿,国产动画仿佛迎来了“黄金时代”,许多投资人纷纷转入动画领域,也让原本受冷落的国产动画由边缘走向主流。但这并没让国产动画发展达到巅峰状态,就今年情况来看,无论是原本被视为“种子选手”的《年兽大作战》《小门神》,抑或新近上映的《大鱼海棠》《摇滚藏獒》,无一延续“大圣”的辉煌,业界开始重新审视“国漫崛起”的提法。

◆口碑两极走◆

“大鱼”争议,爱之深责之切?

《大鱼海棠》上映之后,票房一路上涨之外,口碑却下滑得厉害。近半个月来,“技术派”和“故事派”自动形成两个阵营。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仍记得,十几年前见到梁旋和张春憧憬着《大鱼海棠》项目时的场景,那时他们还是初出茅庐的清华大学学生。

李剑平向记者介绍,他对当时还是短片版本的《大鱼海棠》印象深刻,尤其是画面里的中国土楼以及浓浓的中国风。不过,看过他们的策划方案和剧本之后,李剑平琢磨着,“实现起来会非常困难”。

李剑平没想到,后来他们真的拍了出来。

在这十几年里,国内电影市场尤其是动画电影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票房收入的高歌猛进,另一方面本土的全年龄动画长片长期缺席、低龄化的国产动画长期主宰市场的情况也有所转变。

尤其是在2015年的全年龄动画片《大圣归来》把票房推高到9.56亿之后,观众觉得国产动画电影出现大师级作品指日可待。

只是,背负着满满期待的《大鱼海棠》上映之后,票房一路上涨之外,口碑却下滑得厉害。半个月来,“技术派”和“故事派”自动形成两个阵营:大批观众对其精致画面和造型上的完成度给予很高评价;用脚投票的,则把火力放在故事性的薄弱和人物生动性的不足上,后者占据了上风,“等了十几年却等来一个三角恋的故事”是流传甚广的一句评价。

除故事外,争议很快延伸到其他细节。“转成3D格式是不是为了圈钱?”“众筹的钱怎么分?”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包括《大鱼海棠》严格意义上并非中国造,它的音乐交给了日本的公司,部分的执行工作来自韩国。导演张春很委屈:“世界观的架构和创作的灵魂,决定了一部电影精髓的所在。很多国产电影的特效也是交给韩国甚至好莱坞团队来做的,也没人介意它是不是纯粹的中国制造啊?”

一些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分析,由《大鱼海棠》引发的争议恰恰把观众对国漫的两种不同态度表达了出来:一种是爱之太深,一种是责之太切。“爱的人是从国漫正向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责的人是从自己需求的角度来看待,而他们都没有找到相对应的满足感。大家各自投入了情感,并将之放大,形成了两个阵营。”

李剑平说,虚心接受不同意见,是面向观众的创作者应有的胸怀,更何况发表意见的都是到电影院里认真观看了电影的朋友。

◆创意很重要◆

技术迈大步,编剧需加强

由《大鱼海棠》引发的讨论,也把一个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国产动画电影的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讲故事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中国动画行业内有个公开的秘密:不少国外动画片是外包给中国动画工作者去加工制作的。1992年投身动画制作的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讲师黄健明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认为原创动画电影在技术上有迎头赶上好莱坞的趋势。

这位在2012年曾以《SUPER BOOK》制作人身份获艾美奖提名的导演,7月18日推出动画新作《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制作过程中他近乎执拗地花了大量精力在毛发的渲染上,“既然选定了刺猬做主角,就希望做得更有专业品质。”至少从这点来说,《刺猬小子》的面世让不少观众感叹:“中国动画电影的主角终于‘长毛了’!”

但是,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直面社会现实,皮克斯的《头脑特工队》把枯燥的心理学化为神奇构思的创意,与世界一流的动画电影架构世界观的能力相比,我们还处于缺乏经验的起步阶段。

摩天轮总经理杜扬对记者说:“好莱坞有的技术,中国很快会有,但现在中国急需一批既有创意天赋也有社会阅历的编剧。”

国产动画电影正处于技术和故事相融合的焦虑期,这在今年亮相的《小门神》《大鱼海棠》《摇滚藏獒》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它们都以“制作有诚意”“技术有提升”作为卖点,甚至在宣传上变成比拼耗时多少年的数字游戏,最后都败在了故事上。在李剑平看来,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当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用目前相对成熟的技术来讲感动人的故事。”

然而,动画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就设置了一个天然的门槛。

“你没发现吗?中国没有有名气的大导演执导动画电影?”黄健明提醒记者。黄健明介绍,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动画电影的创作者多由传统的动画师、特效师转型而来,或者是入行多年挣了些钱开公司的自己拍电影,像他这样。当然,也有从互联网从业者或歌手跨界而来的,比如《小门神》的导演兼编剧王微,《摇滚藏獒》的编剧郑钧。专业的编剧人才几乎没有。

在动画行业编剧人才和力量匮乏的情况下,黄健明认为要多些耐心,等待中国动画在修炼技术的同时真正扎实地讲好故事,“当传统动画从业者完成了最后的提升和冲刺,一批专业导演和编剧逐渐进入动画行业,那时候一切就会好起来了”。

针对这一现象,尹鸿报以理解的态度:“国产真人故事片一开始也是这样。技术依赖于一些硬条件,所以先跨了一步,创作还没有完全跟上。我们要宽容地看待这种差距,因为创作人才的培养有时比技术人才还要难,不仅需要专业性,还需要天赋和积淀。”

◆注意贴近性◆

去低幼标签,讲中国故事

业界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大圣归来》的成功是特例,我们离全流程的工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国漫”真正春天的到来尚需时日。

以往外国的同行来中国交流时总是强调,“我们的动画电影不光是拍给小孩子看的”。

这是因为国产动画电影长期是针对低龄的儿童进行创作的。数据显示,以2009年到2011年,我国动画电影每年票房总收入徘徊在2亿左右,而主打儿童市场的“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贡献率高达65%以上。尹鸿认为低龄化是限制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空间的瓶颈之一,而打破这一瓶颈的方式是打造覆盖全年龄层受众的动画。毕竟电影是在影院而非荧屏上呈现的,前者的主流观众是以“90后”为主的人群。

在面向全年龄尤其是年轻人方面,一些作品已经开始迈开了步伐。

号称“中国最好的动画公司50%都有投资”的光线传媒,去年10月份成立了彩条屋影业,首次展示了22部动画电影以及18个影游IP。这其中有以全新视角和形式打造的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大圣闹天宫》《深海》《哪吒》《姜子牙》,也有偏科幻的《星游记》,据王长田的介绍,“没有一部是低龄动画”,他很清楚,得学着把低幼的标签去掉,否则只能让主流观众敬而远之。

如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李剑平的观点是讲述中国人的情感,他给出了一系列的关键词:中国故事、中国角色、中国环境、中国情感、中国画面和音乐风格。

不见得都从中国传统历史题材中找灵感,当代题材、动物题材都可以让中国动画更中国,尹鸿说,前提是和当下中国人的情感之间找到共鸣,按通俗的说法是“接地气”。他以《大圣归来》为例:影片虽然基于神话故事改编而来,但更多的是表现青年人遇到挫折后的成长和自我救赎的过程,处于挫折之下的状态和当下的青年成长过程相一致,而且配置的周边元素也接近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关键还在贴近性。

业界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大圣归来》的成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特例,我们离全流程的工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国漫真正春天的到来尚需时日。

接受记者采访时,尹鸿说:“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这是肯定的。”王长田认为,去年《大圣归来》开了一个好头,今年《大鱼海棠》做了一个延续,但是就他目前来看,明年国产动画电影缺少种子选手,从动画电影创作周期的角度考虑,王长田预测,2019年是值得期待的一个年份,“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最迟到2019年,原创国产动画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

声音

给些时间来补“基础课”

好莱坞的编剧队伍梯度非常强。第一是“老中青”都有,根据不同的受众需求一代代往下传承;第二是有分工,他们甚至有技术方面的编剧。不管是做喜剧片、爱情片还是动画片,工业化程度高了之后,专业性和分工性自然会强。

目前,中国处于电影公司急剧变化、人才急剧流动,都在拔尖却缺少培育的状况下,当然写不好故事。大家满地捞,捞一个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工业体系的不完整性导致编剧队伍不稳定。但我觉得,市场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工业体系相对完整之后,就一定会沉下心来培育人才,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电影业处于十年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还来不及做好基础性的工作,给它一点时间,一定会不错。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

望观众多些信心和爱护

去年《大圣归来》票房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大家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希望,其实在之前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在不断进步了。随着中国动画创作团队经验的积累,投资条件的不断成熟,最重要的是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信心和爱护,国产原创动画影片一定会很快有更好的表现。

当然我认为,目前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团队的专业性需要重视和提高,导演、编剧和设计,在热血、情怀、执着等方面的裹挟下,仍然需要加强在各个创作和制作环节的专业性。因此对于专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至关重要。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

(记者 刘长欣 实习生 邓哲远)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