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科学第一楼"原子能楼被拆 曾走出31位院士
新京报记者吴江摄
摄于2004年5月的原子能楼。
昨日,原子能楼楼体已经被拆除近1/3,北面墙和东面墙几乎全部被拆毁。中科院原子能楼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楼南墙,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多位科学家呼吁保护原子能楼
新京报讯被称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的中科院原子能楼21日开始拆除,多位科学家呼吁保护这一建筑。对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表示,将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将原子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保护和传承原子能楼历史价值。
原子能楼近1/3楼体已被拆除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中科院原子能楼地址——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原子能楼楼体已经被拆除近1/3,北面墙和东面墙几乎全部被拆毁,楼体东北面已经露出里面的房门和办公室,一些家具散落在被拆毁的墙面边缘。只剩南面主体和西面配楼暂未拆除。
拆除现场用约3米高的蓝色围挡与周围隔离,围挡里面,黄色的挖掘机并未作业,也未见工人出入。
6月21日,挖掘机等拆除机器进入作业,当天该楼主体全面被破坏。据周围工作人员介绍,当天下午拆除工作停止。至昨日下午,围挡内没有继续拆除的迹象。
园区建设空间有限将拆除部分旧建筑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位于原子能楼的正南面,而原子能楼则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园区规划建设方案当中。原子能楼被拆除后,将建设“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
21日,纳米中心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园区规划建设及“高能楼”(又称“原子能楼”)保护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纳米中心表示,经与设计单位不断探讨,修改完善了原设计方案,确定了新方案,即“将高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以达到保护和传承高能楼历史价值的效果;在新建楼内设立一展室,以展示老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事迹”。
据纳米中心介绍,由于园区建设空间有限,“十二五”期间就确定在现有园区内拆除部分旧建筑。目前,立项、市政规划等多项审批手续已经申请和办理,并于2015年底进入施工阶段。
■讲述
唐山大地震时原子能楼未有损坏
曾在原子能楼办公的一位高能所离退休人员对记者表示,一开始并不知道原子能楼会被拆除,只通知要改水改电,去年9月份楼里贴出了改水改电的通知。直到后来一位纳米中心工作人员透露,说原子能楼可能要被拆除。
据其介绍,2015年10月,原子能楼开始断水断电,到11月份才又恢复。当时,原子能楼里,高能所离退休办(中关村)、微生物所离退休办、几个课题组和一些物业人员还在。断水断电之后,高能所与纳米中心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始商谈搬迁事宜。这些还留下的办公室开始去其他地方看房、准备搬家。今年3月,各办公室开始搬出原子能楼。
中科院高能所多位老科学家则一直呼吁保护该建筑。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退休研究员樊洪业早在2012年就倡议“勿拆除中关村原子能楼,将其设为院史博物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遇到多位中科院高能所的专家学者,均对此表示支持,反对拆除原子能楼。
昨日上午,84岁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绍晋来到原子能楼现场,他回忆,他上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了高能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退休,可以说和原子能楼一起成长。
据杨绍晋介绍,原子能楼的质量非常坚固,可以抗八级地震。当时建设实行的整体浇筑,窗户都是钢窗,窗纱是铜质的,地板是水磨石的。
多位离退休科学家向记者表示,这座楼至少能保持100年,当时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原子能楼完全没有损坏,很多专家当时都躲到原子能楼里避地震,质量非常好,“比如水磨石的地板,三四吨的大型器材在上面拖拽都没有损坏。”
■专家观点
原子能楼应早些申请认定文物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曾一智认为,原子能楼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但遗憾的是,它没有得到应得的文物身份。一方面,这可能是本单位没有重视,另一方面,有心保护的知情人可能不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依法保护文物的法定程序。
《文物保护法》总则第二条规定“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都应该受到国家保护,这是被认定为文物的依据。
曾一智表示,就原子能楼而言,应该在2011年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被认定为文物。这里发生了非常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果拆除就意味着曾经的历史痕迹都被“抹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要的科技发展史的重要历史见证,应该予以保存。
曾一智表示,这种情况下,如果专家学者或者公众有保护意愿,应该向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递交《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书》,由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现场调查后,予以认定。事实上,2009年,文化部公布实施《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给普通公民参与文物保护提供进一步细化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相关单位和媒体已经进行普及性宣传,但仍有很多人对此不够了解。
■背景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走出31位院士
原子能楼建于1953年,共五层楼,至今已有63年的历史,被科学家们称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
1951年5月,创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钱三强亲赴中关村测勘楼址,同年10月底工程动工,1953年底大楼竣工。钱三强带领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于1954年元月从东皇城根迁址到中关村。1958年,此所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楼由此得名。
据一位老科学家介绍,这里走出了31位院士,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都是从这座大楼里走出来的,分别是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朱光亚、陈芳允。这座大楼还走出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和于敏,“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此参观过。”
一位高能所的离退休工作人员说,这座楼曾被称为“中关村的灯光”,当时其他楼里的工作人员到下班都走了,只有原子能楼里的工作人员还工作到晚上10点多,“当时10点半关门,每天晚上我们都是临到关门再离开。”
-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原子能楼被拆 曾走出31位院士2016-06-23 09:06:41
- 明朝女医用“雍正通宝”的钱币,这演的到底是哪朝戏?2016-03-31 12:03:23
- 吉祥玉童子效仿磨喝乐2016-03-31 12:03:21
- 山西95处“国保”古建筑重焕生机2016-03-30 09:03:36
- 太原市长耿彦波在阳曲县青龙古镇召开项目工程推进会2016-03-30 09:03:44
- 我省诗人张二棍获《诗刊》年度青年诗歌奖2016-03-29 04:03:08
- 澄泥砚等4产品成首批传统工美协会推荐品2016-03-29 04:03:17